封狼居胥地位【100句简单文案】

一、封狼居胥有多难

1、⑼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赢得,剩得,落得。

2、就算是秦始皇自己,严格来讲也是没有做到的。

3、自铁木真时代开始,便逐步实现了对蒙古各部的统一。而蒙古内部的统对于其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支骁勇善战的民族,一旦团结起来,就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4、两军厮杀到日暮,两方战死人数早已过万,卫青还在打。

5、霍去病把匈奴人的王庭给端了。

6、“星标”置顶不仅准时还不迷路哦!

7、辛弃疾写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爱用典故。多的时候,他曾在《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一词中,连用了6个典故,一句一个,如果不仔细理解每个典故的意思,是很难读懂的。对于他这一特点,后世有些文人是不喜的,觉得他这是在卖弄文采。但从他的词作写出来的果来看,他基本上能把典故用得不着痕迹,这一点是一般文人很难做到的。只是对于喜欢辛弃疾词的朋友来说,在典故上多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这道题让您来答,能答对吗?欢迎讨论。

8、关于这个漠北之战自古以来评说纷纭,原因是这里面发生的故事颇多,稍知道历史的都知道,本来是以霍军决战单于的,却出了情报错误,至使精心安排的对局变成了阴错阳差,卫青对上了单于,霍去病却只好拿相对较弱的左贤王部出气,后来李广又死了惹出了一场家族间的世仇,弄得卫霍二人千百年后仍不得解脱,还有汉武帝战后封赏的不公,象是故意搞事,霍军一封再封,皆大欢喜,而卫青兵团虽历经苦战却寸功未得,全军无赏,更有甚者,复设大司马一职,却让卫霍同任大司马,卫青虽贵为大将军,但实权全跑霍去病那里去了。

9、白登之围,高祖皇帝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皇后还被匈奴单于书信挑逗,让她过去陪寝。忍辱偷生七十年,匈奴掳掠汉人如赶牛羊,朝廷还要派公主和亲。忍气吞声,卧薪尝胆,也不过如此。

10、霍去病双手一摊:「沙漠草原找不到,河西两座大山连绵,只有中间一条狭窄走廊,驻扎此处的匈奴人总不难找吧?多打几场胜仗,夺下河西,那不就多的是匈奴人带路?」

11、无论是什么事,你说好了要投降的,此刻骚乱起来,你莫不是想反悔?

12、卫青、霍去病,连年征战,未胜单于,但因为他们以身名自终,世称良将。窦宪挥兵数千里,度越沙漠,平定匈奴,“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为东汉王朝立有大功,但由于他恃宠而骄,依势作恶,把揽朝政,滥杀无辜,终至身败名裂,后世莫称。东方朔说:“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人之所立,可不慎欤!

13、文武百官支不支持,能不能人为打造“天降祥瑞”。

14、可这是真相么?绝不是,內宫隐瞒颇多。

15、霍去病笑起来:「我看你在这不太,你先回我军中,我给你找辆车,你先去长安。」

16、国库有没有钱,皇帝自己好不好意思。

17、但由于窦宪在历史上留下过种种劣迹,在古今文人墨客眼中被公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之祸首,因而备受贬斥,以致于他的历史功绩也几乎被其罪过所掩盖。

18、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霍去病造就了大汉的时势。

19、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口试考官

20、据说碑文是李斯写的,李斯是什么人物?

二、封狼居胥地位

1、此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依附汉室,北匈奴桀骜不驯。南匈奴也请求汉朝出兵帮助讨伐北匈奴。窦宪便与耿秉率汉兵出征,南匈奴亦派出骑兵相助。他们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国杭爱山)相遇并发生激战,军容齐整的汉军大破北匈奴。敌众如鸟兽溃散,单于只率少量部众远遁。窦宪又整军追击,直追到私渠比鞮海。此役,汉军斩杀北匈奴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登上燕然山,在去塞三千余里的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2、霍去病笑了,一挥枪道:「不等了,我们自己上吧。」

3、距离当年霍去病登临瀚海,封狼居胥的208年后,公元89年,窦宪派人刺杀太后妹妹宠臣刘畅,嫁祸于后来发明造纸术的宦官蔡伦,但事泄获罪,囚于宫内。窦宪深知再待在长安恐怕自身难保,于是请求反击匈奴以赎死罪。

4、读音:fēnglángjūxū

5、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率军北进2,000余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队接战,歼敌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和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北部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一直攻击至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史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此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朝暂时解决了匈奴在边袭抢掠的问题,至前112年,羌人与匈奴联手反叛,史载“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包罕。匈奴入五原,杀太守”,汉武帝于次年的前111年聚积18万骑兵北巡,拟以此显示国力,震慑匈奴。

6、他们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时候,霍去病还不到二十岁。两仗打完,匈奴的大单于嗔了,觉着浑邪王实在太菜,加上浑邪王势力骤弱,想把他弄到王庭砍死。

7、挟首战大胜的军威和年轻气盛之势,第二年春,汉武帝便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一万骑兵出征匈奴。霍去病六天中转战西域五国,越过焉支山,深入敌境一千多里,在皋蓝山下重创匈奴,歼敌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

8、明朝永乐大帝朱棣,他率军追击鞑靼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9、没人知道,可禁不住名人多,且都是“君”,既然都做了这件事,那后人就得接棒,这就跟第一个祭拜祖先的人发了达,以后子子孙孙都要祭祖的道理,初衷未必是多孝顺,主要也是为了继续发达。

10、就在匈奴人领兵报仇、杀辽西郡守、掠百姓两千人为奴的那一年,刘彻采纳主父偃的计策,实施推恩令。

11、要想追击,只能踏入瀚海,从茫茫草原或者莽莽狂沙里寻找道路。

12、只是战术上更成熟,战略上目标更为清晰。

13、当然啦,汉武帝自己也争气,的确把匈奴给打痛了打残了,于西,收复了河西之地,算是实现了大一统,内外皆服这个说法,也是成立的。

14、而且李家当皇帝,的确是民心所向,你说需要天降祥瑞,不需要怎么造假,百姓都能给你编出来上报官府,这才是真的祥瑞。

15、刘彻笑起来:「孙吴都是万人敌,我看你骑射刀枪都擅长,就没想过学通兵法,上阵杀敌?」

16、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如果对上...

17、但就是这样一首中学生必读、必背的作品,登上《中国诗词大会》时,却难住了不少人,这多少让人有点儿意外了。这道题是这样的:

18、但是自从霍去病在这里祭天之后就在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成就了。当年李靖打仗时路过这里也没祭天。所以说这个成就是相当难取得的。人们都在盼望着哪一天能再出现这样一位将军。可谁想到七百年之后一位皇帝竟然封狼居胥了。他就是朱棣。当年明朝建立以后元朝还依然有残留的势力,所以他不得不命人带兵前去讨伐。

19、霍去病只在乎自己的意气是否得到伸张,自己的志向是否能够完成。

20、这一年,霍去病十八岁,刘彻也不过三十三岁。

三、封狼居胥有多厉害

1、霍去病一怔:「好啊,不过兵法就算了吧,我学兵法干嘛?」

2、面对强绝东亚、屡次掳掠汉民为奴的匈奴,大汉一时陷入僵局。

3、卫青面无表情,策马过去冲着霍去病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

4、铁骑猛封狼居胥,金戈狂扫焉支山。

5、他扬首向北,心想不知那小子到哪了,也不知这些兵马会不会撞到他们身上去?

6、二人所奠定的中国北疆新格局,既是东汉光武、明、章三代之夙愿,是中国边疆统一和中华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渴望和平的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7、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击。而此前,匈奴仰仗自己的铁骑之雄鸣镝之利屡屡犯边、劫掠中土。

8、西周到秦汉,诸侯林立的局面在强秦的威慑下转入过地下,但始终没有消失,当刘彻推恩令后,终于有了真正大一统的曙光。

9、这件事涉及一个敏感问题,就是当时距离隆裕太后下诏退位刚刚一年而已,而且她的脾性比较懦弱也不敢和什么人发生什么争执,终这个锅推到了袁世凯身上,说是他的使者行外宾礼,隆裕太后难受了,然后一下就不行了,拜托,这都承受不了那退位前隆裕太后就挂了,根据当时太医的记录,隆裕太后这病,早就有,只不过没有那么重,在症状突发性方面有点类似于慈安太后,慢性病,一直有,但是突然一天就病情加重,然后人就没救回来。

10、与“封狼居胥”有关的另一个故事则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说明,这篇词应该是中学课本里的必背诗词,大气磅礴,词中典故很多,其中有两句词是这样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是刘裕与他儿子刘义隆的故事。刘裕也是一名为世人所称赞的猛将,可以说是第二个霍去病,既年少有为,又英勇善战。不仅平定内乱,给天下百姓带来平稳了的生活,在对外战争中也表现勇猛,屡建战功,直到夺取长安,当了皇帝。而他的儿子刘义隆,年号元嘉,平庸无能,因“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丝毫不考虑战略,凭借自己的感觉,草率出兵北伐。

11、引用: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欲投笔磨盾,封狼居胥。”

12、在古代中国,杭爱山又被称为燕然山。如宋代范仲淹的词《渔家傲》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唐代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都是指的杭爱山。

13、三个月后,霍去病再次领兵出河西。

14、这个情形就好比,一位的学术大师定义了试卷满分是一百分,但是让他去考,他也考不到一百分。

15、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之作。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

16、致命的原因有可能是什么?也被隐瞒了么?

17、几年之内,能不能直捣王庭,叫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侵?

18、此摩崖位置在蒙古国中戈壁省稍微靠西南的地方,刻在杭爱山一个支脉向西南突出的红色岩石上,当地称此山为InilHairhan(北纬45°10′403″,东经104°33′147″,海拔1488m)。摩崖石刻宽3米、高约0.94米,离地高4米多。

19、至少得同时具备以下三点才可以:

20、那年,刘彻为霍去病办了盛大的葬礼,像是葬下另一个自己,铁甲军士从长安列阵,直至茂陵,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安其心,以定其魂。刘彻当然懂他,知道那里才是他的天地。

四、封狼居胥谁做到了

1、⑵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2、其实封禅,是没有一个明确标准的,能不能封禅,就看两个关键:

3、那天刘彻在宫中大笑不止,笑得泪都崩出来,传旨封卫青为关内侯。

4、与此同时,蒙古还派出了西征军团,采用数十万骑兵一路向西扩张。由于蒙古骑兵作战勇猛,推进神速,使得沿途许多政权尚未搞清楚形势,变已成为了刀下亡魂。

5、泰山封禅,是上古时期的潮流,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本来还能找到一点上古遗留下来的封禅传统,严格来讲,那是孔子那一代对“克己复礼”耿耿于怀的思想大家们在泰山“遗迹”挖掘出来的,可是始皇帝是什么人:

6、如果说西汉名将霍去病只是沉重打击匈奴,让匈奴不敢南下劫掠,而东汉名将窦宪(?~92年,也被封为侯),则是一劳永逸解决匈奴,终迫使匈奴西迁,勒功燕然也是对他历史功绩的高褒奖。

7、那时刘彻还认为他喜欢霍去病,是喜欢自己没机会的第一种人生,直到从卫青口中又一次听到霍去病的名字。

8、直到他摇身一变,成了皇后的外甥,就变成他打别人。

9、此生若增廿年寿,马踏匈奴过燕然。

10、福利来啦!新发布的课程为...

11、这就是“君权神授”了。

12、他曾亲赴泰山封禅,虽然那只是为了标榜他自己的伟大功绩,并没有多大诚意,但也反映了上天在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自秦始皇起,封禅活动成为强调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

13、匈奴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霍去病攻入老巢,俘虏一众王公大臣。这种事情放在现代就犹如是现在打败美国海陆空三军,攻入白宫,活捉总统和一众高官,在白宫升起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美国总统签订投降书,向世界庄严宣告中美合并,美国为中国一个自治区,华盛顿为自治区首府!

14、这会儿匈奴人三个月前刚打完一仗,马也不肥草也不多,迎头见到霍去病自北方而来,口中还喊着反抗者诛,不杀无辜,满脑袋都是懵的。

15、而稍微往北过了山,就可能会绕行一大圈。

16、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于《汉书·霍去病传》,后来封狼居胥成为华夏民族武将的高荣誉之一。狼居胥,即今内蒙古西部五原县西北的狼山。

17、李广利征大宛有两个特点:一是兵力并非精兵,而且不多。李广利率领的是大多数是犯了罪的人被充军,以及部分边境地区的骑兵,一共有三万匹马,十万头牛,总兵力约有6万多人,50多名校尉级别的军官。

18、刘彻笑得更开心:「你跟你舅舅,出击匈奴,反守为攻,以战养战,我预计为你准备的钱粮还没花完,你且放心北伐!」

19、张骞目睹过这条路上汉民的惨像,他肃然道:张某义不容辞!

20、⑶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五、封狼居胥到底有多牛

1、霍去病摆摆手,回信说:「放心,很快的。」

2、霍去病冷笑一声,当机立断,率兵就冲了过去。

3、630年,大唐军神李靖(571~649年,李卫公,凌烟阁24功臣之一),率军征讨突厥时曾路过狼居胥山,终彻底消灭之。

4、范晔《后汉书》曰: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窦宪遣客刺杀畅,发觉,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大破单于。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5、麾下的将领都看着霍去病,目光灼灼,问他还等吗?

6、这念头旋即被刘彻压下,他再也睡不着了,连夜写下诏书,这一战里卫青支撑大局,但损兵折将与斩获相当,只赏千金。

7、这实在是个天才般的主意。

8、少年人该当如此!这世界被俗人定义,说你要成功,你要权势,你要金钱,要宅子或者要更多的美人,但少年从不在乎这些。

9、卫青跟刘彻往来通信,两人其实对这场景都有心理准备,每次北伐匈奴,都有这样失联的部队,只不过从没有这样大规模的部队失联。

10、当初四路北伐,只有一路成功,这路将领正是刘彻力排众议,亲手提拔的龙城飞将——卫青。

11、也因为朱家人强势,要脸面,对于北方民族,不打服就觉得不成功,所以没有空骗自己去封禅,可问题是,他们也的确打不服,这个时候再按始皇帝的标准,汉家人已经是没有资格封禅了。

12、这些年的战略优势,终究是让匈奴人放松了警惕,他们即使在这几天里得知了有一股汉军杀过来,还是没有多做防备。

13、您的鼓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4、“封狼居胥”是当年名将霍去病的典故。谈及汉朝历史上的名将,就一定少不了卫青,霍去病这两员大将的名字。其中侯霍去病,一生战功,极富传奇性,论起知名度,恐怕远在卫青之上。他年未到弱冠,刚刚十七岁,就独得汉武帝的圣宠,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侯”,随后在十九岁成为了汉朝高军事长官之也就是“骠骑将军”,尽管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因病身故,但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令后人拍马难及的丰功伟业。传说他当年仅仅率领八百名骑兵,就深入了匈奴的王庭腹地,直取祁连山,一手主打了威震寰宇,名垂千古的“漠北之战”。在这次大战后,他亲自登上狼居胥山举行封禅大典,也就是所谓的“封狼居胥”。

15、封狼居胥是每个武将都在追求的目标,只要完成这个目标,你就真的是名传千古,这是高的荣誉,很多武将穷极一生都没有办法完成,在中国史上有这个称号的人也是屈指可数,那封狼居胥到底有多难呢?

16、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众多口径不一的说辞集结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点是公认的,即:

17、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辅导师

18、李广利第二次远征则完成了任务,这是不容易的,个人觉得李广利的能力被低估了,在之外打仗,完全要靠自己,李广利没有像李广那样总是迷路,虽然不如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百战百胜,但他顺利完成了任务,虽然损失很大,但是打赢了,立了与汉朝友好的昧蔡为大宛国王,带走了大宛名马三千多匹,同时与大宛订立盟约。

19、霍去病还在河西,刘彻派人去问:「要不回来吧,回来我多给你点兵马,跟你舅舅打波配合,到时候再玩场大的。」

20、感谢耐心阅读,喜欢一定要“在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封狼居胥地位【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