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诗词【100句简单文案】

一、紫砂壶的诗句集锦

1、叶金生、杨超然、苏开元、郑武霖

2、923号作品郑瑞霞(河南)

3、138号作品杨海波(江苏)

4、知了有声夜籁,观音无语清修。

5、展拍门类:中国书画、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

6、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仲美、陈光甫、沈君用、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沈子澈、陈辰、徐令音、项真、陈子畦、陈六如、陈正明、邵亨裕、惠孟臣、徐次京、郑宁候

7、今生犹爱清香味,霁月光风在紫砂。

8、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9、老紫砂壶从泥料特征、款式、工艺上去分辨,一般老紫砂壶老味重一些,不过要防止收到做旧壶。看造型和工艺。如明代紫砂壶的总体特征是粗、大、笨,清初从陈鸣远开始,紫砂壶制作崇尚精巧、秀雅之风。康熙时出现彩绘,乾隆时出现描金,嘉庆、道光时,以陈曼生一班文人参与紫砂壶的题诗刻画,是紫砂器的装饰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看泥色和配料。紫砂泥以宜兴地区丁蜀镇黄龙山附近出产的陶土好,一般分为紫泥、绿泥、红泥三种。一般来说,明代砂器泥料较粗,清代较细。晚清至民国一件砂器常有几种色泥出现。分辨名家及款识。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来名家辈出,仿制者一般都是仿名家,所以对各时期的名家及工艺手段、款识特征都要有明确认识。

10、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经典、传统、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西施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原料和工艺,形成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这使得“保温”和“透气”两种相斥的特性,在它身上同时并存。有一种形象的比喻,它是会“呼吸”的。用它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西施紫砂壶价格品名:龙蛋,报价:2520人民币品名:线圆,报价:3150人民币品名:大圆竹,报价:4050人民币。

11、(资料整理编辑:谢润良)

12、昔人咏梅云,香中别有韵。芬花一瓢,东阁招邀。寒香沁肺腑,同味江南佳。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花院闲吟处,呼童烹石泉,怜松顶鹤,非舞避炊烟。

13、点击下列标题查看更多2016春拍精彩内容:

14、壶中气象展经纶。谁将禅入味?无俗自然真。

15、3208裴石民款紫砂巧色南瓜壶

16、钤印:陈国良(底款);国良(盖款);陈国良(壶内款)。

17、今天你把开水装进茶壶,

18、结句作者细细品味,紫砂文化底蕴怎可或缺,于是约来李杜,至此,紫砂壶尽善尽美矣!

19、钤印:汪(底款);汪羊、寅仙(盖款);汪羊、寅仙(把下款)。

20、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二、紫砂壶诗词

1、东阁招邀,梅花一瓢。五石无用,合世则重。苦而回甘,直谏之言。田家屋上,山窗依样。鼓咽家涓润舌田。叔陶作壶,其永宝用。情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井栏”铭)钿合丁宁,改注茶经。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覆斗”铭)蟹眼鸣和,以牛铎清。(“牛铎”铭)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延年半瓦”铭)鸿溅于磐,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飞鸿延年”铭)

2、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五平韵,晁补之体。

3、嗅一下,有春天晨露的甘冽,

4、 田园淳朴处,牵车鬻畚,垒石支垣。

5、至味难能忘,还来煮嫩芽。

6、图10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此乐提梁壶正面铭文

7、手握金砂享自在,气清骨雅存德善。

8、“素面素心”的紫砂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的紫砂壶,一派繁荣景象,分析明清紫砂壶的设计思想,不仅是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那些艺师,那些参与制壶的文人墨客,也不仅是让我们品位那些传世名壶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气质神韵,更重要的是让今天的我们去深入思考如何传承与创新,而不仅仅只是流于“文化”的表面。

9、清代阮葵生所著笔记小说《茶余客话》载:“近时宜兴砂壶覆加饶州之鎏,光彩照人,却失本来面目。”可知当时人们已觉此种彩釉装饰之弊端,即失去紫砂壶质朴清雅的审美特征,且紫砂胎上的彩釉常产生气泡孔及棕眼,更堵塞了紫砂泥特有的双气孔,失去透气性,使其在实用上丧失特色。故而,嘉庆、道光之际,此类装饰即已式微,偶有出现也属点缀性装饰,奢华不在。其后,杨彭年和陈曼生横空出世,他们所创制的紫砂茗壶成为引领风尚的杰作。《耕砚田笔记》有云:“彭年兼善刻竹,刻锡亦佳。”

10、不管是雨天,还是艳阳,

11、西山诗社《特别推荐》戊戌春叶宝林冯柏乔唱和专辑

12、壶作古莲子式,器身饱满蕴畜,相交于壶身的简约,壶盖着墨较多,盖缘平整,中央微微隆起,钮座、钮颈、钮珠、气孔依序筑起,拾级而上,圆融一气。用泥略厚实,壶身掺砂,颗粒隐现,质感温润。壶体内壁造工亦一丝不苟,内外皆美。壶底乘泥料半干,以铁刀镌刻“春水堂”,书体介于篆隶之间,刀趣和笔意相生相成,耐人寻味。

13、你会倒出一个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人生来。

14、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15、几叶嫩芽能醉客,一弯新月销魂。

16、119号作品杨长华(江苏)

17、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

18、傲汤犹酽,色犹润,味犹殊。

19、紫砂壶本身只是一种日常使用的陶质茶具,但是为什么它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因为一把紫砂壶不仅具有宜茶的实用价值,还可以作为人们欣赏把玩的艺术品。每个人对紫砂壶的喜爱程度不尽相同,对紫砂壶的鉴赏角度也不尽相同,但鉴赏紫砂壶的要点归纳起来有六个字,即形、泥、火、工、纹、用。

20、颔联以“舀、唤”两个动词为引,生动传神。“梅雪花气、金山翠芽”更是极尽唯美,使茶之色、香、美、雅纤毫毕现,堪称佳句。美中不足处为“淡、香”二字出律,微调下便更好。颈联以“味有韵”至“心无邪”,极言茶之美,一饮入心可涤荡杂念。构思巧妙,刻画入微。

三、有关紫砂茶壶的诗句

1、顾景舟大师认为紫砂壶审美可总结为“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具体要四看:要看造型是否符合你的审美观并且富有神韵。要看泥质,主要通过看、听、摸来判断泥料的质量。看其色泽是否温润;听其声音是否清脆;把玩时手感是否温润细腻亲人。要看工艺是否精湛,主要看壶盖与壶体的结合是否紧密无间而又转动轻松,润滑不滞。注满水后出水时把壶拉高,看水柱是否圆滑并且“七寸不泛花”,之后再看出水收断水是否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要看铭文、图案和其他装饰的艺术水平。其中铭文特别重要,紫砂壶的收藏家都知道“壶以字贵,字以壶传”,大师篆刻的铭文有时能使壶身价倍增,甚至成为至宝。

2、知音敲曲调,骚客养诗魂。

3、释义:泉水加热,生成波涛,研碎的茶叶产生香气,从紫砂壶里飘出来。

4、读东方紫玉,品禅意生活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3166张青制荆溪张制款紫砂侧把西施壶

7、紫砂流玉露,活水泛云花。

8、但会平淡短暂,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9、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10、在茶壶的影子,我走过的

11、一般说,绝句的重点在后两句;本首绝句起句平平,略有牵强,对句用典,尚好。转结句采用借事议论手法,“尽”炼字巧妙,卒章显志,穿透力寄强,亮眼。

12、吞云纳雾聚芬芳,饱吮天灵雅韵藏。

13、茶道的的变迁与紫砂壶有着必然的联系。紫砂壶的兴起、繁盛是与茶文化的变化紧密相连的。唐宋时期,人们的饮茶方法为煮茶、烹茶,茶具以金属制器为多。到了明代,团茶已被散茶完全取代,而饮茶方法则改为冲泡法,茶壶与煮水的壶分开使用,茶具多选择陶瓷茶具。饮茶方法虽然简化了,但因为泡茶法对茶量、水温等十分讲究,故而对沏茶的重要器物一茶壶—有了更高的要求。紫砂壶就这样兴盛开来。

14、古泉题壶铭:香引春茗,声度梅花。

15、清康熙邵邦祐款珐琅彩花卉壶残

16、到了清代,紫砂壶的制作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不少创新。新品种不断增加,式样和风格屡有变迁,工艺及造型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清代乾隆年问的时候,紫砂壶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17、口盖缝隙要求严实。这就要求盖与口之间的空隙越小越好,要能够通转不滞。甚至能够做到用手摁住盖上气孔,倾壶时壶嘴便流不出水来。另外,紫砂壶盖的子口一般较高,这就使壶盖倒水时不易跌落。

18、人文軼事流千古,渊脉沉沉在一壶。

19、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20、一味青茶沁案,数根绿片沉浮。

四、紫砂壶诗句大全

1、3181当代陈国良制紫砂巧色青松常乐壶

2、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3、3194吴建生制紫砂印包壶

4、西山诗社《特别推荐》‖北京西山诗社南粤分社成立贺诗专辑

5、壶宽8cm;杯宽7cm

6、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7、独有宜兴出紫砂,满壶诗意入千家。

8、透气性好紫砂壶的透气性好,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紫砂壶能吸收茶汁紫砂壶有吸附性,每次沏茶后,茶壶都会吸附茶汤和茶气,壶内壁就积聚很多“茶锈”。这些“茶锈”不用刷,沏茶并无异味,反而会增添茶的香气,茶香氤氲,令人神往。这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和其材质的透气性大有关联。。

9、文人思想对壶体装饰的影响

10、3175包广兴制紫砂提梁壶

11、另外,这个词牌大的特色和看点就是尾结的叠句,上下片两结皆以一去声领下三言三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写好了,出彩,写不好就是字的堆砌。这里叠句既不要重复而且要求要有意境,重要的一点是就是结句的要上、下片相互呼应,而初次填写这个词牌的的诗友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这里作者的在这方面发挥的恰到好处,“享千般趣,百种念,一杯情”正好呼应上片的“醉左边客,右边我,上边星”,精当!

12、孟氏容仪重鼎盛,曼生书画辟蹊途。

13、起拍情景交融,梅庐听雪之“听”字动静结合,用得妙!景中无人,人在景外,景中有境界,意韵悠然,实乃清新好句。“未曾孤”既有“紫砂相伴何曾孤”,又有“此道不孤之意”,此处草灰蛇线,可圈可点。承句极言对紫砂壶之喜爱,“尽属吾”将作者手捧紫壶如得到无上珍宝一般爱不释手又喜不自胜表现得淋漓尽致,未写一字表情,却分明从中感受到那种集喜悦与钟爱于一身的开怀之情!

14、悠悠禅意绕书楼。月满荷塘夏又。

15、“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出处: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

16、画家,自称“壶痴”的亚明先生在与顾老合作的一把矮井栏壶底曾刻下关于紫砂的一段极富哲理的文字:“壶先秦有之,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已近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高度概括了顾老的壶艺精髓,也正是对此铭的好评价。

17、参阅:《朱泥宝记》第66页,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1993年8月1日。

18、嘴边经常挂着,水一样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19、供春壶款式不尤以树瘿壶为世所珍重。此把供春壶,砂质沉秀,金光闪隐,若有似无,正古人所云:如铁如石胡金胡玉。壶形取树瘿状,通体自然古朴,壶表面上下凹凸如古树瘿,深得野逸之趣,不若细观,必以为胎体厚重,然揭盖察之,以手掂之,始知为薄眙,温润天成。

20、紫炫云霞梦,壶容日月情。

五、关于紫砂壶的诗

1、行香子.得紫砂壶与友人品茗(新韵)

2、床头一滴相思泪,化作杯中那朵花。

3、图8王寅春制洋桶壶刻竹细节

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5、邵栢原制诗句款墩式朱泥壶

6、关于欧阳修的介绍:

7、独有紫泥形色殊,天工神技数陶都。

8、(铭文)山家风味犹示淡,花下寻诗品妙若。

9、揆余初度。笑汝曹绯绿,乃翁苍素。一甲子、带水拖泥,今岁谢君恩,放还山去。政事堂中,把手版、分明抽付。向门前客道,老子出游,人不知处。小车万花引路。又谁能记得,观里千树。老冉冉、欢意阑珊,纵桃叶多情,难唤同渡。买只船儿,稳载取、笔床茶具。便芸瓜、一生一世,胜侯千户。

10、束柴三友壶构思精巧,形制古朴典雅,是一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作品。壶身以松竹梅树桩集一捆,衔接巧妙,姿态各异,粗犷细腻相映,梅桩自然古趣,枝节、松嶙、枝叶、果实惟妙惟肖,刻塑精细,自然生动。壶身中腹一圈竹片箍捆,体现了全器的精妙创意,精彩绝伦,树干中心的结痂与嶙峋的处理,技艺超群,为一件形意兼具以及超现实概念的艺术造型。此壶创作于1989年。

11、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瓦平亲汲三泉水,沙帽笼头手自煎。

12、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13、掀髯笑,盈崖绿雪,茶亊正堪论。 词出自清.陈维崧〈満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 宜兴妙手数供春,后辈返堆时大彬。-种粗砂无土气,竹炉馋煞斗茶人。 〈论瓷绝句〉.清.吴省钦 陶出玲珑豌,供春旧擅长。

14、推蓬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

15、点击标题下的“紫砂茶器与文化知识”一键订阅关注

16、才无声无息的逝去,羊脂白玉般的相貌

17、题识:尧臣造壶于宜兴醉陶居,丁丑(1997)夏月(壶底)。

18、奇觚不数宣和谱,石鼎联吟任尉缭。 诗出自清代吴骞〈陶山明府仿古制茗壶以诒好亊〉 白甀生涯,红泥作活,乱烟细袅孤村,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

19、《汉宫春·行李溪头》年代:宋作者:辛弃疾

20、3187清中期杨彭年造梅岩铭刻诗句井栏锡包壶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紫砂壶诗词【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