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残酷的成语句子精辟95条

描写战争残酷的成语

1、描写战争残酷的词语四字词语

(1)、(解释)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2)、(近义词): 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鸡犬不宁

(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甘:甘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风。

(4)、☞2020秋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5)、湖南卫视《梦想十二季》第一季非遗文化晚会,符嗲嗲成为珠晖非遗代表之一

(6)、在佛教关于阎罗的故事中,有阎罗黑白二相的说法,白相即为地狱之主,有百官所命,美女围侍;黑相即每天有两个时辰,要受铜汁灌肠之苦。与此相似,人间有灌锡或灌铅的酷刑。锡的熔点是摄氏二三二度,铅的熔点是摄氏三二七点四度,无论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而且溶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这种重金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

(7)、205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8)、(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9)、20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10)、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11)、6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12)、(提示)比喻由于行为不慎而使对方有觉察与防范。

(13)、战国时,楚襄王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不少地方。这时,他问庄辛怎么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算不迟。大王现在振作起来,楚国还有希望。”楚襄王采纳了庄辛的建议,后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14)、世界符氏商会代表团赴泰国、新加坡二国开展商贸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5)、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6)、260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17)、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18)、湖南桃江沾溪镇沾溪村梓楠洲片区符福喜爱心捐资修路

(19)、(举例造句):若能顺时达变,可保宝贵,毋为涂炭生灵,自贻后悔。★《元史·世祖纪五》

(20)、狼子野心、虎视眈眈、扩张侵略,烧杀奸掳、三光政策、

2、描写战争残酷的成语句子

(1)、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给活活吓死...

(2)、(解释):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3)、孫皓暉先生恰恰具備這些條件:法學家,長期從事中國原生文明研究,十幾年如一日地文學創作,還是“骨灰級”軍事發燒友。

(4)、西汉时,有个叫义纵的官员,性格残暴,心肠毒辣。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下令加重对关在当地监狱里的两百多个犯人的处罚。那些犯人的亲友来探监,都被他抓了起来。后来,他还觉得不够,就将犯人和他们的亲友全部杀死。老百姓知道了都浑身打颤,十分害怕。

(5)、(注释)鼓:指高的戏鼓。作:振作。气:指勇气。

(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要害。

(7)、108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稀罕。

(8)、元朝,有个叫陶宗仪的人,考进士落榜,并不气馁,继续刻苦读书。他在下地劳作间隙时,总是读书。田野里没有纸,他就把心得记在树叶上,回家后装进瓦罐里,十几年时间装满了十几个瓦罐。有人不理解,他说:“学习就应持之以恒。”后来,他整理树叶,编了本《南村辍耕录》的书,很受欢迎。

(9)、国家监委派调查组赴武汉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10)、還有更宏大的描述。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留血的戰爭,寫戰爭首先要寫好政治。《大秦帝國》開篇就是商鞅變法的政治改革。有了政治基礎才會有軍事力量;確定了政治路線才會有出兵山東;有了統一天下的決心和實力,才會有天下一統的戰爭。《大秦帝國》以更高端的視角來寫戰爭,把戰爭放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來寫,寫出了戰爭的實質!秦為什麼能統一天下,就是因為秦的政治更文明,代表了時代前進的方向。天下百姓為什麼渴望統一?因為從春秋到戰國,幾百年的動蕩戰亂,民不聊生,甚至孟子都在大聲疾呼:天下要“定於一”!這是更大的政治要求。而這些,都要通過戰爭來實現。戰爭會有犧牲,但也能帶來鉅大的社會進步。這也是《大秦帝國》寫戰爭的主題思想。

(11)、既然是軍事發燒友,就不會允許自己的作品裡對戰爭的描寫是粗線條的,是含糊其詞的。《大秦帝國》對戰爭要素的展開充分:戰爭起因、兵員數量、兵器裝備、糧草輜重、山川地形、兵學理論、作戰方式、雙方謀劃、兵力配置、營壘駐紮、陣法對抗、將帥素質、民心士氣、廟堂帷幄、軍隊訓練、戰場進程……等等,無一不有細緻形象的描述。所有這些元素以錯綜複雜的方式組合,便有了戰爭勝負的必然,也有種種戲劇性的偶然,使戰爭形式大大豐富起來,也使人物形象大大豐滿起來,使讀者真正立體化地感受了古典戰爭。

(12)、57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13)、(近义词): 兵荒马乱、内忧外患、天下大乱

(14)、254歇斯底里: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狂叫的状态。

(15)、133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阻挡。当,抵挡。

(16)、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17)、280千钧之力:常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18)、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19)、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季节。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20)、(提示)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一般连用。

3、描写战争残酷的成语有哪些

(1)、陈陶算不上唐朝诗人,但他这首反映战争题材的诗赢得了千古好评,因为心怀家国天下、视死如归的将士们豪壮的生命里浸透了悲凉残酷。正所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2)、(注释)迎:当着,碰上。刃:刀口。解:分开。

(3)、232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友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4)、(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5)、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三月癸亥日,包括符彦卿在内的后晋军队两万余人被契丹精兵八万余人包围于阳城附近的白团卫村,仓促之中,只好埋鹿角作為行寨。契丹军队趁人多的优势,组成多重包围圈,而且以竒兵出后晋军队寨後,斷绝了后晋军队的糧道。当晚,“東北風大起,破屋折樹,營中掘井方及水,輒崩,士卒取其泥,帛絞而飲之,人馬俱渴”,天快亮的时候,風刮的更大了,而后晋军队正好处于下风向。契丹主坐在大奚車中,令其衆曰:“晉軍止此耳!當盡擒之,然後南取大梁”,下令鐡鷂四面下馬,拔掉后晋军队借以设防的鹿角,双方军队开始短兵相接的搏斗,契丹军队又順風縱火,揚塵以助其勢。后晋軍士都很憤怒,要求主帅杜威马上率军反击,但是杜威却说:“俟風稍緩,徐觀可否”,杜威实际上是被契丹军队的气势吓破了胆。大将李守貞反驳说,“彼衆我寡,風沙之内,莫測多少,惟力鬬者勝,此風乃助我也。若俟風止,吾属無類矣”,很明显,李守貞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风缓之后,后晋军队的末日也就到了。但是,当时好多将领却同意杜威的观点。这时候大将藥元福又说,“今軍中饑渴已甚,若俟風回,吾属已為虜矣。敵謂我不能逆風以戰,宜出其不意,急擊之,此兵之詭道也”,藥元福的分析在李守貞分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危急存亡之际,需要的是行詭道而不是守常道。符彦卿听了双方的议论后,极力赞成藥元福的分析,并且说到,“與其束手就擒,曷若以身殉國”,于是与藥元福等率领精騎出西門,进攻契丹军队,其他将领随之也率军来到,契丹军队被迫后撤數百歩,见此情景,符彦卿等将领对李守貞说,“且曳隊徃來乎?直前奮擊,以勝為度乎”?李守貞说,“事勢如此,安可迴鞚,宜長驅取勝耳”!符彦卿等于是躍馬而去,“風勢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擁萬餘騎横擊契丹,呼聲動天地,契丹大敗而走,勢如崩山。李守貞亦令歩兵盡拔鹿角出鬬,歩騎俱進,逐北二十餘里,鐡鷂既下馬,蒼皇不能復上,皆委弃馬及鎧仗蔽地,契丹散卒至陽城東南水上,稍復布列”,主将杜威这时候倒有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气魄,说到,“賊已破膽,不宜更令成列”,于是遣精騎擊之,契丹军队皆渡水而逃,契丹主乗奚車跑了十餘里,由于后晋追兵甚急,仓皇”獲一槖駞,乗之而走”,处于死地的后晋军队,反败为胜。符彦卿在此战役中后时刻的冲锋陷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契丹可汗念念不忘此战之羞,符彦卿等后投降到契丹牙帳,“契丹主以陽城之戰,為彦卿所敗,詰之,彦卿曰:‘臣當時惟知為晉主竭力,今日死生惟命,契丹主笑而釋之’”。陽城之战后,符彦卿的威名让契丹军队闻之胆寒,“自陽城之敗,尤畏彦卿,或馬疾不飲齕,必唾而咒曰:‘是豈有符王耶’?初契丹滅晉北歸,耶律德光母問其左右曰:‘符彦卿安在’?或對曰:‘在徐州’,母曰:‘不以彦卿來,何失策之甚也’?”

(6)、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7)、(拼音):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8)、戰國中期的作戰方式已經由以前的單一化變為多元化,由單一車戰發展為步、車、騎諸兵種協同作戰。軍隊機動性大大提高,部隊能夠遠程奔襲,深入敵境,千里殺將。這是時代發展提供的新條件,是桂陵、馬陵之戰能夠成功的前提。孫皓暉先生特意點出了這個變化。

(9)、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10)、(备战期中考)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知识点重点归纳汇总

(11)、249可望而不可即:看得见,但不能接近。形容希望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

(12)、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13)、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为强大。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14)、齊國君臣完全掌握了敵人的優點和缺點,知己知彼,勝算瞭然在心。

(15)、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16)、(提示)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17)、(举例造句): 一去故乡音耗绝,祸结兵连,娇凤雏鸾没信传。元·无名氏《梧桐雨》第一折

(18)、106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

(19)、28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0)、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情的开端。

4、形容战争残酷的四字词语

(1)、290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2)、當然,《大秦帝國》更有兵學理論與戰爭謀劃的論述。作品對戰場機謀之算,敵對雙方將帥的兵學淵源、軍事思想、用兵風格等,都作了多角度地扎實描寫。這種真切扎實,沒有深厚的學問功底與相當的藝術造詣,是很難達到的。

(3)、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多,小河的水不停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面一下子宽阔了许多。河伯看到自己如此强大,就得意地向东方奔流。到了入海口向外一望,大海广阔无垠,比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惭愧,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人,越自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4)、20漠不关心: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5)、274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间或:偶然,有时候。

(6)、283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7)、《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尚且如此,其他寫戰爭的小說就更不足論了。在對戰爭的描述中,每部小說各有其側重點。《三國演義》主要寫不同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鬥爭,這是它在思想和藝術上的主要特點。《三國演義》把軍事鬥爭、政治鬥爭、外交鬥爭結合起來描寫,不單單寫戰爭,在戰爭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主要目的。比如寫謀略,赤壁之戰簡直就是智慧之戰,與其說是寫戰爭,不如說在寫諸葛亮、周瑜、曹操的謀略比拼。再比如寫溫酒斬華雄,這是關羽初露頭角的一場戰鬥,前後不過一千多字,根本就沒有寫關羽和華雄是怎麼打的,主要是虛寫,用側面烘託的手法塑造了“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的關羽形象。運用烘託、映襯等手法表現人物,啟發和調動讀者的藝術想像力,在戰爭中塑造人物形象,這是《三國演義》獲得很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8)、168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9)、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宰相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御览》,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个。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1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11)、217怒不可遏: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12)、(提示)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13)、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14)、(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5)、167俯仰生姿:无论是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16)、271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形容人心理和身体受过很多伤。

(17)、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18)、教育部新通知:开学延至3月中旬后!从今天起,为了孩子,请家长每天朗读三遍!

(19)、(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外面兵荒马乱,乐工继续奏乐,弟子们强拉他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20)、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和悦愉快。

5、描写战争残酷的词语

(1)、(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2)、小学语文1-6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书单推荐,值得收藏!

(3)、☞2020秋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4)、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5)、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6)、(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7)、十八岁那年,我成了一个知青。随十几个同伴下放到离省城六十多公里的地方。那是高安县的一个公社,过去叫团山,后来改名汪家。这两个地名都极普通,但当年发生在这儿的一桩惨案却非同寻常。一九三九年八月十八日,七个日本兵把团山附近的六百多群众围入团山寺内,用火活活烧死。这就是史书里所记载的震惊世人“团山寺大惨案”。我们下放到那的第三天,就被安排去参观“团山惨案”纪念馆。那年,一组叫《收租院》的组雕有名,纪念馆就摹仿《收租院》,由省里组织的美术精英,创作了一组反映团山惨案的组雕。我至今印象很深,那组雕塑艺术水准很高,据说赫赫有名的陈丹青也曾参与组雕创作。可惜那组雕塑没能留存下来。

(8)、209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9)、传说,古代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走路很不方便。他决心带领全家挖掉这两座大山。有个叫智叟的老头,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这山却不会再长高了,终有一天会被挖平的。”

(10)、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1)、124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12)、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13)、64群蚁排衙: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

(14)、238忸怩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5)、7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描写战争残酷的成语句子精辟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