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经典散文片段精辟120条

木心的经典散文

1、木心经典散文作品精选

(1)、好。前者庆幸:群龙有首。后者自贺:首有群龙。

(2)、文革一起,他再次入狱,这一次是因言获罪。据说在会上嘲笑海涅,木心愤而嚷嚷:“他也配对海涅乱叫。”

(3)、临终前他在病床上也是叨唠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这一句被印在他的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封面上,可见他对它的喜爱。

(4)、私生子都很聪明,“廿一比一”的那一个,“五比一”的那一个,谁更聪明?

(5)、有人说,那时候的木心,不是我们认识的木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热血青年,倒看不出晚年那么风轻云淡。说这句话的是我的一个朋友,我觉得木心没有变过,指点江山和指点文字,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而他的野心,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都显露无疑。

(6)、1951年秋,迁居上海市高桥镇。进入上海私立四维中学(现上海市育民中学),担任教导处职员。

(7)、名字叫“竹秀”,奇怪叫“竹秀”。任何名字都一样。开始就知道这正是绝望的。这样的人,就因为这样……照片是托人转言,说我要离开杭州了,想有一张,结果很好,给了,背面有字,“竹秀敬赠”——在日记里说“想念你”也不恰当,想念什么。赞美亦无从赞美……后来,指后来这本日记中有两页: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以一页约三百竹秀计算,两页自然约六百竹秀。

(8)、(——博士认了错又怎么样。柏拉图用力抽了一口烟道)

(9)、他不知道,全然不知道原来是这样一回事,这就越发无还价地证明:他确凿不配听。

(10)、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就不属于自己。待人对事,不要太计较,对与错何必认真,一切皆如过往云烟,转眼消失不见。

(11)、英国有个地方,叫伦敦。伦敦东南面有条河,叫泰晤士河。泰晤士河边有个台,叫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里有个馆,叫子午馆。子午馆里有条线,叫东西半球分界线。

(12)、他是如此羞涩而骄傲的少年,乃至于见了茅盾,居然开口问:“我一直以为作家都穷得很?”

(13)、那时的乌镇尚未开发,文艺男女青年黄磊和刘若英的玛丽苏杰克苏经典电视剧《似水年华》要到两年之后才播出。

(14)、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哥伦比亚的倒影》

(15)、木心的学生,中国著名画家、文艺理论家陈丹青如是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16)、西班牙,马尔韦尔亚,迪纳马酒店,五一七号房。

(17)、还有一个雄辩的事实可作旁证:此辈快速超凡入圣的现代唐璜,都老死亦相往来地喜欢或爱好或着迷于北京歌剧、新潮时代曲、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夹缝里的小调,这等于认定:那些东西是永远不戆永远不俗,不会迂腐不开玩笑的。

(18)、人生和艺术,要捏得拢,要分得开。能捏拢、分开,人生、艺术,两者就成熟了。捏不拢,分不开——大家过去不外乎人生、艺术关系没摆好,造成你们的困境。

(19)、“我是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出自木心的《云雀叫了一整天》,《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创作背景:

(20)、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的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作出来的。就文句而言,还是“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这样比较清通。 

2、木心经典散文片段

(1)、他喝西湖龙井、写字、画画,阳光好时偶尔出门散步,有时也抱怨厨师烧饭太咸。

(2)、曼·辛格·里米太太对我说:怀孕期间,她一直都吸毒,子女出世便有毒瘾,毒瘾发,哭不停,邻人嗦了,她喂孩子以鸦片,只图耳根清净。

(3)、先生的心是孤独的。读他的作品,听他喃喃自语,空灵,低沉,晦涩,把柔软而孤独的内心敞开给其他柔软而孤独的内心。因孤独,才写。因孤独,才读。他不管你读得懂读不懂,只是在角落里自弹自唱,写他的内心。

(4)、有钱的有知识的现代芸芸众生,都喜欢分开双腿,一只脚踏在子午线东侧,另外还有一只脚,真的,都有两只同样大小的脚,分踏于东侧、西侧——拍照,叫“脚踏东西两半球”。

(5)、我听说,十九二十世纪间,有个美国人,卡尔·V.安德,俄亥俄州生。

(6)、(8):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

(7)、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徐志摩.

(8)、廿年来风尘仆仆,居无定所、食无定时,每晚(夜深了),躺在豪华的酒店里,好像是失眠,梦想一间雨声潇潇的茅屋。

(9)、反问:如果,英国,进化,五个婴儿中,四个是私生子——还都很聪明吗?

(10)、何止是陈丹青们,经历了历史洪流的我们,和过去,断绝了来往。文学、诗歌、音乐、艺术,我们都一窍不通,嗷嗷待哺。

(11)、社会结构,时尚风格,人间百态,什么都懂。法国小说家中要论到伟大,首推巴尔扎克。他的整个人为文学占有,被作品吸干。人类再也不会有巴尔扎克了。所幸我们已经有他。

(12)、1989年1月15日,木心的文学课开始了。他穿着浅色西装,开始讲,每次四小时,每两周上一次。来听课的都是艺术家,每节课二三十块钱,大概也有补助老先生的意思。这一讲,就是五年。

(13)、昂贵的海洛因,身价,黄金之七倍。美国不法之徒,大一本黑经,毒品交易,每年超过三百廿亿,相当于七大石油公司,收入总和的两倍多。海洛因,黑市售价:三千美元一盎司,你不信也得信。

(14)、“人群中不可更替的一员”,这是基本的。这就是风格。

(15)、毒贩,利用儿童,运输毒品,被捕,何控告之有。家庭呢父母呢?全家的进款,全靠儿、女的活动。

(16)、喜剧是浪花,悲剧是海水。然后,悲剧如云雾,喜剧是天空(多寒碜的比拟,虽然很想再比拟下去)。

(17)、贝多芬戆,肖邦俗,巴赫迂腐,莫扎特,浅薄,开玩笑。不仅不再迁就,即使提到这些名字,也觉得太那个了。(哪个?直说出来就是:再听再提这些东西是可耻的,枉为现代人)

(18)、他呢,他不属于“功败垂成”,也不属于“功成垂败”,有来历的独生子,毕竟不一样。他在白杨木架上说的后一句话是“成了”——他成得快,富有场景感。后来别人要成就毫无场景感,配角也不齐、不相称,而且慢得真不像话,慢得实实在在受不下去了,结果成了——一切仍旧在于自己,全在于他自己。

(19)、萨特习惯随身带巨款,有人问了:你这样给小费,想不想到有伤侍者的自尊心?萨特反问:否则,伤我自尊心。(后来萨特也穷了,自尊心不知怎样了)

(20)、从少艾到迟暮,计成百,方凡千,要把这一大包舍掉。

3、木心的经典散文有哪些

(1)、意大利吸毒者,二十五万正,按人口比例,可能比美国还要高(美国之高可想而知)。

(2)、(第一原则)千万别依赖“旅游指南”;莫妄想记住那些千变万化的“规定”,什么丹麦的计程车司机不收小费,法兰西国家剧院的带位员,是否会控告你“行贿公务员”……

(3)、那天在中国街见你买曹白鱼,后来我也买了,蒸后去鳞甚易,鲜美十分深刻,八元一瓶不算贵,它是整条鱼切段装一瓶的。

(4)、很多年之后,我读了木心写的《乌镇》,开头和我的经历如此相似:

(5)、十六年前,我曾经去过一次木心的故乡——乌镇。

(6)、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站属于我的三生石旁,三生石上是爱玲的名字却不知道她在哪里,于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要等到她的。——胡兰成

(7)、海关缉获毒品,价值百万千万美金,海洛因,鸦片的精华,美国、香港吸毒者,嗜之若命。

(8)、卡尔维诺的书,没看过,不好说。木心的散文多有一些现实安稳的意味。

(9)、随手曾翻过他两篇散文,不由失笑,这确实是木心,自我,俏皮伶俐。

(10)、(5):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 --木心 《素履之往》

(11)、每次缉毒,缉获毒品,市面上的海洛因,价格直线上升,毒贩要赚多少钱,主意是打定了的,毒品被没收,这些钱,从吸毒者身上赚回来,不少毫分。

(12)、不知自己的两个字被写了几百次。两个字接连不停地写,必然愈写愈潦草,潦潦草草,就不像了,唯我知道这歪斜而连贯的就是“竹”、“秀”。 

(13)、没有苏格拉底是寂寞的,有起来也不会七个八个一同有。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分在两国两洲,年代也隔得远,远远。所以苏格拉底者,就是寂寞的意思,而且,不寂寞就不是苏格拉底。

(14)、坐牢的木心不死,他有活下去的野心:“一死了之,这是容易的,而活下去苦啊,我选难的。”

(15)、这样一回事——是个与古典音乐已经全然不相称的人了,不配听,被古典音乐屏弃。

(16)、我认为“廿一比一”的那一个,胜于“五比一”的那一个。

(17)、本书为木心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共分三辑,第一辑的内容有:《圆光》、《草色》、《你还在这里》、《烟蒂》、《末班车的乘客》、《7克》、《街头三女人》、《马拉格计划》。第二辑的内容有:《大西洋赌城之夜》、《恒河莲花姐妹》、《爱默生家的恶客》。第三辑的内容有:《韦思明》、《大宋母仪》。附录《诛枭记》。

(18)、我告之,安德,长眠在墓地,他到头来,仍然是编辑。

(19)、只有越过金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作品,才不枉我们曾被这位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文学大师触动过。

(20)、巴尔扎克发言:有教养的上流人士,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德·巴尔扎克的de不是白加的)

4、木心的散文诗

(1)、多少严闭的门,无风而自开,搏动的心,都是带血的。——《爱默生家的恶客》

(2)、(附注)餐厅,请留神,欧洲几乎都在账单上加百分之十五的服务费,请一瞥侍应生的眸子(不论是褐是蓝),有无阿拉伯数字在闪烁——你还是问一问的好。

(3)、接着是,这则小品的读者高兴,作者呢,也一同高兴,忽然又不高兴,想起了战争。

(4)、(2)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吾中》、《伪所罗门书》等。

(5)、很多文章说他是“首席设计师”,其实也不是。他和年轻人相处得很好,据说有一次,正在讨论海派文化与京派文化的问题,杂志编辑部开了一个研讨会,方阳在发言时开了一句玩笑:“京派文化是靠什么设计出来的呢?大概是靠喝白酒吧,海派文化大概是靠喝咖啡设计出来的吧!”会议结束以后,木心笑着对方阳说:“小方,你这段话说得太好了!因为我就是喝咖啡的。

(6)、潘斯六十五岁,战后,和他那位,那位未收到他的信的女友,结了婚。

(7)、十一个月的男婴,马来西亚年轻的黑籍道友,近乎“天才”“神童”一类。

(8)、慢慢地,其实也不慢,也很快,总是前后十年光景。

(9)、班尼士还有希望吗,有,他希望,时光倒流,重新选择职业,一定,一定不做职业高尔夫球员。做什么呢,随便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做,更好。

(10)、以我的经验,“恰当的词”,有两重心意:要准确的;要美妙的,准确而不美妙,不取,美妙而不准确,亦不取。浪漫主义者往往只顾美妙而忽视准确,现实主义者往往只顾准确而忽视美妙,所以我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

(11)、希腊雅典全盛期的雕像,谁说对它们已感到烦腻了——一定是雕像在说,它对这些现代人实在感到烦腻,烦腻透了。

(12)、第三篇论文写到后一句,又像死了伴侣。半年死三个。狄更斯可是死得多。所幸我不从事小说。雪景赏过了,伟大,圣洁。冬季莫干山,也和温带的其他的山一样枯索荒凉,银雪盖在竹上,树上,屋顶上,巉岩上,石级上,就此温柔而繁华。下雪时,雪初霁时,无风,并不凛冽,比夏令还爽亮,雪光反映入室,天花板一片新白。不良的是融雪之日,融雪之夜,檐前滴滴答答,儿时作诗,称之为“晴天的雨声”。滴滴答答,极为丧气,像做错了事,懊悔不完了,屋角,石隙,凡背阳之处总有积雪,一直会待着,结成粗粗的冰粒,不白了,也不是透明。大雪后,总有此族灰色的日益肮脏的积雪。已经不是雪了——“笨雪”。

(13)、统计学家巴克尔,认为从廿一比到六比五比英国绅士淑女,开放得多了。

(14)、第二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

(15)、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席慕容

(16)、坐的是长途汽车,似乎中途还要换车——换车的地点已经不记得了。我背着一个小小的书包,心里是出门惯有的惴惴。乌泱泱上来一群人,说着同样的话,想必都是乌镇人。

(17)、怎么办?捏拢,分开,学会了,学精了,就成熟了。生活大节,交朋友,认老师,生孩子,出国,都要拿艺术来要求,要才气横溢。

(18)、李吉诃德攻打小说家,我不计较,也不助阵。他走后,收拾茶具烟缸之际,觉察我也在默笑:海涅的散文论文绝不比诗差,他说,早的,第一个哲学家,是女的,伊甸乐园,没有脚的女黑格尔。那么,李氏逆论不算过分,没有宣布一个男的为两个女的所害。大概像李尔德、李吉诃德这类博士学者,一般着眼于通史断代史,至多略涉稗史。史前的事,不在乎。史外的史后的事,更是全盘无知。

(19)、我偶尔时常想起来就感到活泼的是,苏格拉底他也说写悲剧的和写喜剧的是一个人。我又时常偶尔想起来就觉得郁闷的是,当初苏格拉底如是说,他的学生、他的朋友,都在通宵长谈之后,惫极,瞢然颔首而去(有关苏格拉底的记述中,没见这个观点的充足阐发,仅此一句也是向来被忽视的),这是十分糟糕的象征——凡苏格拉底者,长谈通宵,仍然酌酒清语,曦光中沐浴,凡学生朋友者,总是惫极,瞢然颔首而去。

(20)、但提问中所说“不出名”是错误的,木心先生旅居美国纽约近30载,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他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5、木心经典文段

(1)、但是(又来了),前面说过的那个带有若干宗教性的哲学家,即哲学到了不成其为哲学的,那个动不动就一贫如洗的享乐主义者,他觉得生活之妙,就妙在没有小提琴在暗中发作,如果他忧闷天就阴霾,他透气阳光立刻普照,小提琴又一天到晚叮住他,他就死了。

(2)、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云雀叫了一整天》

(3)、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憎恶的那种人。——《鱼丽之宴》

(4)、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我纷纷的情欲》

(5)、两个人异口同声,轻轻地说,好像有点难为情似的,但我确信我听清楚了那两个字:

(6)、这一切“享受”,都与死亡沾边,听起来格外惊心动魄。

(7)、另一位“美术模型厂的同事”曾回忆说,1973年某日,他误入“防空洞”,木心拉着他说,肚子里油水一点没有,你帮我出去买一客“小白蹄”带进来,喏!3角5分拿去。

(8)、坐长途公车从上海到乌镇,要在桐乡换车,这时车中大抵是乌镇人了。五十年不闻乡音,听来乖异而悦耳,麻痒痒的亲切感,男女老少怎么到现在还说着这种自以为是的话——此谓之“方言”。

(9)、有人说,时间是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艾华利好兄弟》

(10)、他们并不上去,只在门口逡巡。一个拍照,另一个就那么站着,仰望。昏黄的路灯打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大清他们的五官,似乎是清秀的孩子,带南京腔。那神情我却再熟悉不过了——在洛杉矶张爱玲故居前、在巴黎常玉墓前的我大抵亦如此。

(11)、是睡着了的,戛然一声厉响,夜太静,才如此惊人。屋后的竹被积雪压折。此外没有什么。与“竹秀”无关,非吉兆凶兆。平时看到竹子、竹林,从不联想到人。竹与人就是因为太不一样……又是一枝断了,竹子已不细,可见雪真厚,还在纷纷不止,天明有伟大的雪景可赏。渐入蒙眬,醒,折竹的厉声,也是睡梦不沉。没像游泳骑马归来的睡眠深酣,在学校时曾用双层床,我下层,上层的大个儿这天不来教室,午膳也没见,哪里去了?饭后回寝室小憩,床下有鼾声,撩开褥单,是他哪,摇醒,他咕噜道:“怪不得天怎么不亮了。”也是冬季,他并没有连被子滚进去,竟不冷醒。我也差不多,一百几十斤的东西掉在床前,没听到——少年儿郎的贪睡是珍贵的,无咎的,因为后来求之不得。 

(12)、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文学的巨人。对巴尔扎克,不能用什么主义去解释了吧。

(13)、阿拉伯的石油王曾住于此。现时及以往的皇室成员,曾住于此。参观过这个套房的,有已故伊朗王的孪生姐姐,阿殊拉夫,普鲁士公主玛莉亚·路易斯,及一批公爵、伯爵。

(14)、常以为人是一种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15)、沈家是乌镇的大家,在东栅的一条街上,沈家的房子是高气派的。然而,沈雁冰恐怕是沈家的书呆子少爷,“他们只知道他是写字的”,还比不上另一个在《申报》做主笔的严独鹤,“因为《申报》是厉害的,好事上了报,坏事上了报,都是天下大事,而小说,地摊上多的是,风吹日晒,纸都黄焦焦,卖不掉”。有乡里人贸贸然找沈雁冰写状子,结果当然是不行,于是大家又传言“沈雁冰连个状也写不来。”言下之意,小说家其实是废柴。

(16)、1952年,担任上海私立四维中学音乐课和美术课教师。

(17)、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

(18)、1982年,木心去了美国。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同事们说,这个人,将来肯定要衣锦还乡的,带着美丽的太太。前一半说对了,不过,他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19)、一九八六年,六月,杜拉家的顶楼,白蚁越发猖獗,请工人来惩治——翻出,这批信,报告邮政局。

(20)、他想做介子推,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很快,厄运来了。

(1)、但是你说,真的怎么后来就不出女哲学家了呢?有脚的女哲学家?没有女哲学家,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是很恐怖的事。

(2)、我就想,柏拉图心中有个结,没有遇到过好编辑。比之柏拉图呀,我是快乐又甜蜜,诸大编辑对我的文句,从来不挑剔,我写糊了写傻了,都说这样读来才亲切。

(3)、为什么我雕像似的站在一角,喜欢子午线吗?喜欢腿吗?喜欢分开的腿吗?

(4)、木心的第一个偶像不是茅盾,而是林风眠——他的画作里有很多林风眠,很多年之后,陈丹青说他其实学的是范宽和达芬奇,这当然是“弟子眼里出西施”,但据说木心听了激动得很,在马路中间停住了说:“被你看出来了啊!”

(5)、第一个阶段是在七十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

(6)、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7)、那一大包,不即是爱,但酷似爱,但绝非爱,但难以指明该归类于什么,但真是结结实实一大包,但这无疑是女人中之尤善者才会有,但这样的女人已经不多,但毕竟还存在而且还能遗传,但你想找不就找得到,但她会来找你,但她不一定找的就是你,但你可以看到她找了别人,但你不必嫉妒,因为也许宁是如此作个旁观者比较安静安全。

(8)、很多年之后,少年孙牧心已经变成了老年木心,他回忆起这段往事,也觉得自己莽撞,却辩解说,不称呼“伯伯”而称“先生”,“乃因心中氤氲着关于整个文学世界的爱,这种爱,与‘伯伯’‘蜜橘’‘题字’是不相干的。”

(9)、回头再看法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不是什么“自然主义”,什么“批判现实主义”,是一秉西方人文的总的传统,写“人”写“人性”。追根溯源,就是希腊神殿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10)、~以偏概全。这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之一。明明是个别事件,他们必上升到国民性高度,继而攻击当下,再而攻击“自古以来”,从文化到政治骂个遍;

(11)、木心给我的大感受是,他说的东西都未必准确,但是他可以把那些事情说的丰盛。看他的东西,会给人一种“对,我是有才华,但我就是不把我的才华放在心上仔细雕琢,我热爱我的小聪明以及我就是觉得自己好聪明哦”的感觉。

(12)、一共五个房间,两千平方米,面向地中海,浴室从1到还有具备卷浪的游泳池,还有绿草如茵、人造瀑布流得欢的平台。

(13)、(——安德现在又怎么样。柏拉图捏住我的手道)

(14)、某次,迈阿密海关人员,在一架哥伦比亚飞机上,查获四千磅海洛因,请镇静,价值:九亿二千五百万美金。

(15)、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素履之往》

(16)、老家的母亲来上海投奔他,家业早已散落了,交出了“孙家花园”,企图当个普通群众。然而到底不像,来的时候还穿着黑丝网手套,牧心看了只苦笑。

(17)、苏丹有名火炉国,我烧完了就回来,怎么,也去?那么我们一同去看苏丹人。

(18)、“英国是,私生子能获得存在权的,的国家。”巴克尔笑眯眯地说。

(19)、他们讲话,一大半都是叠字,与上海话极其相似,个别词格外嗲媚,但不是苏州话的绮丽,有种天然的质朴。

(2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cD4FlWqnIrkHQ-yIDo5yQ提取码:2w8k书名:爱默生家的恶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木心经典散文片段精辟1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