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典故抒情的诗句
1、(点击所选字体即可打开内容)
2、(提示:(1)托物言志,(2)环境烘托。)
3、颂古非今,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4、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5、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6、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7、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8、例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9、(提示: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10、(析)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充满成功的期待,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可谓隐讳而妙极。
11、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12、译文当年在华丽的灯光下纵情地博弈,骑着骏马猎射驰骋,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那些无聊酒徒有许多如今都封了官爵,只有我等愿意隐居江边做渔翁。江边有八尺轻舟。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享受长满蘋草的水边景色,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13、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一语百情。由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之景。
1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16、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果。
17、(022)古典诗歌阅读鉴赏
18、例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9、(作者)朱熹(朝代)宋
2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二、用典故抒发情感的诗句
1、(1)李诗一二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比,生发出繁华易逝、历史永恒的感慨。三四句写当年隋炀帝南游时沿堤栽种的柳树随风飘荡之景,暗点出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愁绪。皮诗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表面似为隋炀帝翻案,而第三句的不成立的假设,使得对隋炀帝的批判显得更为严正。
2、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3、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尽管秋风吹,像季鹰不归?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4、例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析)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5、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7、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锦瑟》里面就借用了大量的典故。
8、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出处:《促织》《神仙传》,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含义: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9、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1、36:望洋兴叹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含义:望洋,仰视样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含义: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2、实际上托物寓意,揭露、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没有好下场。
13、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14、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1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7、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8、用典的作用: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近体诗有字数限制,诗句应力求经济)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
1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0、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三、借典故抒发情感的诗句
1、接舆髡首,桑扈蠃行出处:《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里的“楚狂接舆”,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桑扈,古代隐士,即《庄子》里的子桑户,含义:接舆剪去头发,桑扈裸体走路。他们的异常行为表示不与统治者合作。四面楚歌出处:《垓下之围》《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含义: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图穷匕现出处:《荆轲刺秦王》《史记刺客列传》“秦王谓轲曰:‘起,
2、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思乡、念亲、怀友、离别、送友、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3、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
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7、(024)诗歌中的典故
8、诗人借典故含蓄表达在重重困难中自己微茫的追求。
9、(答案)“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吴刚砍树典故。吴刚的大刀竟被折断,表达了其归心之切。题目是“八月十五夜月”,吴刚是被罚在月宫中砍树的罪人,满目飞明月的时候,自然就会看到想到月宫中的人,用典自然贴切。
10、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
11、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12、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就可以安定了。
13、(1)第一步:指明用了哪种抒情手法。(明观点)
1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17、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18、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19、提示: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柳的衰落,表现出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20、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
四、借用典故的诗
1、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对自己身世的悲叹之情。
2、原创:现代诗5首;古韵10首合辑,20首专辑
3、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5、(017)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6、明原旨:典故原来所表达的意思。
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8、杜牧《题齐安城楼》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作者)杜甫 (朝代)唐
10、扪心问声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有问无答,因为诗人不愿说出来,显得很含蕴。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
1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必须掌握分寸,不要使人感到过火。
12、隐显“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因为曲就是隐,直就是显。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其他的一般都表达得较直接明白。
13、这类诗往往因为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由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14、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15、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16、(019)古典诗歌阅读鉴赏
17、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18、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
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
五、借用典故抒发情怀的诗句
1、什么是夸张?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010)文言文客观题:概括分析题
5、(4)诗人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何果?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7、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8、taoliguoxuetang@1com
9、点击↑↑↑哈童上海升学↑↑↑关注
10、微刊底部(写留言)发作品
11、“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
12、以九年级上册的11首必背古诗为例,其中有近半数使用了典故。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典故分别有何种含义。
13、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14、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5、借古讽今之诗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讽今的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五种:一是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二是抒发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三是揭露(批判)统治者贪图享乐、淫逸的昏庸腐朽。四是表达同情人民疾苦、担忧命运的忧国伤时之情。五是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16、严羽《沧浪诗话》在讲到诗的好处时曾标举“言有尽而意无穷”,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什么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7、(012)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复习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诗歌中援引历史故事、诗文词句或者神话传说来抒发情怀的手法。
20、(020)诗歌中的意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用典故抒发情感的诗句【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