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书看不懂精辟116条

为什么叔本华的书不能读

1、叔本华的书读得懂吗

(1)、华裔博士女副总隐瞒病情回国,面临坐牢: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下场!

(2)、清华教授:如果认为我能当博导,应该聘请我,而不用我申请

(3)、人们不时写出了评论古代某某作者或者某某伟大思想家的书籍,而读者大众偏偏就喜欢追读这些东西,而不是去阅读古代作者或思想家的原著。原因就在于大众只愿意阅读新印刷出来的东西,并且,“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起”。

(4)、既然文学艺术的读者群总是以阅读那些新的作品为己任——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是极为平庸的头脑为了赚钱而作,也正是这一原因,这一类作品可是多如牛毛——而作为代价,这些读者对于历史上各个国家曾经有过的出色和稀有的思想著作也就只知其名而已,那么,还有比这更加悲惨的命运吗?!尤其是那些文艺杂志和日报就更是别有用心地抢夺了爱好审美的读者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应投入到真正优美作品中去,以修养和熏陶自己,而不是消磨在平庸之人每天都在推出的拙劣作品上面。

(5)、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早期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富有攻击性”的人。

(6)、留英小学生母亲哭诉:我已经失眠7天了!网友却说:自作自受?

(7)、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8)、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的了。只要随便拿起任何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读上哪怕是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就犹如畅饮了山涧岩泉。这到底是因为古老的语言及其的特性,还是因为这些古典作家保存在著作里的伟大思想,虽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无损,其力度也不曾减弱分毫?或许两种原因兼而有之吧。

(9)、后人说,尼采在许多地方都胜过了叔本华。一方面,尼采学说的前后一贯、条理分明上,明显胜过叔本华。另一方面,在尼采那里,意志不但在形而上学中居第一位,在伦理中也居第一位——他也超越了叔本华。

(10)、是什么让一些偶然的简单想象涂上一层迷人的色彩?

(11)、这些东西轰动一时,甚至在其寿命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后的一年竟然可以多次印刷。并且,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那些写给傻瓜看的东西总能找到大群的读者;而我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伟大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只有这些人的著作才能给我们以熏陶和教益。

(12)、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13)、读好书的先决条件是不读坏书,因为人生苦短。

(14)、针对你先看谁的书的命题。我觉得,作为一个自然人,先看持“天才论”,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的叔本华的书,比偏执“狂妄”,富有一定攻击性思想的尼采的书要更容易接受。

(15)、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象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再涂抹的黑板一样。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被吸收,其余的东西,则因呼吸,蒸发等等作用而消耗掉。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

(16)、只有经过重温和回想,我们才能吸收所阅读过的东西,正如食物并非咽下之时就能为我们提供营养,而只能在经过消化以后。如果我们经常持续不断地阅读,在这之后对所阅读的东西又不多加琢磨,那这些东西就不会在头脑中扎根,其大部分就会失之遗忘。总的来说,精神营养跟身体营养并没有两样:我们咽下的东西真正被我们吸收的不及五十分之一。其余的经由蒸发、呼吸和其他方式消耗掉了。

(17)、按照叔本华自己的说法,他的哲学有三个来源:康德、柏拉图和公元前七八世纪印度哲学的《奥义书》。在后人看来,他好像并没有继承和发扬康德、柏拉图什么,反而更多的是受了优婆尼沙昙(奥义书)的影响。

(18)、看了出口治明写的《书的使用法》有种遇到人生导师的感觉,书里没有介绍如何阅读的技巧,而是写他自己如何选书,如何阅读,并从哪些书里获得哪些感受。让读者也沉浸在他的阅读世界里。

(19)、我也一直认为,凡真实的、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生,快乐是暂时的,而痛苦永生相伴!

(20)、“孩子,你这是逼妈妈去死啊”:中国父母的爱,越爱越心寒

2、叔本华的书看不懂

(1)、思想家需要具备用自己独立的思想来把各种知识结合为贯彻到底,形成系统,这是一般的两脚书橱们所没有的天赋。

(2)、读者大众的愚蠢和反常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他们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至为高贵和稀罕的各种思想作品放着不读,一门心思偏偏只拿起每天都在涌现的、出自平庸头脑的胡编乱造,纯粹只是因为这些文字是今天才印刷出来的,油墨还没干透。

(3)、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是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名言。做学问就需要先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当证实了这些看法之后,我们才知道的存在。

(4)、推动天才那样生活、那样工作的源泉,也不是他工作中的乐趣;因为他必须付出的努力也大过这种乐趣。

(5)、独立思考并不排斥阅读,它只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书本的知识。博览群书不是为了炫耀学识,也不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思维方式,而要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独立思考。

(6)、“读知别人的思想,如同吃残汤剩菜或穿别人扔弃的旧衣一样,很难引起我们的兴趣。”

(7)、相反,只有把一本书读透、读深,才是更高效的阅读方式。

(8)、想让孩子拥有成熟的心智,就不该局限于单纯的阅读之上,还应该培养他们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进入到独立思考之中。

(9)、教育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10)、读书是必要的,当一个人的思想停滞不动、难以进展时,才去阅读书籍,避免“思而不学则殆”的苦恼。当我们的思维劳累,想要休息时,可以读书,这时阅读可以为我们提供替代思考的方式,为精神获得思考的材料。

(11)、罗素说的很直白,这种哲学属于“恬不知耻”一类——站在极少数人一边,主张奴役大多数人。不能被其有些文人的“忧郁情怀”,或者有某些看似深刻的警句,而忽略了把他俩放到历史大环境中去权衡。

(12)、读书从来就不是讲究多多益善,因为书市上流传着太多骗子们所写的哗众取宠读物,这些东西只供消磨时光用,而无益于知识。

(13)、不少人写作就是为了获得金钱或者谋取职位。所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仅毫无用处,而且是有害的。我们当今十分之九的文字作品除了蒙骗读者,从其口袋中抠出几个铜子以外,再没有别的其他目的。为此共同的目的,作者、出版商、评论家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14)、(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15)、试图将这些幻想变成现实,也就是把它们当作迫切欲求的对象来追逐、膜拜、占有,这是一个常常使人卷入痛苦的过程。

(16)、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变丑、变胖、变笨?诺贝尔奖告诉你答案

(17)、然而,通常的教育却强化了这种肆无忌惮攫取生活欲念的幻想。

(18)、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而得来的知识,才能够被我们理解和确证,并且作为一个被坚信的元素纳入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难以忘却。

(19)、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井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理,不管你学识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的话,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何以言之?因为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在诸方面相结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较,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学习。

(20)、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

3、叔本华为什么不喜欢他母亲

(1)、正是世界上并非都是在思考的人,所以会充斥着令人心惊肉跳、毫无目的的噪音,“造物者在创造人的时候,如果能尽如我们所愿,实在不应该给我们安上耳朵,或者,至少能在我们耳里装置上空气不能通过的“覆皮”,像蝙蝠一样(关于这点,我实在羡慕蝙蝠)。”

(2)、当某些政治上或教会方面的小册子、小说、诗歌造成很大骚动时,你应该记住,凡是为愚者写作的人都能轻易获得大量读者。

(3)、因为我们只有用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地融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4)、罗素很看不上尼采这一点,揶揄他说—— 尼采“对妇女的谩骂全部是当作自明的真理提出来的,既没有历史上的证据也没有他个人经验中的证据以为支持;关于妇女方 面,他个人的经验几乎只限于他的妹妹”。 试着评价一下这两位—— 首先,叔本华和尼采的学说,不是无根无据地偶然出现的。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他两个的家庭环境有关——具体不详述了——而且家庭环境影响的作用相当大。

(5)、如果你不知道选什么书好,可以去看看相关书评,一本书好不好多个人的阅读感受一定会让你对书中的内容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去豆瓣上或者各大自媒体平台,去看看相关书评介绍,自己再看看序言,基本上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去看了。

(6)、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划依样划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很轻松,然则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想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7)、而通过单纯阅读得来的知识,就好比从别人那借来的一颗假牙、一条假肢,它仅仅是粘附在我们的身体上,不仅不会给我们感觉,而且还可能随时脱落,被遗忘到脑后去。

(8)、※ 为了开阔的阅读视野,也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我们优先推荐孩子使用PC端学习哦~

(9)、垃圾堆是一个“无限集”,但我们可以列出几个代表,很多佛家法师写书都是为了赚钱的,里面什么佛法也没有,弘扬的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达摩祖师,而是心灵鸡汤。抑或他们在从通俗路线弘扬佛法,作品外表虽非袈裟,其内却是割肉喂鹰的佛心,以我浅短之鼠目实不能窥其一二真意,佛法广大由此可知矣!“我的写作不是为了增加现有书籍的数量”的价值观是不适合这类人的。

(10)、他们所写的东西,思路模糊,逻辑混乱,语焉不详,导致读起来十分晦涩。聪明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思想只是从不同的书籍上拼凑而来的。正因为作者没有消化、没有吸收、没有独立思考,所以显得絮乱。

(11)、面对这些毫无头绪的读物,我们也会像杨朱哭歧路那样感到迷茫。要想分辨道路,我们常常沿用前人的判断,也就是阅读经典。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独立思考,挑选适合自己的道路进发。

(12)、思想家的思想就好比风琴的低音部,可以支配其他音部而不被其淹没。学者的思想则好比一部从A排到Z的字典,你看不到他的核心观点,也不知道哪些内容才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们连一本能够完全说明自己体系的书都没有。

(13)、我们都活在过去的经验和念头之中,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世界的意志和人的意志,是大圈套小圈的关系。世界意志涵盖所有。

(14)、同样,博览经典也未必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增长自己的学问。图书馆的规模很大,可是如果没有按书架号分类书籍,而是全部堆放在一起,那么它的功效可能还不如一个井然有序的小书店。

(15)、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16)、但是,要知道任何生命都是有限的,而对于整个人类世界,这些悲痛是不存在的!生命丰富多彩!种群生命的绵延不绝抵制了个体的悲伤!

(17)、第是他对“意志至上”和“超人”的论说。概括起来,就是意志的本原是谋权;没有普遍真理,只有欲望和本能;生活的实践,就是要让超人治理大多数人。 尼采对后世的影响,恰恰是凭借这些思想获得的。

(18)、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社交诚然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欢愉,带来了特定时刻的归属感,可为什么在形形色色的社交背后,人所发现的反而更多是内心深处隐藏的孤独感以及对人群的疲惫和厌烦呢?

(19)、阅读是与作者思维碰撞的过程,一本好书一定会让你爱不释手,甚至书中某句话会影响我们一生,如何选书,如何阅读,如何把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并学会独立思考,这是阅读的目的。

(20)、这个观点和我极为相似。我的读书原则可简称为“三不读”:生人之作不读,高官之作不读,商人之作不读,无名之作不读。生人有运,惧其学不称位英名不保;高官有权,惧其以权压学众口铄金;商人有财,惧其使财污学令人捉刀;无名而书富者,非疯即庸,无足可观!或以此法偏执,吾自得其乐。

4、叔本华的书该不该读

(1)、我想,你还可以再读读尼采,或许能找到你心中的太阳!

(2)、大部分学者都是在书本里做学问的人,他们发表的文章主题基本都是对前人的观点或书籍进行研究,他们的作品就像寄生虫一样,寄生在别人的思想之上。这些学者所写的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或者符合前人或者反驳前人,但是观点还足以叫作思想,因此大部分的学者还不够格叫“思想家”,他们只是表达观点的“批评家”。

(3)、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这是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其余的一概不理会;又因为”物以类聚“的道理,他们觉得现今庸人的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是以古代名作难以入目。

(4)、无知,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显得丢人现眼。穷人因穷困和匮乏而受苦,对于他们来说,劳作取代了求知并占据了他们的全部精神世界。相比而言,有钱但无知无识的人却只是生活在感官快乐之中,……

(5)、文字作品跟生活别无两样:在生活中我们随便都会碰见不可救药的粗鄙之人,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就像夏天那些玷污一切的苍蝇;同样,数目庞大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些文字作品中的杂草夺走了麦苗的养分,并使之窒息。也就是说,这些坏书、劣书抢夺了读者大众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而所有这些本应理所当然地投入到优秀的书籍及其高贵的目标中去。

(6)、一个人,一旦为了名声和金钱而活,就不会在乎手段正不正当。

(7)、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8)、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的了。

(9)、叔本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之一。

(10)、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失去什么,一切悲欢离合,都是主观的想象而已!纵然是死,也是悲壮的美!人活在世间,大胆挑战、敢于抗争,才能活出真我!

(11)、如果在纯粹知识的范围内观察年轻人的精神状况,是否就能轻易摆脱人生的嘈杂和纷争呢?

(12)、独立思考就像书籍的索引号一样,能够将吸收进来的书籍消化掉,把它们进行分类,以供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可是很少有人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人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单纯地阅读之上。他们读书就像浏览报纸一样,并不想废脑筋去思索,也不愿追问,只求知道即可。

(13)、孔子主张礼,所以他教导弟子,虽然可以“博学于文”,但不要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还需要“约之以礼”。他问子贡是否认为自己是因为多闻多见多学才能多识?子贡反问难道不是这样吗。他却说:“非也!予一以贯之。”

(14)、严格说来,有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

(15)、希罗多德记载,波斯国王泽尔士一世眼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杯的愿运,感慨之余,不禁滋然泪下。”我们再联想到,书局、出版社那么厚的图书目录中,十年之后,许多书籍将没有一本还为人所阅读时,岂不也要有潸然泪下的感觉?

(16)、叔本华对后世影响更大的,是他的意志至上学说。他认为,意志第意志比知识重要。

(17)、在古人看来,友谊是道德中为主要的部分之一。

(18)、思考的人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他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经长时间研究所获得的真理或见解,闲来不经意地翻开书本来看,原来这些论调,别人早已发掘到了。泄气?失望?大可不必。这个真理或见解是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其价值自非寻常可比。惟是如此,才更能证明该种真理或见解的正确性,它的理论才更能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如是,你成了该真理的一员生力军,这个真理也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支。并且,它不像一般读来的理论,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它在你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永远不会消逝。

(19)、其实,从这些印刷物诞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鄙视和无视它们,而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这些劣作就会永远招来其他人同样的对待。这些印刷物只为人们嘲弄逝去的荒唐年代提供了笑料和话题。

(20)、叔本华极力倡导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叔本华就像是我的一部分,如果这么说不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话,我是要这样大声说的。“好语已被古人说尽”,众多道理也已经被古人说过,若不能有所创新,不妨去看古书而少读垃圾书。而这个“古”中也有选择标准,浅显地说就是已有定评的伟人的书。

5、叔本华有什么书

(1)、“思想也同人一样,它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产生,我们必须等待它们的出现。”

(2)、当然了,一个人不能因为读书而忘记了现实生活,不能因为习惯于走别人的老路而不愿意独立思考;不能因读太多书而忽略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3)、在青春年华的璀璨黎明中,人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引发无数美丽的幻想,要把它们变为现实的渴望苦苦地折磨着一代又一代人。

(4)、阅读则不必如此,当我们阅读时,就意味着思维进入了休息状态,我们不需用自己的头脑,而是借助别人的头脑进行思考。

(5)、关于尼采的思想,有评论说,他是19世纪末,登峰造极反传统的个人主义者。美国哲学家梯利,称尼采是“全部不满思潮中极其狂妄放肆的人”。 从尼采的思想脉络来分析,他自己说是叔本华的后继者,这是比较准确的。

(6)、叔本华:将人分为三个层次:具有共同人性的群体,具有个性的个体,具有天才的人;

(7)、多少名誉都补偿不了为取得名誉所付出的艰辛。

(8)、任何人的思考都有原因,叔本华将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纯粹性思考和主观性思考。主观性思考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引发的思考兴趣。纯粹性思考是对宇宙万物产生的兴趣,这类人的思考就像呼吸与眨眼睛一样,纯属生理现象,叔本华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拥有纯粹性思考之人的赞扬。叔本华谴责很多作者写书时并不进行思考,其书也不可能为读者带来真正的营养,这真正的营养是什么呢?就是思考。以“生存”这个问题为例,除极少数的人外,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感悟,甚至尽量避开它,觉得与其讨论此问题,倒不如把这些心思用在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事情上。或者,仅取俗世哲学的一个体系,来满足大众。讲问题总是采用模糊化的方式打太极。

(9)、比如《希腊悲剧全集》描写了人类全部的喜怒哀乐,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超越被称为三大悲剧作家的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勤斯和欧旦庇得斯的悲剧作品。因为人类大脑与13000年前比就没怎么进化,有些东西只是在技术上改进,稍稍加工而已。如果大脑没什么变化,那么人类所能够想到的东西是类似的。能超越经典的作品少之又少。

(10)、其次是他们各自持有的观点。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总的说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11)、赫尔岑曾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12)、在阅读的时候,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们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只是在重复着作者的思考过程。……

(13)、这样一来,为了不让孤独变为无聊,让闲暇的时间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了。

(14)、我很幸运,在童年时就读到了施勒格尔的美妙警句,以后也常奉为圭臬。

(15)、我们都知道,在解决某个重大问题时,我们不可能指望强迫自己坐下来反复思考,然后就可以权衡利弊,做出的抉择。相反,我们总是要先把问题搁置一边,游离到别的事情上去,在自然而然、分步骤的思考过程中,我们才会记起之前被忽略了的东西,进而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

(16)、而真正的思想家则是面向现实世界,他们勤于思考,受精于外部世界,然后在自己体内孕育出崭新的作品,启迪了世人。

(17)、本书是叔本华1850年的封笔之作,这个书名有点笨拙但意思清晰,即“附属作品和遗漏之篇”,分两卷。第1卷是附录,包括观念论和实在论简史、哲学史散论、论大学的哲学、论命运、论见到鬼魂及与此相关的东西、人生的智慧6篇。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著作以外的附带作品,里面既有一些探讨相当特别的、各自不同的论题的论文,也有对更加各式各样的题材的零散思考和想法。把所有这些文章结集在此,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章由于其题材的缘故而无法收进我那成体系的著作中去,而少数若干文章则因为写作得太迟了,以致不曾在那自成一体的著作中得到其应有的位置。

(18)、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反杜林论》),就揭露出他的体系存在生拉硬凑的痕迹。例如世界模式论抄袭黑格尔,先验主义剽窃康德,价值论引用罗霍夫等等。

(19)、《浮士德》:“我总比那些蠢货、博士、作家和牧师懂得多。”

(20)、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决不烂读“的原则,不烂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还是小说或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所写作的人是常会受大众欢迎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1)、诗词大家手把手教你写诗,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写诗

(2)、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那长此以往这个人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

(3)、所以他们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掉,一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又得重新翻阅查找。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比起来,总是显得迟钝、不靠谱。

(4)、值得注意的是,叔本华的目的并不是批判社交行为,而是提醒我们要避免低劣的社交活动,避免过度寻求那些廉价的、容易得到的快乐。生活中,那些孤独的人也并不是刻意要回避社交,而是他们自身就有着精神和思想上的乐趣。

(5)、关于叔本华,若问还有什么可以说的?那就是他对妇女的轻视了——这一点,尼采也和他一致。 (尼采)尼采,1844-1900。他大学时期,以研究古典和语言学显露才华。1869年还没取得学位,巴泽尔大学就提出给他一个语言学教授职位,他遂即接受。后因健康状况不佳,1879年不得不退职。1888年精神失常,直到去世。 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1872);《扎拉图斯拉如是说》 (1883以后);《善恶的彼岸》(1886);《道德的世系》(1887)。以及由他人汇编的书信集(1900以后)。

(6)、我正在设法追踪的思想不是某个其他心灵的思想,但那是我把存在之物改变为已被认知、已被思考的某物。

(7)、在哲学上,尼采也没有给出傲人的答卷。罗素说,尼采“虽然是个教授,却是文艺性的哲学家,不算学院哲学家。他在本体论或认识论方面没创造任何新的专门理论”。

(8)、直观主义认识论:认识是人为的产物,是意志现象的工具,直观认识高于理性认识。直观认识相当进入全息场景,有血有肉有声音,感受是全方位的,但理性认识不能产生新的知识,它的源泉是直观,是从直观认识中抽离的线性逻辑。

(9)、政治的历史是意欲的历史,文学、艺术的历史则是智力的历史。所以,政治的历史从头到尾读来让人担忧不安,甚至是惊心动魄。整部这样的历史无一例外都是充斥着恐惧、困苦、欺骗和大规模的谋杀。而文学、艺术的历史却读来让人愉快和开朗,哪怕它记录了人们曾经走过的弯路。这种智力历史的主要分支是哲学史:它是智力历史的基本低音,其发出的鸣响甚至传到其他的历史中去,并且,在别的历史中也从根本上主导着观点和看法。所以,正确理解的话,哲学也是一种至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虽然它作用的过程相当缓慢。

(10)、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有一点闲空就看书,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会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缅于自己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又如,食物虽能滋养身体,但若吃得过多,则而伤胃乃至全身。我们的“精神食粮”若太多,也是无益而有害。

(11)、如何评价叔本华和尼采? 只能把这两个人及其理论,放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评价;也只有把他俩看作是西方哲学中的一环,才能辨其高下、评其优劣。 叔本华,1788-1821岁入格廷根大学,两年后进入柏林大学。31岁时在柏林大学任无俸讲师。用罗素的话说,此时他“竟自负到把自己的讲课和黑格尔的放在同一个钟点;他既然没能将黑格尔的听讲生吸引去,不久就停止讲课”。后来,他就一直在德累斯顿安心过独身汉生活。 叔本华的主要著作有:《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1813);《世界是 意志和表象》(1819);《论自然中的意志》(1836);《伦理学中两个根本问题》(1841);《附录和补遺》(1851)。

(12)、在那些奢华嘈杂的宴会上,常使人产生一种空虚感。

(13)、它限定了一个个体对什么是整个人类本性的同一性的认识。

(14)、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15)、RepetitioestMaterStudioun(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

(16)、第尼采和叔本华一样对妇女的轻视,也令人印象深刻。在尼采这里,使用“轻视”这个词,已不很准确。他对妇女是完完全全的“蔑视”。 尼采在他的拟预言体的著作《査拉图士特拉如是说》里说,对妇女现在还不能谈友谊;她们仍旧是猫、或是鸟、或者大不了是母牛。“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 他又在《权力意志》里说:“女人有那么多可羞耻的理由;女人是那么迂阔、浅薄、村夫子气、琐屑的骄矜、放肆不驯、隐蔽的轻率……迄今实在是因 为对男人的恐惧才把这些约束和控制得极好。” 他还在《善恶之彼岸》 中说,我们应当像东方人那样把妇女看成财产。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叔本华的书看不懂精辟1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