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100句简单文案】

一、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1、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2、单单这一句“为你打开一扇门”是缺主语的句子,谁、什么给你打开一扇门?可以是XXX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个陈述句,不存在修饰关系。就如:她为你拿来一瓶水,没用什么修辞手法。既然你问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这句话显然不是全句,在前面还有一句才完整。想帮你也无法帮。

3、分析修辞手法题按照“指→析→点”三步法做答。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此步要用规范的语言格式表述,如分析比喻的表述格式是“把……比作(喻为)……”,分析比拟的表述格式是“把……当作……来写”或“用……将……拟人(物)化”,分析借代的表述格式是“用……代指……”。第三步指出修辞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艺术果。此步要准确使用“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孤寂惆怅”等情感术语,还要使用“生动形象、想象别致、活灵活现、富有情趣、酣畅淋漓”等表达果类术语。

4、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如:

5、②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赋予无情感的事物以情感,使事物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

6、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问)

7、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反问)

8、(赏析)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9、反对,反指是指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多对对偶的形式。如:“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10、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⑵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⑸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2、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13、■□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1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5、修辞手法常以连用和套用方式综合运用,连用是指几种修辞手法在不同诗句中依次运用,而又不互相交叉。套用是指一种修辞手法中还含有其它修辞手法。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石穿空”是夸张;说涛是“惊”,运用了拟人修辞;“千堆雪”是借喻,喻指卷起的浪花。这三句依次是夸张、拟人和比喻的连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又是对偶,这个对偶中套用了夸张和拟人。

16、■□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17、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18、含义:为了表达的需要,将音形义同一的字连接合用在一起。

19、(赏析)白诗第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20、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二、带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水浑然一体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拟人)

5、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6、(赏析)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7、释义: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8、(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9、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10、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的句子。

1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拟人)

12、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3、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4、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表示两个相对、相近或相关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也叫对仗(古代持兵器保卫贵人,都是左右成对,名仗,后来成为仪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

15、预感式示现:即把未来的的事情说得如同出现在眼前。

16、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果。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19、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

20、(赏析)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三、有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1、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适当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概括而又贴切。

2、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3、(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4、释义:绿色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里就像一把灵巧的小剪刀的温暖春风。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6、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

7、(赏析)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8、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9、汉语拼音学习微课视频合集

10、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

11、含义: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12、②突出事物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

13、(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14、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果。

15、②增强语气或语势,增强感染力;

16、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17、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8、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

四、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2、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3、看图写话三诀窍,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一定要收藏!

4、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5、诗中将春夜之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难道不是吗?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

6、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7、空灵美。空灵美是古典美学的—个重要范畴,古人论诗词,常强调空灵。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引严东友论诗说:“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这里的“空”就是空灵的意思,指诗词必须给读者留下大片想像的空间。以激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作的热情。名词串“珠”,虽然具有巨大的根据力和高度的包容量,但作者却不完全托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虚空境地,让读者主动地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完善、补充。上面提到的《天净沙"秋思》,题目叫《秋思》,句中却没见—个“思”字,更没有游子的心理描写,然而“思”的主题却蕴含其中。作者实写景物,虚写情思,这种虚笔描写就体现出一种空灵美,元人周德清“极妙,秋思之祖也”(《中原音韵》)的称赞,是很有道理的。

8、有些诗句含有多种修辞的:

9、雄壮美。都是名词连缀,似乎给人的感觉是单薄的、清雅的,其实,它也可用来表现雄壮之美。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诗人横空出笔,开篇就把西风、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五个形象连缀在—起,形成远近掩映、动静交错的战斗场面,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环境气氛的严峻、险恶,以及红军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再如《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与上句马踏霜晨、号咽西风相呼应,借助高天。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1、(概念)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烘托是较大规模的衬托。

1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3、(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14、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15、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6、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三江小渡》杨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

18、(2)顽皮的雨滴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19、例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从上下句在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

五、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比喻

1、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

3、《咏柳 / 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4、④丰富诗歌内容,使其具有多层意蕴,耐人咀嚼。

5、>>··快乐学习热线··

6、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7、(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8、(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9、释义:平沙,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10、对偶句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以加强语言的感人果。

11、(例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2、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13、含义: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个句子声韵的修辞手法。

14、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李贺的《南园》:

15、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目的是引起注意,启发人进行思考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座中泣下谁多?江中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又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16、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17、(例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8、反问是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19、《忆江南》唐代:白居易

20、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技巧详解汇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带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