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诗经为主题的论文
1、●在线办证|瓯海区图书馆全办证指南请查收
2、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2019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毛玲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如今学校同时开展系列《诗经》+课程,构建《诗经》文化专业课程体系,开设《诗经》音乐课、《诗经》茶艺课、《诗经》书画课、《诗经》汉舞课、《诗经》仪礼课等系列《诗经》艺术体验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受《诗经》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诗经——中国古典文学的开端
4、为什么要读古典诗歌呢?我们不幸没有生活在轴心时代,只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如列奥.斯特劳斯所言,"生命太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生活在一起"。这些古典诗歌呢,又必须以适当的方式研读,那么,这个适当的方式又是什么呢?因为时空的阻隔,古诗不是在灰尘中,就是被加了封印,要感受其中活生生的东西,需要一点力量,甚至还需要有人引导。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容易接受的引导,似乎是个人情感层面,千载而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5、汉字在记录单音词时,一个汉字表达一个成词语素;在记录合成词时,一个汉字表达一个不成词语素。在这两种情况下,汉字都是语素文字。汉字在记录单纯复音词时,虽然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但是由于前述的理由,这种汉字也被理解成语素文字。
6、与子同袍,袍泽同心。大家一起来把国仇报,抵御外侵。全诗展现了人民群众抗击外敌侵略的决心,传唱了一首充满强烈的爱国热情的从军战歌。他慷慨激昂,生动活泼。“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将战士们积极修兵利器的景象展现出来,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气息。人们忙着做战事准备,共同战斗,不畏强敌,迎难而上,诉说了一段激昂热血的战斗历史。他们不怕牺牲,试问苍天:“岂曰无衣?我们的战袍一起穿,团结一心,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祖国江山,岂能容敌人之践踏!”
7、(21)张九龄.曲江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选自诗集·《感遇》,p3
8、第表意。如古文字“宦”中的“臣”就是表意的。还有金文“裘”字中的“衣”、甲骨文“翌”中的“日”,篆文“鸡”中的“鸟”,也都是表意的。
9、《诗经》专题教学是我校本届高一专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终于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刻。这一时刻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心动……
10、韦曲南地铁站乘坐863路公交车至诗经里站。
11、尽管存在这样的事实,我们还是不能把汉字称为语素/词——音节文字。理由如下:
12、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13、(10)陈子谦.钱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2
14、(1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十五国风卷《王风·扬之水》篇,p20
15、接下来,还会有的《诗经》小论文陆续发布哦
16、(3)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17、另外,后世“暝色起愁”的创作中,情感表现之手法也不再拘泥于初的“反衬”,而延伸出更加多元的技法。“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窃以为王勃不只是在赞叹滕王阁的秋景,更是在诉说一种含蓄的漂泊之苦:渔夫们虽成天漂于水上,尚能在歌谣中与日同归,而他就如时飞时停的鸿雁,在角落里颠沛流离。如此强烈之落差,尽管对“愁”只字未提,却已歌尽了沉浮与悲欢。
18、伊斯特林的说法,反映出了汉字性质的发展和古今汉字性质的差异,因而有可取之处。考虑到现代汉字也有不少是表词字,因而现代汉字也可称为词素——表词文字。(6)(P548)第二个角度,是讨论汉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就这种方式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即表形、表意、表音和区别。
19、企慕情境得名于钱锺书《管锥编》之《毛诗正义·四三》(《蒹葭》篇)的副标题“‘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钱锺书将西方浪漫主义理论中的Sehnsucht(直译应为渴望)理解为“企慕”,并将其运用至对《诗经》部分篇目的解释中。西方语境中的企慕情境常以河水与彼岸为基本意象,河水代表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而彼岸则代表未遂的追求与不可得的圆满愿望。钱锺书引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中的结论——“夫说之必求之也,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认为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亦有迹可循,并将这一情境的中心意旨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
20、继古扬新共举,今朝起步高原。
二、以诗经为主题的论文题目
1、高兴这个学期能在同学们的讨论稿中看到这些东西。
2、瓯海区图书馆清明节开放公告
3、灵囿生秋树,青山沐夕曛。
4、次之以大小雅之正变:“正雅共四十篇,即正小雅二十二篇,正大雅十八篇。凡各分二节,第一节正小雅九篇,正大雅十一篇,当文武受命创业之象。第二节正小雅十三篇,正大雅七篇,当成王反风继命守业之象。成王之胤,世世承之,及七世孙厉王胡,竟失其所守,由厚民之家风,变成监谤而民劳。故召康公之后裔召穆公,作《民劳》以刺厉王,欲厉王之‘无纵诡随(欺诈虚伪)’,惜厉王不悟。乃自《民劳》起,为变大雅。”“(厉)王崩,子宣王靖立,有中兴之象,复君臣之礼。惜乎,远不及文武之德。故自宣王起,诗曰变小雅。曰《六月》至《何草不黄》,凡五十八篇皆是也。”
5、(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
6、长期从事眼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博采众长,学验俱丰,调节每能应手取,擅长调节角膜疾病、眼底出血性疾病、视神经疾病等疑难眼病。对角膜炎、葡萄膜炎、黄斑病变、视盘血管炎、视神经萎缩、各种青光眼白内障早中期的调节、屈光眼肌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撰写多篇论文在、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3篇分获衢州市及江山市自然科学论文奖。主要代表作有:《海茜西物汤调节视网膜出血78例》、《视网膜脱离的证治体会》等。
7、供稿:“《诗经》与传统文化”课程助教团队
8、有时候这种字也可以倒着说,如“犹豫”可以说成“夷犹”、“玲珑”可以说成“珑玲”、“狼戾”可以说成“戾狼”。这样的事实似可说明,在古人心目中,联绵词的每个成分也是有意思可讲的。正因如此,古人在注解联绵字时,常常把它拆开来,望文生义。如古人在解释“犹豫”时说:犹如豫“此二兽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礼记·曲礼》正义)由上述可见,记录联绵词、音译外来词的汉字也被改造为表达语素的。
9、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既然要扫除经传传统对《诗经》的解读,开篇的《关雎》或许是好的下手处了。胡适就说:“《关雎》完全是一首求爱诗,他求之不得,便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是描写他的相思苦情;他用了种种勾引女子的手段,友以琴瑟,乐以钟鼓,这完全是初民时代的社会风俗,并没有什么希奇。”郑振铎则言:“《关雎》是男子思慕女子,至于‘寤寐求之’,‘辗转反侧’。”(郑后来转而主张:“《关雎》里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明是结婚时的歌曲。”)即便表达了不同意见的周作人和闻一多,对《国风》和《关雎》题旨的理解,也没有很大的不同——周作人同意胡适所谓《国风》多数“是男女爱情中流出来的结晶”,闻一多则确认《关雎》的题旨是:“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
10、第汉字体系中一个书写单位是一个汉字,而西方拼音文字中一个书写单元是一个字母。
11、彼岸意象的设立与企慕情境的类型划分
12、一城风雅颂,客醉万家楼。
13、恍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
14、第西方文字以一个字母为基本单元跟语言要素发生联系;汉字体系以一个汉字为基本单元跟语言要素发生关系。
15、(1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楚辞卷第九歌章句第二《湘夫人》,p
16、白露前夕第四届诗词中国颁奖典礼
17、入世的彼岸意象或可从《蒹葭》篇中寻求起源,《蒹葭》表面上是男性求欢的爱情恋歌,而《毛传》和《孔疏》等主流注释则将其视为讽刺襄公未能用周礼治国的礼教主题表达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并未对其中任何一种解读表明态度侧重,只说其主题是对理想目标的企慕之情,因而《蒹葭》可以视作是用爱情企慕情境来表达政治企慕情结的伊始,而《楚辞》中的香草美人传统也可以理解为对这一手法的再度创作。正因如此,广义的企慕情境中的彼岸意象不只是狭义的爱情与思念的情结表达,还可以理解为对其他理想目标的企慕,如表达人生缺憾与不如意的游子迁客思乡之情、对于爱情友情与亲情的伤别离主题,以及与儒家传统政治理想息息相关的文人述志题材。
18、(6)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选自卷六:六之四(国风).
19、总之,考察汉字表达语言中何种要素时,还应着眼于一个个汉字,而不是字符。那么,汉字性质如何呢?
20、截至2012年,西安交大共获得全国博士学位论文26篇、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40篇
三、诗经有关的论文
1、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2、美国的I·J·Gelb认为汉字是词——音节文字,(5)(P48)裘锡圭认为汉字应称为语素——音节文字。(6)(P16)这两个概念差别并不大。语素是指语言中小的有意义的单位,能够独立活动的语素就是词。汉字是否可称为语素文字下文要谈。把汉字称为词/语素——音节文字是基于下述事实:古汉语中存在一些联绵词,这是单纯词,其中的单个音节没有意义,两个或几个音节合在一起才表达意思,记录这种词时,一个汉字只表示一个音节;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两个以上音节的音译外来词,这种词的每个音节也讲不出什么意思,而记录这种词时,一个汉字也只表示一个音节。
3、唱诗、演诗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踏入了《诗词》文化的大门,而为了将经典进一步内化于心,毛玲还向学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以《诗经》为题材,写作《诗经》研究小论文、制作《诗经》课程PPT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诗经》研究汇报等。让对《诗经》文化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们的日常。
4、正因如此,以往考察文字性质时,都是把汉字、日本假名、英文字母这类符号放在同一层面上的。不这样就说不清楚。如“花”中的只指示语素的意义,“化”只表示语素的声音,两者都不表达语素;表达语素的是“花”字整体。
5、或就一篇提出不同的观点
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7、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欣赏作品吧
8、这个士卒后来还是迎着漫漫风雪踏上了归家的路途,即将卸下束缚了他所有青春韶华的铁衣铠甲,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却因为他的身体饱受战火的摧残、风雪的洗礼,他的心情始终郁郁寡欢。他在杨柳青青本该与家人好友共享生活之乐的季节被迫从军上战场,心中难免愁苦怨恨;战争,战争,无止的残酷的战争更让他在归途中只能不断地在满是惊恐悲哀的深渊中挣扎。谁能知道他早已痛断肠呢?
9、●读者证过期|读者证自助延期小指南
10、(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
11、应该不只是关于《诗经》的解释,一个的事实是,在所有的前理解之中,并非古老相传的前理解就自然拥有优势,甚至在某些(时代或思潮的)极端情形当中,传承而来的前理解会被不问情由地激烈抛弃。我有时候猜想,五四时代的人,从海外带来或者从书本读来学术、爱情这些词的时候,顿时觉得眼前一片新事物的贼光,再来看自己从小熟悉的经传,大概会觉得古人陈旧得要命,犯错得离谱吧?从这个方向看,五四一代人阅读《诗经》时看起来全无束缚,却并非一个“空我”,而是抛弃了经传传统的前理解,直接或间接地把来自西方的某一思路更换为新的前理解而已。
12、助教:中文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朱璟依、朱万敏、杨晓婕
13、(8)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选自卷一:一之三(国风).
14、(17)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选自卷杂诗上,p13
15、(选自《诗经消息》,原刊《书城》2018年第8期)
16、疆从文武广,人仗礼刑分。
17、这篇讨论稿首先对《管锥编》的文本进行解说,然后分析黄昏引发愁绪的原因,后探讨这一主题在后世诗文中的因革,脉络清晰。
18、(19)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毛诗正义·四三篇(《蒹葭》),p1
19、毛玲表示,未来,希望能够通过温暖一平方平台,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让古老的“典籍活起来”,让刻在典籍里的文字“会说话”“会表达”,创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增强其魅力,达到以文育人的果。同时通过温暖一平方平台,传播更多的文化工匠故事,鼓励学生在精湛其技艺的同时,也要通过文化内铸自身品格与修养,温暖自身,一起向未来,给世界一个温暖的抱抱。
20、追根溯源,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长年的河水冲积赐予了两岸肥沃的土壤。不同于欧洲早期的海洋文明,华夏民族的生计几乎完全依赖于农业。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年代,人们已经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早的“暝色起愁”,《君子于役》,便是在这样的年代下创作出来的。夕阳西下,白日的喧嚣逐渐归于平静,牛羊下括,倦鸟知归,劳作一天的人们也回到家中,暂时卸下了生活的重担,与亲人共享这一份岁月静好,这是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甚至是单调日子里的全部寄托。然而,某一天起这样的幸福突然被剥夺了。再赏黄昏,周围的一切依旧日落而归,只是你和你的他已经走出了昨天。如此“反衬”,怎能不催生起思念和忧愁?
四、诗经思想内容论文
1、犹豫:“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老子》)
2、关睢情有寄,秋兴夜无眠。
3、暂游仙境里,雾霭自氤氲。
4、“情”字的美好被《诗经》表现的淋漓尽致。爱情会给处于孤单的人幸福,给处于劣势的人动力。缘分是爱情的前提,或许《诗经》中的君子与淑女因为缘分,而使其相遇和一见钟情,男子才会如此痴情。爱情也会使人的行为变的愚蠢,做一些别人不明白的。氓想到抱着布去换丝,目的却是跟女主人公表白,但这在旁人眼里不能理解的行为,女主却很欢喜并接受。爱情有时候能跨过一切,甚至美好到让许多人坠落其中……爱情的美好让人为之向往!
5、宿莽谜丰镐,新芳匝蔓藤。
6、(9)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毛诗正义·四三篇(《蒹葭》),p1
7、任课教师:中文系张金耀老师
8、(5)(法)居斯塔夫·福楼拜,著.李健吾,译.情感教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福赖代芮克为小说主人公,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人物。
9、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认为,汉字是表词文字。(4)(P360)这个概念意味着,汉字基本上都是用来表达语言中的词的。这个概念,对记录古代汉语的汉字来说是合适的,因为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更是这样。然而,这一概念不适用于现代汉字。现代汉语中的词以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为主,而现代汉字的一个字并不记录一个复音词,而只表示它的一个音节。这样看来,表词文字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所有汉字。
10、讨论一种文字的性质,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呢?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主要介绍三种很有影响的说法。
11、科技路西口乘坐365路公交车至沣东·沣河生态园站,步行500米至诗经里景区
12、(1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楚辞卷第九歌章句第二《湘夫人》,p
13、回到主题本身,“暝色”缘何“起愁”?钱先生解释道,“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繁,所谓‘难消遣’。”从诗经开始,这种触绪已逐渐刻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14、“三相”说是周有光先生在《文字类型学初探》(2)一文提出来的。第一是“符号相”,这相当于王伯熙的“文字的符号形式”,这要看文字的外形究竟是图符、字符还是字母。第二是“语段相”,这基本相当于王伯熙的“文字的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这要看文字所表达的是篇章、章句(这两者叫长语段)还是语词、音节、音素(这三者叫短语段)。第三是“表达相”,这相当于王伯熙的“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这要看文字所采取的方式是表形、表意还是表音。
15、本学期,“《诗经》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对讨论稿的要求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动:不再强制要求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而更多地强调文本细读,直接书写自己真实的阅读思考与体悟,写出一套比较完整自洽的逻辑。比起以往的格式化、多引用的写作,更希望在通识课上看到一些生动活泼的、水灵灵的东西,这应该能更加贴近文学的本质。
16、第表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会意字,如“凭”中的“任”和“几”、“劣”中的“少”和“力”都是表意的。二是形声字中的形旁,如“洋”中的“水”,“柯”中的“木”都是表意的。
17、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8、关键词:企慕情境;彼岸意象;《蒹葭》;《汉广》
19、黄昏美学与情感意涵
20、长安风雅集,所重是传承。
五、诗经的文学价值论文
1、企慕情境在后世诗歌中的应用与体现
2、(1)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开放动态|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开放信息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凯恩斯说过一段富含意味的话:“讲求实际的人们,自信在相当程度上可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可是他们往往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思想奴隶。”五四以还,尽管关于《关雎》的题旨还有种种因社会学、人类学而来的异说,但爱情和婚姻说几乎成为后来谈论此诗的定谳,各类流行注本以至教材里,都用各自的方式确认了这一主题。说到这里,敏感的人大概已经意识到了,那个关于《关雎》看起来天然是爱情诗的想法,或许并非如起初认为的那样纯粹出于自然感受,弄不好只是因为爱情题旨的说法传播得过于广泛,太深入人心,以致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曾受到过影响。
6、高德、腾讯和百度三大地图
7、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如今正式入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毛玲认为,温暖一平方是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使命的平台项目。“我觉得中国青年报发起的温暖一平方项目就像一个小太阳,把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人,都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搭建起一个文化传播平台,让大家时时刻刻都能感知文化的力量。”
8、第铸造铅字所占用的面积来说,一个汉字也等同于西方文字的一个字母。
9、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弟子,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于2007年和2009年分获师评网“佳教授”和“全国魅力教授”。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
10、“暝色起愁”是中国文学里运用极为广泛的母题之钱鍾书先生在《管锥编·毛诗正义·二九》一章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探究,旨在寻找其文化根源及后世影响。通过对全文的阅读与理解,可大致窥见钱先生所梳理“暝色起愁”这一母题的发展脉络。
11、抱着这样的决心,秦国人民在战场上英勇地与敌人拼命,为的就是今后日子的和平安宁。这种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勇气恰是《诗经》所记录的,留给我们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继承发扬。
12、(7)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选自卷六:六之四(国风).
13、课程名称《诗经》与传统文化
14、从古至今,战争给人痛苦的折磨,还意味着其所到之处只能贯穿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弱者,只能落得皑皑白骨;强者,只能通过对弱者的无情榨取来显示“强大”,好博得一次次苟延残喘的机会。
15、(16)吴伟明.《诗经·蒹葭》中“追寻”模式的文学内涵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16、汉字在记录单纯复音词时,一个汉字表达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但是,前面讲过,这类汉字常常被人们赋予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谓联绵字在某些特殊场合可以拆开来用,如:玄黄:“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17、结交千载上,不悔此行迟。
18、(9)陈子谦.钱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240).
19、《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0、在陕西西安诗经里小镇举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以诗经为主题的论文题目【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