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及出处及解释精辟110条

论语名句及出处

1、论语名句书法作品

(1)、(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2)、(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3)、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天,至高无上。——《说文》乘云陵霄。——《淮南子·原道》

(7)、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8)、(直译)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0)、(译)孔子说:“到了一年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后凋谢的。”

(11)、(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

(12)、(译文1)大道,不同,不选择一起去谋划。比喻实现理想的道路有很多,即条条道路通罗马。

(13)、宋·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容易使人拘泥刻板,流于教条主义的泥淖;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不切实际而疑惑不解,白白浪费了时间却无所成,所以就要思考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才会大有长进。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6)、(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7)、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出自《论语》

(18)、(意译)我们之所以用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可宝贵的。

(19)、语出春秋·鲁·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谋求于自己,小人谋求于别人。人生之事,福祸难料,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归有危难之时。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小人遇事总是习惯于假手于人,求助于他人的力量,而不是靠自己去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并非是说不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而是指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靠自身力量,不可事事倚赖别人。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论语名句及出处及解释

(1)、(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2)、(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4)、(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5)、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

(8)、(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9)、白话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10)、(意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在社会上是怎样可以站住脚的。

(11)、(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12)、《论语》语言简练,浅显易懂,用意深远,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给人启迪。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书中的经典名句。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出自《论语公冶长》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15)、(意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8)、白话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9)、A.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

(20)、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论语名句书法作品欣赏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论语》语言简练,浅显易懂,用意深远,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给人启迪。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书中的经典名句。

(3)、(直译)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4)、(原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5)、白话文释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7)、(原文)知(通“智”,读“zhì”)者乐,仁者寿。(《雍也》)

(8)、(意译)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好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彩一样,从不沾边。

(9)、(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0)、(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1)、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2)、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3)、(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1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9)、(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20)、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论语名句及出处及翻译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06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唐·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6)、宋·李清照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9)、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0)、(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1)、(答案)B。解析:A项出自《春秋繁露•立元神》;B项出自《论语•为政》;C项出自《荀子•富国》;D项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古人起名都有引经据典的习惯。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文论语,武周易”之说。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瑰宝,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中国人喜欢用《论语》来取名。

(13)、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达到自己的目标。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念,常思也。——《说文》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

(17)、0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19)、(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论语名言名句摘抄大全

(1)、译文: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3)、(译文2)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起相互谋事。”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4)、《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是儒学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5)、(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6)、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7)、(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中国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

(8)、白话文释义: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

(10)、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脊租之,君子哉!”

(11)、(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1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14)、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15)、礼,在社会道德中更多的是起着一种约束的作用。做任何事情,是为人处世也好,待人接物也罢,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的约束,就会变得失控,不文明,不道德,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人都应该知礼,有礼可使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发展有序。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7)、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1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译文: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20)、(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语出春秋·鲁·孔子《论语·颜渊》。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恢复“礼”,使得整个阶级社会运行有序。所以,“礼”成了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凡是不符合规范的,都不可以去做。

(2)、(意译)以道作为前进的志向,以德作为做人的准则,以仁作为行动的凭借,以六艺作为学习演习的内容。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7)、06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用作人名:意指明亮、耀眼、出众之义。雲,山川气也。——《说文》

(9)、(译)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10)、(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名句及出处及解释精辟1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