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意思精辟91条

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1、类似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1)、黔驴把一颗宝石放到叶公面前说:叶大师,你的龙画的好是好,可惜龙头不好看。那一对角枝枝叉叉,显得有些野蛮;那一张血盆大口尖牙利齿,叫人望而生畏。你如果按我的模样改画龙头,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型的龙的形象来!

(2)、......小朋友们,“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比喻有些人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不真正爱好,有时也用来讽刺那些表里不言行不一的人。

(3)、叶公喜欢画龙。他住的地方,墙壁上,柱子上,到处都画着龙。真龙得知后,好奇地飞到叶公家里,叶公吓得魂飞魄散,没命地奔逃。

(4)、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由于叶公的政治主张与孔子大相径庭,由此很不招孔子门人待见,杜撰了“叶公好龙”的段子来抹黑叶公。

(5)、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犹如叶公好龙,无法接受现实的考验。

(6)、从前有位叶公,特别喜欢龙。他屋内的粱、柱、门、窗,都请巧匠雕刻上龙纹,雪白的墙上也请工匠画了一条条巨龙,甚至他家穿的衣服、盖的被子、挂的蚊帐上也都绣上了活灵活现的金龙。

(7)、古语云:云山苍苍,江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此语放在叶公身上,也是很恰如其分的!

(8)、小时候,妈妈经常讲动听的故事给我听。我记得清楚的是一个叫《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题目:

(9)、龙就带叶公回到了家乡。叶公发现自己原来离开了家乡已经有很多年了,自己已经从古代来到了现代。善良的叶公用龙须为老百姓画了很多高高的房屋,神奇的是他用龙须画出了深圳的地王大厦和京基

(10)、(出处):《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11)、有一天,天上的龙知道了叶公很喜欢它们,高兴得不得了,为了让叶公能更清楚地看清它们模样,于是就飞到了人间,当叶公真的看清了龙的真面目时却晕了过去,不久叶公由于惊吓过度病死了。

(12)、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龙从天上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大叫一声逃走了。

(1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4)、(拼音):yè(shè)gōnghàolóng

(15)、接着龙就又带着叶公一起回到了海里。龙找到了神仙,神仙说:“是我用魔法把树变得很高,这样树就可以万年常青;我把草变得很矮,是为了让草地看起来更美观。”叶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开始想念家乡的一草和一树了。

(16)、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叶公的住所,龙头搭在窗台上探看,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17)、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这项水利工程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当地百姓世代感念其恩泽。

(18)、喜欢大头爸爸故事的人点个(赞)+(在看)吧!

(19)、有一天,龙从天上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大叫一声逃走了。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这四个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或事。叶公好龙是一句成语,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20)、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2、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意思

(1)、“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或者假装爱好,实际惧怕。

(2)、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3)、他让仆人把蛋放一个银盒子里面。有一天,叶公有事要出去几天,所以他让仆人来照顾好这两个蛋。叶公走后,仆人就不管那两个蛋了,整天大吃大喝,也不知怎么的,一只老母鸡认为这是一个孵蛋的好地方,于是就把恐龙蛋认为是鸡蛋孵起来了。

(4)、出处: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5)、这个故事用十分生动比喻,犀利地讽刺了叶公式名不副实、表里不一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知道唱高调、不务实际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好思想、好作风。

(6)、有一个喜欢收集龙的富翁叫叶公,他总喜欢说没有人比他更喜欢龙,更了解龙。天上的龙决定去叶公家里道谢,可是看到真的龙后,叶公飞快地从窗户逃跑了。

(7)、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这项水利工程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当地百姓世代感念其恩泽。

(8)、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9)、成语解释: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10)、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11)、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12)、于是,龙就拔了条龙须送给叶公,说:“这条龙须跟神笔马良的神笔一样,画什么就变什么,就当作你真诚喜爱龙的纪念品吧。”叶公听了很高兴,向龙连声表示了感谢。

(13)、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耳朵里,真龙想:“没想到人间还有一个这样喜欢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龙从天上降下来,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龙把大大地头伸进叶公家的窗户,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叶公听到有声音,就走出卧室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龙正在那里瞪着自己,叶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大叫一声逃走了。

(14)、(出处):《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15)、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来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但他并不回绝,便说:“你稍等一下,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那位亲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就以乡里老大的身份,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但出发点是对的,谎言不也有美丽的吗?

(16)、(解释):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17)、你不是说喜欢音乐吗?真邀你去听音乐会,你又推说没时间,这与叶公好龙有什么区别!

(18)、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19)、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故事。那故事是这样:

(20)、 “我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

3、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龙就带他去了海里的水晶宫玩了,水晶宫里面很美丽,里面的每一块砖就是用水晶盖出来的,龙王的宝座是用黄金做成的,水晶宫里面有棵水晶做的花树,还有一个大花园。

(2)、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3)、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4)、历史上,真实的叶公确有其人,本是楚国王室贵族,其曾祖父是那位问鼎中原的霸主楚庄王。叶公乃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约生于公元前528年,死于公元前470年,跟孔子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5)、虚伪的叶公对外宣传喜欢龙,在家里的装饰上、壁画、用具上都雕刻或镶嵌上龙的纹饰,人们也认为其痴迷于龙,这件事感动了天上的真龙,真龙现了真身去见叶公,叶公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于是叶公喜欢龙的伪装,不击而破。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的人。

(6)、(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7)、叶公好龙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8)、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9)、"叶"在古代是多音字,表达"叶子"这类义项时读作yè,但在用作地名与姓氏时读shè。叶是春秋时楚国重要城市,许国亦曾定都于此,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治所,又名叶阳。先秦姓氏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以地名建立姓氏,这个地名也产生了两个姓氏,即"叶氏"与"叶阳氏",叶氏今日仍是常见姓氏,但叶阳氏早已消失,《战国策·齐策四》提到,赵威后曾询问齐国使者关于"叶阳子"的情况,此人复姓叶阳,齐国处士。原则上讲,以先秦叶邑为核心衍生开来的地名与姓氏,即今之河南叶县、叶姓,都应读shè。

(10)、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11)、驽马带来的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古画。它偏着头把叶公画的龙看了又看,提出了一条建议:老兄,你的画无与伦比,的缺陷是龙爪太丑,看见这尖利的爪子,就使人联想到凶狠霸道的秃鹰。尊贵的龙怎么能和秃鹰同流合污呢?希望你把我的四蹄画到龙的腿上。这幅画嘛,自然应该由你这位杰出的绘画大师来收藏啰!

(12)、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好,其实私底下什么都不会!

(13)、(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毫无差别。

(14)、除非孩子主动向您分享,否则一定不要向孩子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有什么心得等问题。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我们的孩子。

(15)、叶公参观了水晶宫之后,都不想回去了,龙说:“那就再带你去天上玩去吧!”

(16)、释义: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7)、叶公于是又和龙去了天上。天上的云彩风景也很美。叶公好奇地问龙:“为什么云可以飞?”龙回答说:“因为织女织出来的河、树、大海、花草往往人间一丢,就变出真的河、树、大海、花草来了,然后把剩下的布再往人间一扔,就变成了天空的美丽云朵,所以云可以飞。”叶公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18)、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19)、发动你们的小脑瓜好好想想这是形容什么呢?可以在评论区把猜出的答案写出来哦,我们会在第二天公布答案哦! 

(20)、他口口声声争着上前线,今天一听到枪声就已吓得面无人色,这种叶公好龙的表现,真是令人错愕!

4、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表演

(1)、人们很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虽然我是一个官,但是我太喜欢龙了,所以我就买两个恐龙蛋回来,你可千万别向别人说哦!”

(2)、(儿童成长故事)伴随宝宝一路成长的儿童故事屋,每日分享睡前故事,让孩子们在听的世界里遨游,增长知识,哄宝宝安然入睡!

(3)、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4)、有一天,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又是刮风,又是打雷,又是下雨,真龙飞到了叶公的家里。它把头伸进了南面的窗口,把尾巴绕到了北面的窗口,把整个屋子摇得格格直响。

(5)、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得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6)、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7)、他口口声声争着上前线,今天一听到枪声就已吓得面无人色,这种叶公好龙的表现,真是令人错愕!

(8)、释义: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

(9)、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10)、叶公好龙(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叶公好龙》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叶公式的人物。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11)、叶公好龙(shè(yè)gōnghàolóng):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

(12)、孔子曾听闻叶公的善政,特意前来拜访与其交流治国方针策略。两人还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对于亲人犯罪,孔子主张“为亲者隐”,叶公主张应“大义灭亲”。

(13)、《新序》中的许多故事采自诸子史传,但就其材料取舍、思想内容来看,无疑体现了刘向本人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德治仁政思想、贤人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从善纳谏思想诸方面。

(14)、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事情,准备叫自己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15)、所以按照典故应该读作叶shè公好龙,而现代大家都读作叶yè公好龙。

(16)、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17)、龙就继续带叶公去参观天上很奇妙的森林风景,那里的仙树很高,有30米高;草却很矮,只有三厘米的高度。叶公很好奇地问龙:“为什么这里的树这么高,草却这么矮呢?”龙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只有大海里的神仙才知道。”

(18)、这些人成天叫改革,实际上只是叶公好龙,真要他们提出改革建议时,个个噤若寒蝉。

(19)、有个叫叶子高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20)、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kuī头于牖yǒu,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5、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简短

(1)、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人。有个叫子张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2)、实际上,叶公好龙这个典故不过是孔子门生凭空杜撰的一个段子,到了西汉年间,大儒刘向将这个段子收入他主编的《新序》一书中,从此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胫而走。

(3)、《新序》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历史故事类编,是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早的一部作品。原三十卷,今存十卷。

(4)、(拼音):yè(shè)gōnghàolóng

(5)、公元前479年,楚国都城发生叛乱,整个楚国处于飘摇动乱之中,叶公闻讯后,不顾年事已高,出兵平乱,迎惠王复位,稳定了国家大局。

(6)、这是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新编,是一个自以为有良知、关注弱势群体的女性学者面对若干农村劳动妇女的困惑和反省。

(7)、辛亥革命的一系列起义终将清廷打倒,并一举建立起了民主国家;当观看它的百年纪念活动之时,我想起了这个叶公好龙的故事。

(8)、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9)、“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或者假装爱好,实际惧怕。

(10)、叶公看到这条真龙,一下子吓得魂飞魄散,浑身发抖,急忙躲了起来。

(11)、古语云:云山苍苍,江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此语放在叶公身上,也是很恰如其分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意思精辟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