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合适的成语有哪些精辟100条

表达合适的成语

1、表达合适的成语

(1)、(释义)趋之若鹜:像成群的野鸭子一样追逐着某一事物,比喻很多人争抢着去追求某种东西,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踊跃积极,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误用)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的热情空前高涨,都趋之若鹜地向发言人提各种问题。(纠错)句中“趋之若鹜”比喻记者高涨的热情,显然感情色彩不符,褒贬失当,应该改用“争先恐后”一词。

(2)、例26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3)、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4)、骨肉相连: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5)、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6)、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准了,油杓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7)、用成语为男孩起名,可选用一些寓意姣好的成语,读来顺口流利,又能让孩子的名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典故。孩子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也会更有底气和自信。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用成语起名字男孩有哪些。

(8)、同休等戚: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9)、天造地设( tiān zào dì shè )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10)、他在国际年会上提出的理论是经过多年研究论证得出的,可以称得上牢不可破。

(11)、例21中“出奇制胜”可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12)、血肉相连:象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

(13)、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4)、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15)、例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16)、D.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17)、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18)、分形共气: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19)、故事源于《史记》。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卧薪尝胆”,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20)、刻画无盐)无盐:传说中的古代丑女。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比喻以丑比美,引喻比拟得不恰当。

2、表达合适的成语有哪些

(1)、例4中的“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此处用来说两国关系友好,故错。

(2)、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3)、适可而止(shìkěérzhǐ):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4)、(郎才女貌)郎:旧指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男的有才气,女的有美貌。形容男女双方很相配。

(5)、中国的古代分为很多朝代,在晋代就有叫祖逖的小朋友,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小朋友,他特别不喜欢读书。然后童年的时候,就只有玩耍了,而没有好好认真学习。但是等他长大以后,渐渐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然后就开始阅读,以后他读了很多书籍,认真刻苦学习。

(6)、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队伍中冒充。也比喻以假的冒充真的,以次的冒充好的。或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

(7)、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8)、例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9)、例随着双边关系的改良,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10)、(释义)期期艾艾:形容说话口吃,吐字重复。“期期”、“艾艾”都是说话重复的情态。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误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如今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期期艾艾地发展着。(纠错)句中想表达社会各方面正在发展过程中,而并非“期期艾艾”表示的重复之意,因此应该将其换为“方兴未艾”,

(11)、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天津出版了两张报纸,停刊了几年的《大公报》由李鸾、胡政之等接办重新复刊,面目全非,大家都接连称赞。

(12)、天造地设( tiān zào dì shè ):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13)、例29中“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该句中陈述的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14)、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15)、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16)、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红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17)、例16“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用反了。

(18)、例9的“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不用心计,是褒义词。把这个词用在无能的腐儒蒋干身上,明显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19)、例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20)、例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3、形容合适

(1)、句中是说日本侵略军没有“人性”,用来形容人,不能用“惨绝人寰”,可以改用“惨无人道”。

(2)、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令人陶醉。

(3)、不亢不卑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4)、出处: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只是平心静气的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

(5)、成语释义:倡:倡导。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6)、恰到好处( qià dào hǎo chù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合适的地步。

(7)、例5中“明日黄花”出自古诗歌,“明日”当“第二天”讲,在诗中指重阳节。原意是说,重阳节一过,菊花就枯萎了。后比喻过了时的无应时作用的东西,或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此处“平均主义”本就无价值,更不是外物或报道,故用错。另外,这个词常误作“昨日黄花”。

(8)、“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9)、C.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

(10)、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11)、有的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的弊病。

(12)、天造地设(tiānzàodìshè)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13)、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14)、下列句子中标红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5)、句中前半句既然提到“情节曲折”,就是意在表达变化很多的意思,因此应该将“千头万绪”改为“千变万化”或者“变化多端”等词语。

(16)、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当然这里也不能改成“白驹过隙”。

(17)、例14中“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用于第一人称的谦让之辞,不适用于第三人称叙述。

(18)、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9)、成语释义: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20)、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坚固的盾和锋利的矛!”

4、形容合适的诗句

(1)、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2)、出处: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只是平心静气的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

(3)、情逾骨肉:逾:超过;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感情极其深厚。

(4)、比喻自称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甚至害怕。

(5)、A.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6)、(解释):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7)、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8)、连枝带叶:同根所生的枝叶。常比喻兄弟之间的密切关系。

(9)、成语释义: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

(10)、晶莹剔透 挥毫泼墨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好看。“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从语境写露珠来看应选“晶莹剔透”。“挥毫泼墨”指作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从语境“一幅幅画卷”来看应选“挥毫泼墨”。)

(11)、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时初一看,似乎没错,但从逻辑角度看,则可能与事理不通。

(12)、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良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13)、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14)、《庄子》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

(15)、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16)、例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17)、例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球队。

(18)、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19)、老孙一直是我们工作小组的带头人,每次有任务他都首当其冲做出表率。

(20)、例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5、表达合适的成语是什么

(1)、例6中“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

(2)、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3)、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4)、辅牙相倚: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5)、(释义)急公好义:热心于公益事业,侧重指为公众的利益付出。助人为乐:喜欢帮助别人,侧重指为某个具体的人而付出。(误用)他这个人助人为乐,常常给希望工程捐款,这次四川大地震,他又慷慨解囊为灾区捐了一万元。(纠错)给希望工程捐款是为公众事业付出,并非为具体人而做,所以使用“急公好义”更

(6)、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密切。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8)、(示例):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一双两好”。◎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9)、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10)、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11)、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12)、(释义)徇私舞弊:侧重指屈从于私情、为了照顾私人关系而违法乱纪。营私舞弊:侧重指为了谋求私利而违法乱纪。(误用)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他营私舞弊擅自挪用了几十万的公款。(纠错)句中既然是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就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是照顾私人关系,因此应该用“徇私舞弊”更妥。

(13)、成语释义: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14)、(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15)、例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16)、(释义)情不自禁:指感情或情绪异常激动,不能抑制,语义较重。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形容感情激动的样子,语义较轻。(误用)他的手情不自禁地动了一下。(纠错)句中“情不自禁”属于误用。“情不自禁”只能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情感方面的影响,而该句中用来形容手,且表达是“下意识”的意思,因此应该用“不由自主”。

(17)、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18)、D.走进故宫博物院,满目的雕梁画栋,仿佛向游人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19)、秦相吕不韦叫门客编著《吕氏春秋》,书成后公布于咸阳市门,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20)、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横线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表达合适的成语有哪些精辟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