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鸿章传的评价诗句【100句简单文案】

一、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

1、他还被人说为大的背锅侠,哪里有不平等条约,他就去哪里签,他跟人谈判跟人争,其实很危险,去到日本,还被打了一枪。但是他还是去,为了自己的,他甘愿被人骂,甘愿去做,但是他无力回天。

2、(背景)1859年1月,李鸿章在哥哥李翰章的牵线搭桥下,投奔到湘军首脑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充当了幕僚。由于连年的战争,这个时期的他对战争已经感到了厌倦。1861年夏李鸿章在重返曾幕,路经万年(江西饶州府)时,赋此诗寄怀。

3、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

4、经过9个月的艰苦谈判,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了近代以来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完辛丑条约之后,海内外一片骂声,但是必须得签,作为大清王朝的裱糊匠,他只能做到这点了。

5、李鸿章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乱,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诸君莫做等闲看。

6、劳劳车马未离鞍: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

7、晚清重臣除却曾国藩不说,一个晚年逢人便谈西征事只活在过去的左宗棠,一个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的张之洞,还有一个因个人恩怨处处刁难李鸿章做事的翁同龢,看来看去也就李鸿章有些作为,搞洋务,建铁路,外派留学生,修电报线,甚至出使国外也念念不忘打广告,让人来中国投资。只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牢牢扣在他的头顶,盖住了他所有的一切,那些靠他折冲樽俎才苟全性命之人,因其作为所受益之人,因其屈辱所能挺直腰背之人,从来都不屑多看他一眼。似乎他生来便是奴颜媚骨,十恶不赦之人。这不由让我想我想起李鸿章临终前之遗作:

8、学术界之所以用“据说”,自然是因为没有确凿的材料可以证实该诗是李鸿章所写。该诗被当成李鸿章的作品而被广泛传播,大约始于1960年代——1965年出版的《北洋军阀史话》,将该诗说成李鸿章在前往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遭日本刺客狙击后所写的“马关纪事诗”。⑦掌故学家高拜石同年出版的《南湖录忆》,则称该诗是李鸿章“呕血死于燕都之贤良祠”时“老泪纵横”所吟⑧。

9、没有不过探索发现有讲过他的。感人的这个系列是用他的临终诗命名的讲述的是他一生。秋风宝剑孤臣泪李鸿章死前还为国劳心劳力一生无愧于国都怪主上昏庸。哎没看过的好看一看因为很多人对李鸿章的认识被曲解了都怪某xxx教科书xi脑

10、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11、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的悲剧人物。作为政治家,他在各个方面都遭到了“惨败”。

12、⑦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7页。丁书所录诗作,文字略有差异:“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13、结论:“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嗟乎: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也。”

14、其实,《申报》所选《古诗录》诗作,有部分是可以查到原作者的。如《洗耳池》一首,即明代人赵璧的《洗耳芳池》;《九日游蜀山》一首,即清代人李天馥的《九日游蜀山》;《金山寺游客》一首,则与传言中乾隆所写的《游中岳嵩山》诗极为相近(也不知道是谁在抄袭谁)。

15、海外干戈犹未息,英雄莫作等闲看。

16、三开间的享堂正门,只有柱子和山墙,南北侧既无墙垣,更无门窗,一片凄凉的景象。享堂所在的四合院,正房和东西厢房,因为前些年做过钢厂幼儿园,侥幸地保留下建筑的基本轮廓。享堂院子里,栽有两株广玉兰。广玉兰是南方树种,在安徽本不多见。但在1884年中法战争之后,慈禧太后向淮军参战有功大员赏赐了一批广玉兰,受赏者又把树木送回老家栽种,使得合肥一带保存了好些百余年树龄的广玉兰。眼前的广玉兰,一株略小,是后来补种的;另一株长得高大参天,正是当年御赐的原物。院子里,荒芜的杂草中,横卧着两块截断的李鸿章的神道碑。

17、诸君努力艰难日,莫误龙华会里因。

18、不管怎样,李鸿章的“厚颜”与“顽固”,真是旷千载而一遇。如今站在河边勘察水文的那个李鸿章形象,让人想起他那“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绝命诗句。体味那一个“孤”字,我们试将此“孤”与翁同龢等清流之“孤”相比,发现翁等不过是“名在前、利在后”之“孤”,而李则是以“利”驱士,谋实际而绝清谈之“孤”。进一步将之与变法英雄康梁比,康梁唯愿一举功成,扭转乾坤,却只能“孤”悬海外,无人认同,李则深恐“投以猛剂病未除而增剧,却“独”沉海内,为洪流所湮灭;和张之洞等开明士人比,张是七分儒心,三分道骨,虽木秀于林,但能潇洒进退,而李则生亦功名,死亦功名,定要与天地古今做一世交代,成千古不二之骂名。

19、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20、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二、对李鸿章传的评价诗句

1、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

2、简装版:原价:98/套,上下册;

3、《入都》是清朝大臣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胸魄气略。其中一首是:

4、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

5、假如没有太平军起义,没有西方列强入侵,在平庸的咸丰朝,他只能逐日到衙门画卯,在京寓的四合院里读书吟诗;或者外放出去做父母官,在漫漫的宦海生涯中积累履历。只要瞻前顾后,不犯过失,内外打点,建立奥援,到了晚年,攀爬到权力金字塔阶梯中高几层也是有可能的。

6、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7、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8、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9、“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知其故耶?”

10、1870年,凭着淮系集团的支持,李鸿章当上了清廷有实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五年。在此期间,他显露出与大清国绝大多数官员的不同之处:他把“学西方”作为救国急务,自觉地继承和发展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自强运动。应该说,“和戎”为的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建设的国际环境,而根本的出发点是变法图存。李鸿章曾在与朋友的书信中言道:

11、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12、寻常人遇此失意,其不以忧愤死者几希。虽然,彼以七十三岁之高龄,内则受重谴于朝廷,外则任支持于残局,挺出以任议和之事,不幸为凶客所狙,犹能从容,不辱其命,更舆榇赴俄国,贺俄皇加冕,游历欧美,于前事若无一毫介意者,彼之不可及者,在于是。

13、诸君莫做等闲看。请大家一定不要把这些事看轻了(指大家一定要继续努力)

14、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15、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丧权辱国史。当年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每每看到那些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无不深感锥心之痛,彼时年幼,看到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心中愤懑不平,每读至此处,皆欲扔书拍案而起,痛骂这些条约的签署者李鸿章。自然与这些遗臭万年的条约一起,李鸿章成了书史者笔下的千古罪人,朝廷也斥责他办事不力,免去了他的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职务,“李鸿章”三个字也成为“刽子手”、“卖国贼”的代名词。当时的民众深以为耻,甚至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16、向制造美好事物的他们致以真挚谢意

17、转眼间,他已白发苍苍,衰朽不堪。虽然登顶了大清官场的顶峰,实现了年少时候封侯的梦想,却也是孤独凄凉,心中苦闷。在凄风惨雨的老大帝国里,当一个缝缝补补的裱糊匠。誉漫天下,谤满天下。可怎么说,也没有年少时候笑指芦沟月的欢快心情了。

18、1901年二月6日,北京贤良寺。临终之际的李鸿章口占七律一首,由其子李经述代为笔录。诗曰: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19、海内尘氛犹未靖,诸君莫作等闲看

20、临事方知一死难。到了重大事情之前,才发现,想一死了之还很难(并不能解决问题。)

三、秋风宝剑孤臣泪全诗

1、其幕僚梁肯堂曾记曰:相公时下忧时泪,谁道而今非哭时?譬以等闲铁如意,顿教捶碎玉交枝。皇舆播荡嗟难及,敌垒纵横不敢驰,曾是卅年辛苦地,可怜臣命已如丝。李鸿章马不停蹄,赶至京城。此时的北京城亦是一幅惨景:“京师尸积遍地,腐肉白骨路横”;“火焚数千万家,昼夜烈焰腾空”。

2、又在临终遗言里说到:“惟翼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伏读迭次谕旨,推行新政,力图自强”。

3、未料想少年时候许下宏愿,写下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年轻人现在却拖着老朽的身躯为买国条约签字。那是五十多年前,奉父命入京师的皖乡人还是一个慷慨激昂的黄金青年。

4、李鸿章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5、 跟随了四十年的老臣周馥这时也在床边,眼看老李已经咽气但双目炯炯不闭,遂哭出声来:“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去吧!”“目乃瞑,犹溜涕口动欲语,可伤也。”(周馥《李文忠公七律诗》注)

6、(赏析)这首诗思乡之情写得很优美动人。

7、(背景)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一岁的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这是李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时作的《赴试途中有感》(或作《入都》)诗十首。

8、他想表达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臣为了呕心沥血,丝毫不敢懈怠。马上要离开了,但内忧外患,真是让我死不瞑目!为我们几百年来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缓慢发展而伤感!

9、在军费上,李鸿章采用“关厘分途,以厘济饷”的政策,以关税支付常胜军、中外合防局及镇江防军的军需,而以厘金协济淮军,随着军事进展和湘淮军力的壮大,厘卡也层层添设,从而了饷源

10、海外尘氛犹未已: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

11、军事上,由于任人不当,没有依靠专家治军,尤其甲午一战,二十余年之苦力经营付诸东流;洋务上,因难以作出实质性改变,企业终未获得独立性而听命于官僚;外交上,由于昧于世界大势,频频被洋人所欺。

12、战后李鸿章闭门生病,门生故吏尽去,门下走狗袁世凯也投奔了荣禄。据说他反过来做说客,叫老主人干脆连大学士的虚衔也一并弃了,做个林泉之下的逍遥大士,何等快活!这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可惜三十年来洋人“只知李中堂而不知有朝廷”。日本人点名要他去谈判,几番舌枪唇剑,一阵半死不活,总算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让日本人做出点让步。接着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又加冕,定要“大清国第一重臣”李鸿章前往捧场。

13、如今写李鸿章的书越来越多了,来来回回其实就是那么几件事,我粗略的看了几本,觉得其实都不如他晚年时对自己所做的一个总结来的简单,他说: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14、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15、无奈,自从东西九,拖着一条花白辫子的李中堂一口气周游了欧美列国。本来有这九奇遇,他可以此生无憾矣。可是他又写诗发着牢骚:“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在德国,东西两位“俾斯麦”聚首,东方的问西方的:“为大臣者,欲为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西方的得意地回答:铁血政治。前提是皇帝要有权才行。

16、李鸿章为签订和约竭尽了全力,1900年12月底,李鸿章开始生病,一个月后高烧不退。1901年7月,李鸿章病情加剧,不能视事。9月,又患上伤风,“鼻塞声重,精神困倦”。《辛丑条约》签字后,李鸿章的病情急转直下,饮食不进。

17、嚴複的挽聯是:使當時盡用其謀,知成必不止此;設晚節無以自現,則士論又當何如?袁世凱的挽聯是:受知蚤歲,代將中年,一生低首拜汾陽,敢翊臨淮壁壘;事變方殷,斯人不作,萬古大名配諸葛,長留丞相祠堂。曾國荃的孫子曾廣銓的挽聯是:先太傅以後事累公,萬國輸誠,宏濟遠謀今絕響;予小生游歐洲就學,片長自,追隨多難為酬恩。陳夔龍的挽聯是:帝命諡文忠,千秋論定;天生為社稷,曠世才難。慶親王奕劻的挽聯是:手挽乾坤,即今生榮死哀,公應瞑目;身騎箕尾,際此遺艱投钜,我更傷心。

18、李鸿章的作品,收录于桐城吴汝纶主持编纂的《李文忠公全书》(亦称《李文忠公全集》),全书一百六十五卷,六百余万字。

19、中日之役是彼一生命运之转潮也。彼果自初蓄意以主战乎?不能深知之。但观其当事机将决裂之际,忽与俄使喀希尼商,请其干涉弭兵,则其始之派兵于朝鲜,或欲用威胁手段,不战而屈日本,亦末可知。大抵彼自视过高,视中国过大,而料敌情颇有不审者,彼盖未知东亚局面之大势。算有遗策,不能为讳也。一言蔽之,则中日之役,实彼平生之孤注一掷也。而此一掷不中,遂至积年之劳绩声名,扫地几尽。

20、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临终前赋的一首诗。

四、李鸿章 孤臣泪

1、为臣难,为乱世之臣的尤其如此。不过是在沼泽里行步,不留神就会晚节不保,万夫所指。不知道这时候李鸿章有没有想起自己在天津教案中被世人诟骂的师傅曾国藩,想到年轻时候那个意气风发,要激浊扬清的自己!

2、 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

3、图:甲午年前后的李鸿章,引自小川一真《日清战争写真图》。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5、李鸿章临危受命,北上调停。李鸿章首先致电英、法、德、俄、日五国公使,提出“先靖内乱,再议善后”的解决方案。列强表示同意李鸿章北上。李鸿章垂暮之年,看到熟悉的天津城如今残破不堪,不禁放声痛哭。

6、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7、海内尘氛犹未靖,中国的战乱还没有完

8、《入都》是清朝大臣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这十首诗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李鸿章的胸魄气略。其中的名句为: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9、 据说李鸿章在临终之际,感念一生中的万事种种,曾口述七律一首,诗云:

10、.《读史要略》简介:浓缩历史的精华,独辟历史的蹊径,还原历史的真相,探寻历史的原力。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读,一本帮助您们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书籍。

11、③雪珥:《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12、而“变法”亦确实为当时中国的急需。作为洋务运动无可争议的,李鸿章意识到自己的活动是商鞅、王安石变法的继续。他把传统的“穷则变,变则通”思想作为变革的理论依据,而整军经武,购买和仿造船、炮、洋枪则成了变法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李鸿章提出了三件根本性的大事:一是培养全新的人才;二是发展工商业;三是要求宫廷节省冗费。

13、李鸿章何尝不明白此中艰难,在签署《辛丑条约》之后,李鸿章曾给朝廷写了一个奏折。他说:“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猝,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李鸿章早就认识到中国国力及技术装备不如外国,认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极力主张变法改新,以求“自强”,让大清跟上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

14、也别甘心做个虾兵蟹将不是

15、(赏析)此诗道尽李鸿章对从军之路,饱受困苦之态。对亲人离别思念跃然纸上,读之世人怆然。

16、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先生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世人生动刻画了不一样的李鸿章。

17、相较之下,史学界对这首“李鸿章绝命诗”的真伪,始终多少存有一些疑虑。原因是由李鸿章的后人与好友编纂的李鸿章文集中,从未收录此诗。事实上,李鸿章去世时并不孤独,相反,“缠绵病榻,死前那些日子时刻都有亲人和部属陪侍左右,乃至他在弥留之际的具体情态细节、片言只语都有人做了详细记录”④,所以他给清廷留下了一封遗折,也给远在上海的友人盛宣怀写了一封诀别的遗书。如果李鸿章临终写有“秋风宝剑孤臣泪”一诗,不被亲友收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18、此次伯父书怂恿趁今年山向大利卜葬,余惟恐赶不及……风水之说,吾不甚为然,只求无水无蚁,以安体魄。今世所云地师者,言人人殊,各挟小术以欺世射利,而置先人遗体悬搁不葬,于心忍乎?

19、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20、他还搞了北洋舰队,希望能够靠舰队去防止外地入侵,也学习曾国藩,自己练兵,他是一个文臣,但是文的武的,这些事情都是他一手抓。

五、李鸿章 秋风宝剑孤臣泪

1、这首诗总结的,与其一生极为相符

2、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3、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李鸿章一生:生不逢时,幸而有之。

4、在中国的大门逐渐向世界打开的时候,中国社会也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使得他成为极具争议的人物,直至一百多年后,人们依然在反思李鸿章当年的种种往事。

5、劳劳车马未离鞍: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临事方知一死难: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三百年来伤国步:几百年来为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八千里外吊民残: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已: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诸君莫坐等闲看: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6、二十四史中,这样的人物何至成百上千?他们死后,朝廷照例“交国史馆立传”,然后就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列传中,再也无人理会了。然而,李鸿章生逢中国历史的大变化时代,他注定要成为重要人物。他创建淮军,恢复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他创办中国早的近代工厂、铁路、矿山、学校,建立西式装备的海陆军,以图自强;他主持对外各项交涉,签订了许多条约。

7、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8、比利时摄影师Hmetosche作品

9、李鸿章之学问根基,实曾国藩为之奠定,而国藩之学,则来自宋明以来儒家士大夫“经世致用”、“学政合一”的传统。早年进京应试,李鸿章便写下“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的豪言壮语。后来做曾国藩秘书,更是屡创大手笔。曾国藩称赞他“天资于公文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其负盛名的《参翁同书片》,便由李鸿章起草。此片运笔老辣,拿捏有度,一举参倒封疆大吏又是帝王师的翁同书。

10、怀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胆轮囷。

11、这是迄今为止,笔者所能找到的关于所谓“李鸿章临终绝命诗”的早版本,此时距离李鸿章去世,已过去了18年。据报纸的介绍,该诗来自一位叫做“仙籁氏”的投稿人,但他并非作者,笔者也未查到他的真实身份。栏目编辑在11月7日,对“仙籁氏”及其投稿的诗歌,有这样一段介绍:

12、我记得梁启超曾在他的《李鸿章传》种写过这么一段话:夫李鸿章果足称为人与否,吾不敢知,而要之现令五十岁以上之人,三四品以上之官,无一可以望李之肩背者,则吾所能断言也。李之死,于中国全局有关系与否,吾不敢知,而要之现在政府失一李鸿章,如虎之丧其伥,瞽之失其相,前途岌岌,愈益多事,此又吾之所敢断言也。抑吾冀夫外国人之所论非其真也,使其真也,则以吾中国之大,而惟一李鸿章是赖,中国其尚有瘳耶?

13、这是李鸿章在临终前写的一首绝命诗,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在对外战争失败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是由李鸿章出面商谈的。李鸿章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人唾弃,但是他又何尝不希望国土完整呢?

14、历来文武兼备的士人少,清末乱世则为这种人才提供了土壤。李鸿章平生以“书剑”自喻,这“一书一剑”相得益彰的魅力在其后来的仕途进取中大放光辉。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李鸿章意识到洋枪洋炮的利害。1864年,他写下长达三千字的奏折,详述西洋子弹枪炮的制造之法及其原理,精细到对子弹、枪炮的材质、尺寸、结构、引线以及工匠多少,铸炉多少等细节描述,并以“理事相通”的理学精义从学问道德层面反驳了顽固派的挞伐,伸张了自己洋务御侮的主张。

15、(赏析)尾联“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徒倚独伤神。”描写失败落寞的心态很传神。

16、梁启超曾说:“李鸿章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也;不避辛劳,不畏谤言,是其长也。”

17、本文系凯风清韵原创稿件

18、作为后的士大夫中的一员,究其学问之结构,虽儒法纵横术并用,到底还是儒心在作祟。这儒心比之煌煌大宋朝的士大夫们也丝毫不差,而在事功上更胜于他们。然而正是这一点,尤其让今人看不上了,因为少了几分“道心”。而他的老师则儒道并济,成为五百年来做官的榜样。

19、不过,也并非毫无线索可查。前文提到,李鸿章临终前夕,写过一封遗书,给远在上海的好友盛宣怀。内中附有这样一首诗:

20、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对李鸿章传的评价诗句【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