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霞尚满天的意思【100句简单文案】

一、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原句是“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诗,全文如下: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志见示》。桑榆,用来比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两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就悲观丧气,其实老年人还是有很多可以发挥余热、大有作为的时光呢!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话表达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诗意中国|陶渊明:“静穆悠远”是我的诗,“金刚怒目”才是我的人

4、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5、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6、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竹枝词》二首之一。

7、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8、我们只专注传授135短线技术,做大牛股的发现者、挖掘者和搬运工!在市场无情、您无助的时候,我们做您坚强的后盾!

9、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10、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11、“晚年”是一个带着“孤独”与“凄凉”的词,我们走在路上去在意贴着“晚年”标签的人佝偻的身体和寂寞的背影。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周遭的“晚年”标签。但不意味着他们人生就真的如此落魄,如此不堪。我们看不到他人生精彩的一面所以可以妄加揣测,胡乱猜想。

12、 唐 刘禹锡

13、全文: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4、古代人亦有享受天伦之乐的的“闲情雅致”,虽然这类“归园田居”式生活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在喧闹都市想找一处静谧的居所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15、“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奉献了自己青春。当他们年老的时候,虽然体力和精力没办法和年轻时媲美,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更为丰富,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智慧。尊重他们的见解可以让年轻人在一些方面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全社会应该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

16、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7、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18、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便是这么一位身老心不老的人,他性格坚毅,绕有豪猛之气,这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所以他也被世人誉为“诗豪”。而他的豪同样也体现在他对于衰老的态度上,他有一句诗和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诗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诗。不少人对于其中“桑榆”二字的理解是“桑树榆树”,但实际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那这句诗中的“桑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和我一起走进整首诗一探究竟。

19、“经事”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20、酬乐天咏老见示--唐代:刘禹锡

二、微霞尚满天的意思

1、有道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衰老的问题,这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改变。不过虽然衰老不能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以何种态度来面对衰老,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杜甫晚年只能慨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被后世评价“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在晚年却能豪气冲天地喊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所以有些人身体或许会衰老,但是内心却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斗志。

2、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刘禹锡

3、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意在鼓励好友。前面我们抛出了问题“桑榆”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先看它的后一句“为霞尚满天”,意思是它的霞光依旧可以映照整个天空。根据这一句,那么前一句应该说的夕阳,那么太阳和“桑榆”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桑榆是在天空中的两颗星辰,当太阳西沉到桑榆二星之间的时候,基本上便是快要落山之时,也被用来喻指人到晚年。不得不说古代文人是真的太有想象力,能够想到这样的喻指。

4、 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已近傍晚,太阳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5、人有谁不顾虑要衰老呢,老了又有谁表示爱怜?

6、对于刘禹锡这首诗,大家有什么看法?如果你也曾焦虑时间的流逝,不妨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诗记在心中,相信它会给你向前的力量。

7、■释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就悲观丧气,其实老年人还是有很多可以发挥余热、大有作为的时光呢!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话表达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细细想想老也有老的好,尽情放松自然会心情畅快无挂牵。

9、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的“汉寿城春望”。

10、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1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解释(成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拼音)mòdàosāngyúwǎn,wéixiáshàngmǎntiān(解释)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不要说岁数已大,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细想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2、如《秋词》二首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13、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4、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15、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16、对此如果细致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

17、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18、书卷搁置起来不看,是为爱惜眼睛,经常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缠身。

19、出自唐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诗歌原文为:

20、这首诗并不难懂,其实就是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感叹,当然是略显悲观。白居易对刘老哥们儿说(算是诉苦吧):咱俩都老了,你知道老成什么样了吗?每天早早的就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早上起来都懒得梳头,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就在家待着,偶尔住着拐杖到外面走走,干什么都没兴趣,就连新磨好的镜子都懒得照,眼睛花的看不清小字写的书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回忆和想念古人,但少年时候的的事越来越回忆不起来了。大的乐趣就是闲聊,想着还有时间和老朋友相聚。

三、为霞尚满天上一句是什么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希望广大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2、诗意中国|初唐诗极简史:春花初绽,春水初生

3、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所以阅历和见识自然而然也就丰富了,再去看人和事便不像年轻时那么难以分辨,阅人之后现在一眼便能看穿。细细思量其实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尝试改变自己对于衰老的焦虑和悲观,多去体会其中的美好,心情自然也就会畅快许多。

4、诗意中国|才子姜夔:我的词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5、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阳下到桑榆二星之间,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霞:霞光,这里指晚霞。桑榆和霞没什么关系。

6、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7、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8、 人老身体会日渐瘦削,衣带越来越收紧,头发变稀少戴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9、“经事”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

10、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11、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12、译文: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阳下到桑榆二星之间,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霞:霞光,这里指晚霞。

13、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作者此诗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14、刘禹锡的诗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是读了白居易的诗之后的有感而发,是从自己的角度诠释了一下什么叫“夕阳红”——别说太阳已经是“日薄西山”,它散发出来的光芒作为晚霞还是照满了天际的。

15、桑榆,古人认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后来借指太阳,引早为人的年龄,年纪.下句是"为霞尚满天",意思是还有满天晚霞,足可有一段时间的辉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觉得年纪大了,其实还有很多发挥自己余热,大可作为的时光呢.

16、第一部分分头两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说:人谁不顾虑,不怕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意思是说:身体消瘦衣带常常紧缩,头发稀疏帽子便自动偏斜,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调节,是为了延年益寿。

17、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18、曾说:“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对而言,老干部意味着他们在缔造新中国、捍卫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进程中建立的历史功劳。2011年,他在出席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也说,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

19、——摘自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2014年11月26日

20、“家”意味着不拘束,“家”意味着温暖。这是别处锁不能感受到的,这里是存在喧闹都市中的一片净土。“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真正的“世外高人”就住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呢。

四、莫道桑输晚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原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人们谁不忧虑老呢?老了有谁来同情可怜!身体消瘦了,腰带便不断缩短,头发稀疏了,帽子自然歪偏。抛开书本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常用艾灸治病,是为了适应晚年。经事多了,还能更加懂得事理;阅历人生,就像看惯流水波澜。细细想来,这辈子都算幸运了,只要悟通这一点,心里就会觉得坦然,不要说我们已经到了晚年,你看,太阳下山前还会彩霞满天。

3、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是写给“梦得”也就是刘禹锡的,白居易和刘禹锡之间有着几十年的友谊,两个人经常用诗词互相交流感受,晚年的白居易对自己的“老态龙钟”颇有伤感,写了首诗给老哥们刘禹锡,诗中这样写到:

4、这当然令人不免自悲自怜。但诗人随后笔锋一转,描述了老年人值得自豪自傲的长处:历经人世荣辱沉浮,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目睹众生的愚贤善恶,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体味。诗人认为,只要细细思量回顾人生,那么便可对一切都释然了,这是人老之后的一种境界。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

5、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出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此诗是写给好友白居易的,鼓励他振作。“桑榆”,即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代指日暮。作者这里劝慰好友,千万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日落散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璀璨无比呢!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艺术手法,以日暮喻衰人老,却传递出一种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

7、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补充:原句是“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诗,全文如下: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8、诗意中国|李白:千百年后,有谁还记得你飘逸的身影?

9、近网络上假冒者较多,135短线技术不代理分成,不招收会员!不设任何QQ群,认证QQ号码1768386660

10、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11、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12、我们从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的的诗人晚年的交流中,看到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之后对于晚境的不同感受,这种感受,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苗头。

13、(意思):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

14、 人有谁不顾虑要衰老呢,老了又有谁表示爱怜?

15、对于老病,白居易有时很通达,他在《览镜喜老》中就说过:“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16、他们打破你的常规,也没你想象的那么不堪,他们也过着平常的生活,有着自己的精彩小日子。即使是夕阳,也是天边灿烂的一抹,夕阳无限好是因为他们阅历深厚,视野广阔,他们所绽放的灿烂是厚积而迸发出的精彩。

17、其实刘禹锡能够有这样面对衰老的人生态度,和他的性格和生平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沉浮,但他从没有随波逐流,始终不屈不挠地在坚持自己觉得对的选择,即便被一次次打击,但他从没有气馁,始终豪情万丈,活得像一个斗士,这也是他被称为“诗豪”的另一个原因。这样的刘禹锡写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其实一点都不让人奇怪,毕竟这本就是他一贯的人生态度。

18、——摘自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强调

19、诗意中国|寂寂寒江明月心:诗家夫子王昌龄

20、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五、莫道桑需要 为霞尚满天什么意思

1、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但白居易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2、刘禹锡并没有一上来就劝白居易对于衰老不要那么消极悲观,而是顺着他的话头,在前六句中先是坦言了自己和白居易相同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感觉到自己的衰老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出现,而且老去以后也和很容易成为身边人的负担,没有几个人来怜爱。身体不断瘦弱只能频频收紧衣带,头发也开始渐渐稀疏,端端正正地戴上头冠它也会自己滑落偏斜。为了爱惜眼睛只能尽量减少看书的时间,时常艾灸只因身老体衰不得已而为之。

3、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

4、(“滹沱河文学”笔会作品——095)|刘卫东:凤凰台上花盛开

5、《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

6、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7、老人们是很乐意和你聊天的,他们还会告诉你许多你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这时候你才知道他们也和年轻的你一样,拥有着美好的人生,拥有着精彩的生活。

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见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桑榆:太阳落下时,余光留于桑榆上,故以桑榆晚比喻人到晚年。这两句大意是:不要说太阳西落天色已晚,它映出的绚丽晚霞仍照满西天。比喻人虽到晚年,仍可有所作为。刘禹锡在宦途之中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晚年之际,他仍精神振作,奋发有为,表现出坚軔不拔的意志和老而不衰精神。此名句可用于勉励老年人不要因年老而悲伤、叹息,而要老当益壮,继续奋斗,争取发挥余热,有所建树。收起

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0、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这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在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之后;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两人又是诗坛宿将,自然少不了诗歌唱酬;由于又都垂垂已老,并同患有足疾、眼疾,更免不了同病相怜。

13、知道了“桑榆”的意思我们再去理解后两句,它表达的内核其实和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一样的。是鼓励好友不要觉得现在人到晚年就成不了事,他们依旧可以做很多事,影响很多人。

14、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15、即便是里市区很近,但“心连心老年公寓”还是山清水秀,空气独好。与喧闹不沾边,与城区的灰尘扬起也不沾边,似乎是与这个市区隔绝开来,可你就看见“她”在哪儿,那么近又那么远。

16、这是过了花甲之年的刘禹锡写给诗文至交白居易的一首答诗。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一种对衰老的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则借绚丽的晚霞为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积极精神。

1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8、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如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川阅水以成川”、“世阅人而为世”。

19、白居易的感叹的确是伤感了些,也消极了些,但是,却道出了晚年的无奈。作为老朋友的刘禹锡看到白居易写给他的这首感叹人生老矣,日薄西山的无可奈何的诗句,自然要宽慰一番,所以,刘禹锡的“回信”写的比较平和,用对于人生易老的坦然面对和乐观心态给老朋友白居易“宽宽心”。这首诗的核心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诗是这样写的:

20、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曾经党和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上、在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威望,他们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建议对新形势下党和的发展仍然有重要影响。只有充分发挥老干部们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让他们充分发挥余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给年轻干部做好榜样、为年轻干部提供帮助和支持,把优良的传统、先进的品格、宝贵的经验、积极的精神传递给年轻干部,才能把党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微霞尚满天的意思【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