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农业类
1、谚语农业类和意思
(1)、一粒两粒不上秤,千粒万粒就成斤。一穗落一粒,一亩拾一簸。
(2)、 广告语、中外成语/谚语对比、成语谚语惯用语区分、歇后语其他分类标准、习用语设立的必要性
(3)、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篇二:与农业有关的谚语稻要河泥麦要粪。
(4)、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5)、出处:语出曲波《桥隆飙》“俗语道:‘瑞雪兆丰年’,小麦一定收成好。”
(6)、这句话就更有意思了,从喜鹊的窝就能判断这一年的风向。厉害不厉害,说真的,真的佩服咱老祖宗的智慧。
(7)、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8)、如果芒种夏至期间不下雨的话,那这一年就较为干旱。
(9)、如果谷雨之前就听到响雷的话,那么这一年雨水就比较少,洼地种出来的瓜都很甜。
(10)、 句法上,成语相当于词可作句子成分,谚语多作为引用语独立成句
(11)、十年茄子九年瓜,芝麻就怕种重茬。六月种芝麻,顶头三朵花。
(12)、这主要就是关于小麦合理的收获时间的讲究,一般小麦在蜡熟末期(九成熟时)收获佳,因为过分成熟会导致籽粒的养分倒灌和掉穗造成落粒损失。
(13)、第一种情况是产生热雷雨的积雨云底部空气层比较干燥,积雨云中的降水在还未落到地面时已经蒸发,而雷声却照样传到地面。而后积雨云继续发展,雨滴大到落到地面前还不致完全蒸发完时才形成降水。
(14)、花(卢都花变花(棉花,四十五天好捉棉花。早花捉得早,早花捉得好。
(15)、(2)加强中耕松土。热雷雨造成的土壤氧气不足可通过中耕(定义:是指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松土来改良。
(16)、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17)、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
(18)、一粒粮食一滴汗,细收细打细凭算。一粒粮食一粒金,颗粒还家要当心。地不丢穗,场不丢粒。
(19)、陇南谚语从其类型看主要分为科学谚语,包话农谚(节气,气候、天气,农耕,家畜、家禽)、养生类谚语、持家、生活类谚语等,政治类谚语,经济类谚语,以及伦理道德谚语。从流传的范围看,由于受陇南独特环境的影响,农谚绝大多数流传在以农业为主的陇南农村,经济谚语则主要集中在商业化相对集中的城镇及其人群中,养生、卫生,持家、生活,以及论理道德,政治谚语则在各群体中都有流传,主要发源和流传在知识水准相对高,思想觉悟高的群体中。陇南谚语运用的语言是陇南方言,绝大多数是陇南特有的,有一部分是陇南及其周边地区也同样流传的。陇南谚语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同样以传流的赋比兴的手法为主。在表现形式上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谚语,谜语,歇后语,甚至歌谣混用,陇南谚语是陇南及其周边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及其社会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有些也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落后的,甚至愚蠢可笑的,有些(如农谚)将会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渐消亡,同时又有新的谚语被创造了出来。
(20)、如果大暑期间不炎热的话,那地里庄稼的长势就不好。
2、农业类的谚语
(1)、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注意双手干净,穴位手法准确,力度适当。
(2)、“早禾耘三到,耘到死翘翘;晚禾耘三到,耘到谷都爆”。
(3)、这句话的意思,同第一句大致相同,还是利用了动物的本能或天性。意思是,从喜鹊搭窝的方向来判断这一年的风向。比如今年喜鹊搭窝朝东南开口,那么今年一定是西北风偏多。
(4)、早稻栽插时,气温和水温较低,需要保持浅水层,提高土温和水温,可以浅栽,促进早发。而晚稻栽插时,则刚好相反,气温和水温都较高,移栽后,需要深水降温护苗,为防止漂秧,要适当栽得深一点。
(5)、寒露到,割籼稻,霜降到,割糯稻。稻秀只怕风来摆,麦秀只怕雨来淋。
(6)、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7)、栽得早,收得好;栽得迟,不当时。早播早种早收,迟播迟种要丢。
(8)、农民无闲月,种棚人更忙,向农民致敬为棚友加油
(9)、(1)√(2)√(3)×(4)× (5)√
(10)、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11)、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我建议大家平时看书写字时,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还要注意不在强光或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也不要走路看书;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12)、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3)、如果立春是在五九后一天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就不好,叫花子都要不到饭。
(14)、若要好,三凑巧:粪大、水足、种子饱。肥田不如肥种。
(15)、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百治不如一防。
(16)、天上的云如果一片一片像鱼鳞一样,那么天气就会晴朗,光照充足,谷子不用翻就能晒好。
(17)、 成语的构成成分通常不能改换
(18)、当然此则谚语的地域性极强,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多样,气候丰富,非所有国土之地皆可适用。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发达的今天,看上去更加不合适了,但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古人对于古朴的自然规律的理解,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自然的运作规律,希望现在的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今结合,走向未来。
(19)、培育壮秧对于水稻高产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壮秧活棵快,分蘖早,抽穗整齐,是争取多穗大穗,获得高产的基础。类似的农谚还有,“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秧好一般谷”,肥田不如肥秧”等。
(20)、“谚语二十四节气 传承农耕之文化”丨白露
3、关于农业类的谚语有哪些
(1)、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2)、处暑时节天还不下雨的话,庄稼就算结子那也是瘪的。
(3)、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菜当三分粮,因子当间仓。
(5)、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时冷空气日趋活跃,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常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因此,应预防病虫害和低温冷害。对于蔬菜,白露后的天气有利于蔬菜生产,要培育好壮苗。茄果类蔬菜育苗好在地膜覆盖的大棚内进行,绿叶蔬菜种皮较厚要进行种子处理并浸水催芽。另外,还要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如茄果类主要防治猝倒病。白露时节,果树要进行修剪、施肥、采摘等,同时做好病虫防治。不同的果树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对待。
(6)、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是说时值白露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准备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7)、小麦在冬前苗期苗体小,根系所能够伸展的范围小,施肥量少,浇水少,所以应当顺着麦行呈线状来集中施肥浇水。而春季的麦田群体生长量都较大,根系发达,拔节肥、拔节水的量应该加大,肥水要浇足浇透。
(8)、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9)、烂“落苏”(即茄子)多,烂铃(指棉花)也多。
(10)、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应加强林区管理,做好防火工作。
(11)、秋分时节下雨的话,来年会是个丰收年;秋分时节不下雨的话,来年到处是挖井挖不出水来留下的坑。
(12)、麦花立夏前,早花立夏后(麦田里种的棉花叫麦花,光田里种的叫早花。
(13)、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
(14)、如果立冬时节打雷的话,说明空气湿度大,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多降雪,家畜容易遭受冻害。
(15)、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从今年燕子往窝里垫草的数量多少,来判断今年降水量的多少。大家都知道,动物在判断天气状况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人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如果燕子往窝里垫的草多,说明今年降水比较多,天气比较凉。反之,则降水比较少。
(16)、 喻意类:前一部分是形象比喻,后一部分是对比喻的解释,两者形成喻意关系
(17)、泥干百日为粪,粪干百日成泥。要得田头有,粪筐不离手。
(18)、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农业气象谚语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19)、玉米行距窄,株距宽,容易造成耕作不便,通风不畅,遇到大风很容易被直接刮倒,所以提倡宽行窄株种植。
(20)、 少数成语的整体意义是成语语素义直接相加而形成的
4、农业谚语都有哪些
(1)、通过询问班里的同学,我了解到:有些同学平时不太注意用眼卫生、用眼时间过长。如有些人每次看书、上网或看电视的时间都太长了,这样导致眼睛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视力自然会下降。
(2)、农业气象谚语看似直白易懂,其中的道理还真不少呢!相信小伙伴们通过本次的赏析,能对这些熟知的话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笔者也希望本文可以抛砖引玉,引导同学们多多关注其他有趣有价值的气象现象。大自然中的现象千千万,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有心发掘,用心探究,就一定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窥见庐山真面目!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4)、不要问爹问娘,小麦出头好落秧。十成稻子九成扁秧,栽秧要栽蒲秧。
(5)、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云块轮廓分明,常呈扁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是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薄的云块成白色,厚的云块呈暗灰色。出现“鱼鳞斑”云象的区域,一般云层较薄,且分布在四千米的空中。鱼鳞云区域有以下特征:
(7)、秋天践踏麦穗太荒唐,冬天拾起米粒太可怜。
(8)、注意用眼卫生,不随便用手揉眼睛,用洁净的手绢或纸巾擦眼。
(9)、 部分成语的整体意义是人为赋予和约定俗成的意义
(10)、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11)、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12)、评析:大家从用眼习惯、用眼卫生等方面讨论了如何保护视力,角度多,考虑全面。后形成的建议具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13)、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
(14)、 |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义整合
(15)、六月南风里,稻管里生虫。若要发,靠手挖。立秋勿拔草,处暑勿长稻。稻耥黄秧,草耥芽。
(16)、 就成语的内部构成来说,部分成语属于短语结构,部分成语属于复句结构
(17)、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大约有一半的同学视力下降了。据了解,这些同学视力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如有些人喜欢躺着看书,有些人趴着写字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对视力有影响。
(18)、 少数成语在历史发展中由于一些个别词的意义比较生僻而改为容易理解的词
(19)、“瑞雪”有增肥、杀菌、灭虫、防止沙尘等多重作用。首先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厚厚而疏松的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也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雪能增强土壤肥力,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5克,下雪就等同于施肥。白天在阳光照射下雪水会渗入地下10~20厘米,夜间出现的低温将含水的土层冻结,病原菌、虫卵的细胞结构就会因为冰的物理性膨胀而被破坏,导致它们被杀灭。
(20)、打雷:一种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
5、农业谚语语有哪些
(1)、六十天荞麦四十天雨,荞麦沟里不积水。荞麦不怕连阴雨,小麦不怕火烧天。
(2)、棉花不害羞,连连续续长到秋。棉花立了秋,大小一齐揪……
(3)、 |可跟词一样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并在句法功能上充当句子成分
(4)、柄(bǐng)萎(wěi)宅(zhái)慎(shèn)
(5)、如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的头十天,那么来年春天就比较暖和;公众平台:种大棚,如果在后十天,来年春天就比较冷。
(6)、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7)、1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8)、如果大寒时节不结冰的话,那么来年会倒春寒,早春庄稼会受灾,影响这一年的收成。仅供参考
(9)、A“立即”强调了速度快,突出了腰鼓的热烈、奔放及影响之大
(10)、拔病株,留好苗,等距密植要记牢。禾苗小,要趁早,除去小,留选好。
(11)、成语——人们从历史上传承下来并长期使用的结构凝固、语义精辟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熟语。
(12)、如果清明时节刮南风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就比较好,陈年旧债就能还上了。
(13)、与此同时,六月份就到了二十四节中的夏至和小暑了,气温开始直线上升,此时如果是古代的低科技与低生产力的状况,庄稼十分容易因为干旱而死亡,因此,“及时雨”可以有效缓解干旱,保护农作物免于干旱。同时,阴天也可以使气温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降低了太阳辐射所带来的热量,从而减少水分蒸发保留住水分。
(14)、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15)、一七打苞二七出,三七扬花四七谷。黄秧分昼夜,薅草隔时辰。
(16)、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17)、 根据歇后语前后部分关系以及后一部分跟歇后语真实意义的关系分类
(18)、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糠。有关农业谚语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19)、出自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宜忌》。
(20)、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三峡天下雄,剑门天下险。
(2)、三耥九耘田,砻糠变白米。稻耘三遍谷满仓,棉锄七次白如霜。花靠锄头稻靠耥。
(3)、地没赖地,戏没赖戏;地在人种,戏在人唱。
(4)、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先打雷后下雨,降雨量相对较小。
(5)、打雷的声音所传播和影响的范围,远比局部地区产生的雷雨云的范围大得多。
(6)、秋天不干的.热火朝天,冬天怎么能舒舒服服。
(7)、 也有少量成语可以更换次序而意义不变
(8)、春天多捉一只蛾,秋后产量加一箩。春风虫儿遍地走,防治虫害早动手。要想来年虫子少,冬天割去田边草。除虫如治病,不治丢了命。
(9)、庄稼要紧,开苗要稳,锄不伤根,耥土要匀。庄稼一日不收,管理一日不休。
(10)、如果春分时节,早早地刮起了西南风的话,公众平台:种大棚,那这一年就容易闹虫灾、刮台风。
(11)、只有白车水,没有白鎝花。棉花一出土,见草就要锄。夏至棉花根边草,胜过毒蛇根边啃。
(12)、农历五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同时也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小麦的收割时间,在小麦收割的季节,需要一个良好的晴天环境,来收割夏季作物。如果遇雨就不能及时地颗粒归仓,而有可能在穗上生芽或不能及时晾晒发生霉变,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但同时好也不能一点不下雨,五月份也是抢种秋种子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降水种子的健长。虽然禾苗的成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但也不见得旱天不好,一定的干旱不仅不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反而有利于农作物的根部更好地发展,为后来的生长打下基础。
(13)、葱蒜类的蔬菜都是百合科葱属植物,这类蔬菜要求较为凉爽的气候及较高的土壤湿度,不耐高温和强光,所以要在白露后种植大葱,寒露后种植大蒜。
(14)、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北及黄淮地区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良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
(15)、如果小雪大雪期间不下雪的话,那么来年庄稼长势不好、籽粒不够饱满。
(16)、|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某个事物,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
(17)、如果立夏前后阴雨连绵的话,农作物就容易生麦蚜、锈病,庄稼自然就会减产。
(18)、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19)、“谚语二十四节气 传承农耕之文化”丨立冬
(20)、苦瓜子结不出甜香瓜,不选种长不出好庄稼。若要出苗匀,种子先选纯。
(1)、吟(yín)瑟(sè)逊(xùn)输(shū)均(jūn)
(2)、水稻根的颜色直接反映了根系的活力,白根多指的是根系活力强,黄根多指的是根系只能够存活长势却不好,黑根多指的是秧苗的质量差,灰根则直接意味着秧苗将要死亡。
(3)、谷秕子做的枕头,流动性比较强,可以随意改变形状,符合人体工程学,当头部枕上去会自然形成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塑型,且柔中有刚,当枕头与头部吻合后不会变形。
(4)、可能大家好奇,初一下雨,初二阴天,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呢?可能大家真的没太注意。不管在任何一个月,如果初二降水或者是阴天的话,公众平台:种大棚,这一个月都不会有好天气,阴天多于晴天。
(5)、 成语书面性强,谚语因民间口耳相传而口语性强
(6)、我国古代将立冬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7)、“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指的就是热雷雨。热雷雨产生先雷后雨的情况,有两种。
(8)、如果小暑时节下雨,那这一年较为干旱;如果小寒时节下雨,那这一年的冬天较为暖和。
(9)、二月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10)、惯用语——群众口头创造并通过修辞手段准确、生动、形象、概括地揭示某些社会现象和某种行为的熟语。
(11)、(3)雨淋可造成土壤脱肥,应及时追施,特别是一些性化肥。
(12)、歇后语——人们口头流传的由像谜面和谜底的前后两部分组成的通俗、风趣、形象而带有隐语性质的熟语。
(13)、农历五月天气晴朗,有利于夏季收获;农历六月多雨,雨水充足的话,有利于秋季植物的生长,且往往比较难得。
(14)、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5)、 形式上,成语比较定型,谚语有多重表现形式
(16)、我的成长是老师的培育。而文具盒则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代表我的文具感谢你,我告诉你,我爱你,赞美你。让我们来呼唤所有的小朋友都来爱你,赞美你吧!
(17)、莳里锄头,胜过垩头(肥料。松土深一寸,等于上次粪。七月下雨斗量花。
(18)、白土地里看苗,黑土地里吃饭。碱土压沙土,保苗不用补。
(19)、 逻辑上,成语一般表概念,谚语表命题和推理
(20)、 绝大多数成语属于四字格成语
(1)、10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2)、田不冬耕不肥,地不冬耕不收。冬耕深一寸,春天省堆粪。
(3)、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节气。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4)、谷秕子是未成熟的谷子,外形圆润光亮,特点是密封中空,能抑制细菌的滋生,古人就有储存谷类多年备荒的习惯,纯天然绿色,不过敏。因为谷秕子是外壳圆润光亮、又是中空,能保持比较恒温的状态,可以说是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5)、小麦在发芽出苗时,胚芽鞘具有着强大的穿透力,这股力甚至还可以穿过山石缝隙,但是,如果遇到了烂耕烂种或者土块较多等情况,就不利于出苗。
(6)、栽秧要栽梅花秧,米满柜来谷满仓。不要问爹问娘,小麦出头好下秧。
(7)、干耕干耙,湿耕湿耙;光耕不耙,种不上庄稼。
(8)、① 出现“鱼鳞斑”云象的近地面区域,往往受高压控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农业类的谚语148句(谚语农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