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巫山诗句【100句简单文案】

一、元稹巫山诗句

1、正好在微博上看到有话题讨论,甚是有趣。言情作家@一度君华说,

2、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相形之下,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才会对其他女子(以花从为喻)视而不见,即使看到了也淡漠厌倦,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绻恋之念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物喻情,以典达意的手法,运用极其巧妙,含意丰富,是少有之佳作. 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

3、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

4、高唐巫峡驻,神女未呈心。

5、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6、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7、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元稹的主要作品是乐府古题十九首和新乐府十二首。元诗从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接近白诗,语言通俗易懂是他们共同的特色。张籍和王建是“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张籍乐府诗以同情农民疾苦为主题,代表作为《野老歌》。

8、离思五首——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9、 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尽怀念悼亡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的“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

10、我想即便你对元稹不甚了解,但对于这首诗,你肯定是熟悉的。那么,是什么让元稹写出了这样深情凄绝的诗句呢?

11、赏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12、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河内人。北魏皇族拓跋氏后裔。十五岁明经及第,二十四岁以书判拔萃科登第,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多次弹劾地方大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徙通州司马。随后又因诗文得到唐穆宗赏识,长庆二年(822年)拜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十三岁卒,赠尚书右仆射。元稹和白居易关系密切,常被人并举,当时言诗者称其“元白”,其诗为“元白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积极的倡导者,其诗作或“寓意古题,刺美见事”,或直接揭露社会黑暗,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结集为《元氏长庆集》。《全唐诗》录其诗二十八卷。

13、如果说此前的元稹还是一个浪漫洒脱的风流才子。那么,韦丛的离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情,痴情,和悲情的爱情诗人。

14、韩翃: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15、元稹抛弃莺莺,娶三品大员之女为妻。并将莺莺痴情当作艳遇吹嘘。妻子在世时,他和薜涛同居,妻子去逝两年,娶小妾安仙嫔,后来续娶斐氏。再后来,他离开薜涛,作诗说——你是个好人,我虽然离开,但我爱你。后来霸占有夫之妇。这个人写下了诗句名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1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元稹)的《离思》,诗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

18、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1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是他为妻子韦丛写的悼亡诗其中的一首,可以算得上是助力元稹出道"多情郎"的重要作品了。

20、花园欲盛千场饮,水阁初成百度过。

二、关于巫山诗句

1、赏析:以红色宫花和白头宫女相互衬托的笔法,通过形象对比来揭示宫女的悲惨生活和心理活动。

2、赏析:全篇都用“昵昵儿女语”的亲昵调子吟唱,字字出于肺腑。作者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

3、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4、谢傅堂前音乐和,狗儿吹笛胆娘歌。

5、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7、单是穷也就罢了。元稹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穷大方。特别喜欢和朋友郊游,天天宴饮不断。自己又不能每次都“打秋风”,所以还要宴请朋友。而元稹自己又没钱。所以他只能对韦丛撒娇,韦丛看着自己像孩子似的的丈夫,假装很生气。可是为了满足丈夫结交朋友的需要,她拔下头上的金钗,让元稹当了去宴请朋友。

8、那句“花园欲盛千场饮,水阁初成百度过”正是对岳父家宴会情景的描述。

9、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人元滇在其妻死后2年所作.简单一点的理解可以说成久情难忘,并且无可取代.虽然诗人在韦丛过世后2年,又娶了安仙嫔做妾。安仙嫔不久也死了。4年后又娶了个叫裴淑。但不可否认的是,诗人在与妻子相爱的时间里.是没人任何人可以干预介入的.这是每个人都渴求的,对爱情来说也是珍贵的.诗人其后的选择,虽然有些另人感觉不那么的.但试想,如果一份已消逝的爱,变成一种捆缚.从此另人丧失了新生和爱的能力.这样的话,难道就是韦丛所希望的么?爱到底是一种幸福?亦或是一种诅咒?这首诗以及背景,让我们叹息.并且思考...

10、(赏析)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11、在元稹所写的《悲遣怀•其一》(节选)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婚后生活的点滴。

12、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13、然而,度娘是信不得的。

14、巫山,是一座朦朦胧胧的山。朦胧到古人的诗文里难以表述其具体的地理方位,因为巫山跨古时渝、湘、鄂三省四界,所以诗文中的巫山所指莫衷一是,大概每位诗人都有其梦中的神女想象吧。巫山,除了战国时的“小白脸、大才子”宋玉在此写有《高唐赋》和《神女赋》外,诗仙李白也曾在此留有两首诗文。

15、该诗句,是出自唐朝诗人元稹(zhen)的悼念亡妻韦蕙丛的诗《离思五首. 四》中之诗句。

16、译文: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17、没有吃的的时候,韦丛就去挖野菜。冬天没有烧的柴禾,韦丛就去捡老槐树上落下的树叶。元稹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想要安慰她,却说不出口。而韦丛却反过来安慰元稹,给元稹说古人采薇的典故。她说自己也想仿一下古人风雅的传统,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苦。

18、如果你曾到临过沧海,那么别处的水就再也不足为顾了;如果你曾看过巫山的云,那么别处的云便再也入不了你的法眼了。

1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0、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

三、李白关于巫山的诗句

1、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元稹与她两情甚笃。7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组诗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出身豪门的韦丛下嫁给元稹以后,面对着一贫如洗的家境,元稹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夫人)逮归于我,始知贫贱,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然不悔于色,不戚于言。“那么不悔于色,不戚于言”的韦丛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4、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

5、白居易凭借着《长恨歌》和《琵琶行》,可以说是独步天下。而元稹又是凭什么和白居易齐名的呢?

6、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7、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很多人眼中的古代“渣男”,个人觉得他是性情中人,至情至性,他比较知名的诗分享几首如下,供参考(诗句加粗标识):

8、昨暮追风雨,今朝仍雾霖。

9、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

10、我行巫山渚,寻登古阳台。

11、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府河南人,唐朝宰相、诗人。他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12、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13、其实这一名句里有两个重要典故,元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风景。

14、这是诗人元稹为了纪念逝去的妻子而写的。

15、这是早期(1917年)所写一首诗中的诗句,可惜只剩下这么两句。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的大字本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有这样的批注:水击: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16、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17、白话释义:经历过沧海之后,再看到其他地方的水,便很难感到波澜壮阔,见过巫山的云朵,就会觉得巫山之外的云不能算作是秀丽的。这里的“云”和“水”都可以当做是人生的一种追求。

18、“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19、白话释义: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

20、一千多年后的现在,李荣浩:“若是能重来,我要做李白!”

四、刘禹锡写巫山的诗

1、赏析: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2、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诗文为配合押韵、上口,有时的写法难达其义。李白诗中的巫山,大概是指奉节白帝城的山,若是指现在巫山县内的山,则所写前后矛盾。李白先宿巫山,后“下”瞿塘。古代方位以“西”为上,以“东”为下,下瞿塘,说明李白是乘舟向“东”出川,而昨夜留宿在奉节白帝城。因为三峡由西往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除此之外,李白还写有一首《古风·我行巫山渚》:

4、醉摘樱桃投小玉,懒梳丛鬓舞曹婆。

5、对我们大的支持,点个“在看”

6、下句:"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又说,除了巫山上的云,其他地方的云都不够美丽。这一句巫山云也有出处。楚国宋玉有《高唐赋》,赋里有一神女,她在巫山之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其身其姿,楚襄王为之绝倒,后人为之惊叹。因为这一典故,以神女比韦丛,显得元稹的深情。

7、冬天来的时候,细心的韦丛发现自己的丈夫依然穿的很单薄,换来换去,总是那么几件单衣服。于是,她便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好衣服拆了,给元稹缝补棉衣。

8、虽然如此,对于“文艺”,或只能如@栅栏小院一样,且持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人品和艺术创作本来就不会是一回事。人品不好的人也有可能就是个艺术天才,比如元稹,写出来的诗句就是流传千古。所以我们要把人品和作品分开来看,喜欢人品好的人,喜欢打动人心的诗句,就算它不是人品好的人写的。”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10、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

11、后来的元稹仕途比较顺利,做官一度做到宰相的位置,但是他所有的荣华富贵,韦丛都没办法享受了。所以元稹只能通过营奠复营斋的方式来悼念亡妻。

12、译文: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13、元稹在韦丛去世之后,写过多的悼亡诗。清朝的诗歌评论家蘅塘退士曾这样说:“古往今来的悼亡诗如汗牛充栋,但没有一首可以超过元稹所写的悼亡诗。”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

14、诗人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意思是,我很是相信人生会有二百年,如果我能活二百年的话,我可以水击三千里啊。人生活二百年在现代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诗人的夸张是有限度的,也是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所作的艺术夸张,给人一种喜欢长寿一种人生希望的感觉,揭示了诗人的豪情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渴望对未来斗争的渴望。“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正需要时间。“水击三千里”,诗人的意志何等的坚强,志向何等的宏伟,人生目标旨在作世界、自然、社会的主宰啊!

15、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16、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17、我们都爱古诗词,耽于文辞之美,故而沉醉。

18、巫山十二峰来源:作者;宋。阳枋心与巫山异境融,危岑天际骇奇峰。苍茫草木晴云外,有似乘鸾跨鹤踪。跨唐代诗人李贺对这些奇峰曾这样描绘:“巫山十二峰,峰峰皆在碧虚中。”李白曾三进三峡,面对十二峰发出深深地感叹和抒怀,“疑上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19、译文: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20、但亦要悉知,如同书法一样,不可因人废字,也不要因人废文。

五、苏轼《巫山》

1、而作为豪门千金的韦丛,自从嫁给元稹,便是一位贫贱不移好妻子。有时候看着妻子为生活操心,发愁,元稹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每当这个时候,韦丛都会反过来安慰元稹。她说自己的名字叫韦丛,“韦”字随父,“丛”不就是象征着我和夫君两个人,好比站在一条小船上,船头船尾,任凭潮起潮落,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注定都要和夫君一起来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

2、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我在花丛中任意来回却懒于回顾,一半因为我潜心修道,一半因为曾经有你。

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4、这两句诗的字面含义易解,沧海水也好,巫山云也罢。一句话总结:只要有你,世间其他女子都黯然失色,难入我眼。

5、妻子韦丛却如明珠般耀眼。她有着富裕的家境和姣好的容貌,是当时豪门子弟仰慕追求的对象。

6、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7、译文: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9、(赏析)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中间四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10、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11、大多数资料显示,元稹的“离思五首”是写给亡妻韦丛的,在韦丛下嫁后,当时的元稹应该是用情专一的,而之所以被后人称其是“花心渣男”,应该和他辜负初恋崔莺莺(其表妹)、背弃成都女诗人薛涛有关,至于其正妻亡故之后的花边野史,确实无法求证。

12、韦丛的父亲韦夏卿是当时的朝廷重臣。韦门的豪奢到了什么程度,元稹在他的诗作《追昔游》中曾这样写道:

13、元稹《莺莺传》写张生和崔莺莺一度相爱,终于负心背弃的故事。小说的女主人公崔莺莺,出身名门,深受封建礼教熏陶,是举止端庄、沉默寡言的大家闺秀。虽有强烈的爱情要求,却深藏心底。自己约张生来相会,又板着面孔斥责张生“非礼之动”。但是,强烈的爱情要求,使崔莺莺大胆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主动乘夜来到张生住所私会,表现出不同凡俗的反叛精神。然而,当她意识到张生将要拋弃她时,又无力抗争,听凭命运摆布。崔莺莺的形象刻画得真实动人,十分成功。张生的形象,有元稹自己的影子。他对崔莺莺始乱终弃,是封建制度下,醉心功名富贵的文人士子的真实写照。《莺莺传》写的是“才子佳人”的恋爱,深受文人喜爱,宋代以后,许多作品都是根据它敷衍而成的。

14、元稹虽然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家族也久居东都洛阳,且世代为官。父亲元宽曾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但在元稹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家里顿时没了支柱。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生活的的重担。

15、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

16、他转化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之典故,说我已经看过了大海,其他的江河哪里还可以称得上是“水”呢;接着又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世上就没有其他云彩可入我眼了。

17、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窅冥何所望,

18、出自:唐代诗人元稹《菊花》

19、《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

20、可能大家的看法确实也如@许木离所言,“一直很喜欢这句诗,但并没有妨碍我一直讨厌元稹。”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巫山诗句【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