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现游子思乡情怀诗句
1、感受,更能表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以及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本诗写舟行江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写长江雄奇壮阔的风景,抒发了旅途之中的思乡之情。
3、这两句是虚写,想象与亲人欢聚,西窗之下共剪蜡烛,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重逢情景。“何当”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渴望团聚之深情。
4、④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1)在这次综合性实践学习中,你准备建议开展哪些活动?(至少举出三个)
7、下面,笔者就从高海涛的散文文本入手,解读高氏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及其为当代散文带来的新的审美质素。
8、要指出手法,“生”与“入”是拟人,然后要简单描述诗歌的意思,后的情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
9、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要点出诗歌所用的手法,可以参照一般诗句赏析的答法,但是在答题过程中要把“为什么”解释的更加详细一些。
1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2、初中古诗文朗读节奏的方法技巧
13、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孤零的感慨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1*cnjy*com
14、《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5、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16、诗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7、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18、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19、《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20、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诗句与游子思乡之情
1、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A.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
4、释义:当海际的明月升起的时候,你我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同时看到这明月
5、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是枯藤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昏鸦。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7、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
8、后来,洛夫在台湾中广公司、亚盟总会和东吴大学任职。1954年10月,与张默、痖弦在左营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著作甚丰:有诗集《灵河》《因为风的缘故》《漂木》等十多种,诗论集《诗人之镜》《诗的边缘》等五种。
9、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
12、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
13、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4、为增强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感知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吧。
15、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16、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7、《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18、“风吹雨”既指眼前风雨肆虐的现实环境,又含有象征意义,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
19、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晩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睛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下列对诗曲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诗中的“一夜征人尽望乡”,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4、从“若”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落花时节”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这两句诗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时代的无限怀念和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7、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释义):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9、用西下的夕阳衬托,又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
10、《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同时,诗人所表现的乡愁,不仅可以从古典诗歌中找到它的历史渊源,与古代的心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它更是当代千千万万游子的情怀的艺术概括。诗人的独特感受提升为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普遍性的情境,从而获得了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
1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D)
13、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14、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15、阅读曹操《观沧海》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16、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17、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18、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1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0、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四、表达游子怀乡思归的情思的诗句
1、高俊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山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文中写行船之快是用地名的转变来体现的,很有特色
2、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3、“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4、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
5、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6、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8、出色的文学评论家、编辑家、学者的身份和经历塑造了高海涛的学术品格,积淀了他丰厚的学养、开阔的视野、广袤的思想;诗歌翻译家的工作又使得他浸润在英美诗歌的唯美情调中。这样的身份和经历伏蛰在他的散文写作中,使得他的散文具有深沉的思考品格和学者风范,同时又有英美诗歌浪漫、忧伤、纯净的诗境。
9、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答题时要看别人怎么问的,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来答题。客路点明文中的“次”,写了诗人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了对偶,客路与行舟,青山与绿水,外与前。
11、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1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3、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5、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16、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8、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19、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0、陆机《文赋》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三行正是那片言居要的警策之语。写到这里,这首诗已经态浓气足。后边的句子则让紧张的气氛舒缓下来,那啼血的杜鹃折飞的白鹭,以火发音的鹧鸪,作为诗人思乡情结的对应物,是诗人从传统诗词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中精心选择的,富有浓厚的文化意蕴。
五、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有
1、释义: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3、枯藤老树昏鸦,(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6、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解析)“夜阑卧听风吹雨”是写实,故该项错误。
8、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构成一种清明秀美的意境。
9、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烽火台下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11、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12、总之,《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13、高海涛的大多数散文都在自觉地追求这种中西合璧的气象,多方求索,旁征博引,自由往来穿梭于古今中外,“文本间性”层出不穷,风情万种,又浑然天成,自成一家。可以说,高海涛的散文创作是“间性写作”的突出典范和标本。
14、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15、(释义):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16、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3)积累两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
1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19、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冬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
20、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诗句与游子思乡之情【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