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短句128句(孔子50句经典句子)

孔子50句经典句子

1、孔子经典的励志句子及解释

(1)、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3)、《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释义: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到耻辱。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论语》

(6)、(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出自《中庸》·译文〕诚,贯穿在万事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君子把真诚看作高贵的品德。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4)、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15)、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经典名句名言

(16)、释义: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18)、孔子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19)、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20)、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孔子的短句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2)、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5)、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不担忧财富不多,只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忧人口稀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宁。……如远方的人既然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7)、(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6)、(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0)、(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3、孔子名句60句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3)、3)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释义: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5)、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8)、真正的经典从来都不是一种宗教性指导,而是在思维方式上对后人永远保有启发。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10)、(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4)、(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5)、(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6)、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7)、“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18)、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高尚的治国之道。“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孔子在古时被世人尊称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为博学的人之被后世的统治者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19)、“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孔子经典名句100句

(1)、以诚待人、言而有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释义: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6)、(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7)、释义: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8)、(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9)、兴趣永远是好的老师,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论语》

(1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5)、(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16)、(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聞;损者三友:友便辟(暴躁)、友善柔(优柔寡断)、友便ni(心怀鬼胎的人)。

(18)、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情感留在应该使用的地方。

(1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5、《论语》十大名句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 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3)、(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4)、《礼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好的老师,都懂得教学相长,好的老师一般都是饱学之士。

(6)、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经典名句名言年代:清朝

(8)、买臣起白社,贾谊富青春。宝此金辘轤,去去延平津。

(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13)、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14)、(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17)、〔出自《论语》·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8)、(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0)、4)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1)、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2)、《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

(6)、(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7)、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论语》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

(1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3)、(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4)、当年找工作,主考官问我哪年毕业,我本来是要说2000年的,结果一激动说:“两千年前”,更汗的是,主考竟然噢了一声说:“孔子的学生吧”。

(15)、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6)、传承经典,弦歌不辍,这是一个民族前行的根基。

(17)、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19)、释义: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20)、(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孔子说: “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6)、(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引以为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成熟定,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要戒除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7)、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8)、〔出自《大学》·译文〕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的短句128句(孔子50句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