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书简的基本美育思想98句(席勒美育书简)

席勒美育书简

1、席勒美育书简pdf

(1)、(ImmanuelKant,1724-1804)

(2)、针对上述“紧张的人”,席勒认为只有“融合性的美”才能使他们恢复到和谐的状态。那么“融合性的美”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帮助“紧张的人”回到人性统一的整体的呢?席勒说:“在现实中总是某一种因素比另一种因素占优势,经验界所能达到的只是在这里两个原则之间摇摆,时而实在占优势,时而形式占优势。”这里所说的“一种因素和另一种因素”实则就是“感性”和“理性”,“融合性的美”是“感性”占优势的一种美,也即“实在”占优势的美。“融合性的美”通过松弛作用可以恢复“紧张的人”原本和谐的状态,而“紧张的人”有两种表现形式,因此“融合性的美”就有两种不同的作用方式。“首先,它作为安详的形式使粗野的生活缓和下来,并为从感觉到思维的转化开辟道路”。此种方式对“未开化的人”起作用,他们因受到“感觉强制”而“紧张”,“融合性的美”则给予他们摆脱自然法则束缚的契机,换言之使感性主体获得形式的自由感,从而消除“感性紧张”的状态;“其次,它作为活的形象,以感性力量装备起抽象的形式,使概念回到直观,使法则回到情感”。这种情况则为“野蛮人”服务,他们受到“观念强制”而失去了情感,“融合性的美”给予他们更多的“感性力量”,这样“理性”就能够回到“感性”,消除来自理性—社会性法则的“紧张”。必须指出的是,“在这两种情况下这种美还保持着自身来源的痕迹,在前者那里它更多地消失在物质生活中,在后者那里它更多地消失在单纯抽象的形式中”。也就是说,“融合性的美”在对“未开化的人”和“野蛮人”产生松弛作用的同时,并不会将他们原有的个性完全消除。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的第18封信中说:“美连接着这两种对立的状态,从而扬弃了对立。但是因为这两种状态永远保持着相互对立,所以它们的被结合无非就是它们被扬弃。”“两种对立”所指的就是“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融合性的美”只是连接着两者,帮助它们留下积极因素而克服消极因素也即席勒所说的“扬弃”。

(3)、艺术的美,既是素材的美,又是表现的美,既有对内容美的观照与领悟,又有对形式美的愉悦和满足——席勒《美育书简》。

(4)、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理性的第三大功能:判断力理性。判断力理性能从受制于因果必然法则的自然之中直观到心灵自由所追求的合目的性,如此一来,机械性的自然就不再排斥精神领域的自由法则,甚至于成为开展后者的场域。就人之存在而言,通过判断力理性的运作,身体的自然性将符应心灵自由所追求的「高合目的性」——即「福德一致的至善本身」,并与之共构完善的人格。

(5)、人们的活动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样人们就等于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支配者,他往往把人们其余的素质都压制了下去。不是这一边旺盛的想象力毁坏了知性辛勤得来的果实,就是那一边抽象精神熄灭了那种温暖过我们心灵并点燃过想象力的火焰。

(6)、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卡冈《艺术形态学》。

(7)、席勒身处于欧洲人呼吁人性自觉的启蒙运动之中,其思考的问题正是人本性二元分裂和对立的困境。在寻求解决之道上,康德的理性哲学——尤其是判断力理性的理论——曾为席勒提供了指引,但终究为他所弃;因为康德固然以人之三大理性的统摄运作去说明整体人格的完成,但是,当他宣称「纯粹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优位」和「判断力理性对自然之合目的性进行直观」时事实上仍将物质性消解于精神性中,自然本身没有属己的真正独立性和价值。

(8)、伊藤虎丸在《鲁迅与终末论》中提出“将作为人格的人对置于作为物质的自然,是笛卡尔以来的欧洲近代学问的出发点,自由的‘个’,‘不仅仅是全体当中的一部分,而是具有不可被全体所无视,所否定的个有性’,其人格的尊严性‘只有通过超过全体,并且能够否定全体的者与个的直接连接方有可能,只有直面这种作为否定者的神,人才会被从自然有机体秩序的埋没中拉将出来,获得自由(主体性),并由此而重新朝向具有主体性和互相伦理契约关系的共同体的形成。”“只有具那种自由的人,其作为‘人格’才有别于自然的、生物的、物欲的人。而只有当人直面作为否定的超越者时,只有当他获得前者的启示时,才会从埋没于‘多数’(亦可以置言为‘多数’所造就的既成秩序和价值观)当中被呼唤出来,成为作为自由的‘个人’(或‘个性’)的人格。”也就是说,只有当人遇到否定着,人才能获得自由;只有人超越否定者,人才成为自由的“个人”的人格。   

(9)、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是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光潜。属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该作品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10)、埃贡·席勒生于奥地利图伦,他的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玛莉·席勒,则是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当时他的美术老师K。L。史特劳区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份,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

(11)、第二十三封信 审美教养使自然规律和理性法则都不能束缚人的自由选择

(12)、美证明了道德自由和感性依存性完全可以并存,还证明人为了表现出精神并不需要抛弃素材。因此我们不再为找到从感性依存性到道德自由的过渡而感到惶惑不安。如果象美的事实所证明的,人在与感性的结合中是自由的,正如自由的概念本身所说明的,自由是某种的和超感性的东西,那么人如何从有限上升到、在他的思维和欲望中与感性相对立,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因为在美中已经发生过这一切。总之,人怎样从美达到真理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因为真理就其能力而言已经包含在美中了。问题在于人怎样开辟一条道路,使他从一般的现实达到审美的现实,从单纯的生命感达到美感。

(13)、艺术家虽然是他的时代的儿子,但如果他同时是时代的门徒甚至是时代的宠臣,那对他就不幸了。

(14)、席勒认为他那个时代的人都是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之所以分裂是因为人性中感性和理性没有和谐统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够使人性完满从而走向自由。在他看来感性和理性应该是相互依存的,人是可以达到“神性”的完满状态的。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必然会同时产生两种冲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它们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松弛和紧张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冲动看似相互对立,一个要求变化,另一个要求不变;二者是在不同的客体中发生的,感性冲动源自“物质存在”,也就是人的肉体—自然之维,理性冲动源自“存在”,也就是人的精神—神性之维。游戏冲动通过“扬弃”将两种冲动结合在一起,使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获得了自由,而游戏冲动的目标就是“活的形象”,也就是席勒所说的“广义的美”;无论是“活的形象”还是“广义的美”,事实上指向的都是一种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交融的主体体验,换言之,即一种超验的、理想的审美状态:“……美的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可能的结合与平衡里去寻找。这种平衡永远只是一种观念,它在现实中绝不可能完全达到。”无疑,席勒认为在经验领域中这种高度理想化的美是不存在的,不是偏向感性就是偏向理性,往往以“融合性的美”(gentleandgracefulbeauty)和“振奋性的美”(energeticbeauty)的形式出现;而“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又分别对应于“紧张的人”(excitedman)和“松弛的人”(relaxedman)

(15)、谈到《审美教育书简》之创作动因时,人们大多会谈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比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康德的《判断力的批钊》对他的启发,但是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欧洲政局的转变以及它在知识界所引起的反响。那是正紧接着法国资产阶极大革命之后,当时一般要求改革封建制度来保障个人自由和民族独立统一的德国知识界起初对法国革命都表示欢迎,等到他们看到雅各宾d人的暴力专政以后都被吓倒了,转过来对革命失望甚至仇祝。”。而席勒自己也在第五封信中谈到“已有物质的可能性,可以建立理想的国家,但是还缺少道德的可能性。”“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中,我们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突解除了羁绊,以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文明阶级则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处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在精于世故的社交中心,利己主义筑起它的体系,我们受到社会的一切疾病和一切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 

(16)、联系到我国当前一些人一味沉迷于感性欲求的现实,另外又有人从另一个极端企图用封建的或变相封建的道德法则来约束人的社会现象来看,席勒的美学思想难道不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吗?

(17)、谢林认为“理智直观”是哲学家们特殊的精神所需要的,却缺乏客观性,常人不会有这样的直观;“审美直观”乃是“理智直观”的客观化,因而具有客观性,易为常人所接受。艺术与哲学的区别就在这里。谢林断言,他的先验哲学的整个体系的高层次是“审美直观”,美比真要高。

(18)、从古代经中世纪到近代,真正把美提到首要地位并作出专门系统的美学研究的哲学家是康德。康德认为自然界的秩序和道德领域的秩序有其同一性,这就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能体悟到自然界的必然性和道德自由之间的超感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美高于真和善,美不再受自然和道德的束缚。

(19)、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20)、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将美分成“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它们分别对“紧张的人”和“松弛的人”起作用,目的是为了使这两类表征着人性分裂的人达到人格完满的状态。这两种美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撑拒又互相吸收,后消融在理想美之中。从美学史的角度出发,“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分别对应美学经典范畴——“优美”和“崇高”。需要指出的是,在席勒的美育理论中,两者都是人格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但后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的关键在于“振奋性的美”。

2、席勒美育书简的基本美育思想

(1)、审美直觉artisticexperience

(2)、《美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内容为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

(3)、自私和残暴的特性与其说有助于维持社会,不如说是破坏社会。

(4)、20世纪初,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杜威(J。Dewey)继续阐述了这一思想,并提出“的经验即艺术”和“艺术即经验”的见解。在杜威看来,美不等于日常经验,但又不是与经验无关;任何美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日常经验中升华出来和由正常经验转变而成的。

(5)、席勒提出,“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美,而美是活的形象。根据这种冲动,人将努力使变化与持恒、接受与创造相结合;自然的强制和精神的强制将互相抵消,感性和理性互相调和。现实中的人存在于两种状态中: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美在现实中的作用,根据它作用的对象,即人在经验中的不同状态,对紧张状态具有溶解作用,对松弛状态有振奋作用。提出“自由心境”,在这种心境中通过感性规定和理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种心境中感性和理性同时活动从而彼此抵消,心绪既不受物质的、也不受道德的强制。这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状态叫做审美状态。美在心绪中不产生任何具体的个别的结果,只是给人以自由。美的作用就是通过审美生活再把由于人进入感性的或理性的被规定状态而失去的人性重新恢复起来。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从审美状态可以向任何更高的阶段发展。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进而具有人性的标志,是喜欢假想、爱好装饰与游戏。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这时就建立起美的假象王国,在这里人摆脱了一切(包括物质的与道德的)强制,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它的基本法则,平等的思想得到实践。 

(6)、(Baumgarten,1714-1762)

(7)、1985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附范大灿译《论崇高》。

(8)、有一种意见认为康德把美看成只是自然界必然性与道德自由之间的桥梁,于是断言康德主张善居于美之上。这种一般流行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居间的意思,但在康德这里似应理解为统一二者的更高的范畴。当然,正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秩序的象征,这应该说是他没有摆脱古希腊的善主导着的美的思想痕迹。康德的美学从总的意图上看似乎是极力强调美之不同于真和不同于善的独特之处,从而凸显出专门的美学领域。

(9)、(2)康德将人类理性区分成三大分殊功能:纯粹理性(reineVernunft)、实践理性(praktischeVernunft)和判断力理性。纯粹理性又称为理论理性(theoretischeVernunft),能使人通过感性而取得的杂多经验内容依循必然法则而被赋予形式意义,因此是构成有关经验之现象世界的知识——即自然知识——的主体先天形式条件。实践理性规范人之意志的道德行动法则,其本身以彰显善、自由和人格尊严为目的,因此于实现人之存在价值上具有优位性。判断力理性则使人能在自然之中直观到合乎善之目的性的存有意义;换句话说,判断力理性是经验世界(属于纯粹理性规范的领域)和睿智界(属于实践理性规范的领域)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藉之,人得以克服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于感性的生命中实现对善与人格的追求。

(10)、2003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附范大灿译《论崇高》。

(11)、对“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的解读是:“用中国文论的术语来说,理想的美是‘阳刚’与‘阴柔’的统而经验界的美却往往偏于‘阳刚’或‘阴柔’。”当然,朱光潜用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去阐释席勒的这两种美,这种阐释本身具有鲜明的本土意义。“阴阳刚柔之说源于《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在此之后,三国魏曹丕将“阴阳”用来阐释文学;南北朝时期用它们区分文章的风格;姚鼐还将二者提升到了审美的范畴。也就是说,“阳刚”和“阴柔”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是两个相互统一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的两个类型。并且,二者的地位是相同的,它们仅仅是美的两种表现方式;而席勒所说的“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它们在西方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同的,并且“振奋性的美”对“融合性的美”存在一种超越性的价值。

(12)、“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的人性。”

(13)、席勒《美育书简》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而且还是一本对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入哲学探讨的难能可贵的著作。但是,由于它的开创性质和理论上的不成熟,造成某些思想概念的含混不清,表述也不免晦涩难懂。从而在对这一著作的认识上引起了极大的分歧。从这一著作问世到目前为止的近二百年中,它的影响一直很大。尽管在观点上认识是不同的,但对它的影响和重要性的肯定却是一致的。我们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中都可以发现这本著作的思想痕迹。因此,不论研究美育学说发展史,还是探讨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一著作。

(14)、为什么单个的希腊人可以成为他的时代的代表,而单个的现代人却不敢呢?因为希腊人所获得的形式是来自把一切联合起来的本性,而现代人所获得的形式是来自把一切分离开来的知性。

(15)、艺术家的素材虽然是由现时代取得的,而他的形式却是从一个高贵的时代甚至由一切时代的彼岸取得,从他的本质的不变的统一中取得。

(16)、官方网址:www.ajiaguojiedu.com

(17)、海德格尔断言,真正的艺术品乃是真理发生的场所,信然。美在这里显然比真更优越,美高于真而又包含着真,并且,这里的美和真都是具体的。西方现当代哲学在提高美的地位方面,比起近代哲学来无疑跨出了时代性的一步。

(18)、人能够以这种双重方式对立起来:或者当他的情感支配了他的原则时,成为一个原始的人;或者当他的原则破坏了他的情感时,成为一个野蛮人。原始人忽视艺术,并把自然作为至高无尚(应为上)的情侣;野蛮人嘲弄和蔑视自然,然而他比原始人更丢脸,他进而成了他自己的奴隶的奴隶。有教养的人把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他尊重自然的自由,而只是抑制了自然的专横。

(19)、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密切。

(20)、我以为,“万物一体”既是美,又是真,也是善:就一事物之真实面貌只有在“万物一体”之中,在无穷的普遍联系之中才能认识到(知)而言,它是真;就当前在场的事物通过想象而显现未出场的东西从而使人玩味无穷(情)而言,它是美;就“万物一体”使人有“民胞物与”的责任感与同类感(意)而言,它是善。“万物一体”集真、善、美三位于一体,人能体悟到“万物一体”,就能产生一种令人敬爱、仰慕的宏伟气魄与胸怀。人们经常谈论真、善、美的统究竟统一于什么?如何统一?我想“万物一体”应该是好的答案。

3、席勒美育书简名言

(1)、适用于道德经验的东西,必然在更高的程度上也适用于美的现象。美的全部莫离正是基于这一奥秘,而当美的各种因素被强行结合起来,美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

(2)、人以一种认为的方式从他的成年返回到他的童年时代,在人的观念中构成一种自然状态。

(3)、联想鲁迅笔下麻木、残忍的农民与无聊、虚伪的学者官员,与席勒所说的下层人和上层人是多么地可以对号入座;日本研究者伊藤虎丸在《鲁迅与终末轮》中提到鲁迅所批判的中国国民劣根性何尝不也体现在当今日日本人身上;太宰治在其小说《阿三》里关于法国大革命有这么一段观点“不破坏不行,就算知道永远也无法再建立出新秩序、新道德。”“听说孙文说‘革命尚未成功’之后就去世,但所谓的革命的完成,恐怕是永远也不会实现的。”“革命的本质就是这样子,一个悲伤、美丽的东西。”太宰治对革命的期待是完成人心的革命(即使人由人成为人格),其所谓的“永远也无法再建立出新秩序、新道德”应该是指人类的那些共同缺陷诸如自私、虚伪、残忍等的永远无法。

(4)、当人只是感觉到自然的时候,他是自然的奴隶,一旦他思考自然的时候,人就成了自然的立法者了。自然原来是作为一种力量支配着人,现在在人的眼前却成了一个对象。成为他的对象的东西就不再具有支配他的力量,因为对象要承受他的力量。人赋予素材以形式,只要他给出形式,自然的影响就无法侵犯他。因为除了剥夺精神的自由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侵犯精神。人给无形式的东西以形式,就证明了他自己的自由。只有在素材沉重地无定形地支配一切的地方,以及模糊的轮廓在不确定的界限内摇摆的地方,恐惧才能存在。自然界中任何可怕的东西,只要人能赋予它以形式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对象,人就能战胜它。正如面对作为现象的自然人开始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一样,面对作为力量的自然人也维护自己的尊严,并以高贵的自由去反对他的众神。众神脱下了曾经使童年的人类感到惧怕的幽灵的面具,在变为人的观念时,使人惊奇地发现众神具有人自身的面貌。曾经以猛兽的盲目威力统治世界的东方的神圣怪物,在希腊人的想象中却有着和蔼可亲的人性的面孔。泰旦的王国毁灭了,无限的威力被无限的形式所制服。

(5)、画面中大部分的物象都是以红灰、橙灰和绿灰色块组成,红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绿灰和橙灰,白灰的墙上又呈现出蓝灰和橙灰色。这些都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再加工的,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6)、第社会作用。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7)、  Alevel经济Essay该怎么准备?

(8)、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9)、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0)、“人不只是物质,也不只是精神”。单纯的“感性冲动”使人受自然的感性欲求的强迫,是一种“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使人受法则(包括意志上的法则如义务)的强迫也是一种“限制”,人性的完满实现则要求把两者结合起来,要求超出有限以达到无限的自由,这就是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席勒称之曰“游戏冲动”。

(11)、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12)、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

(13)、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14)、(2)(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一版.

(15)、政治领域的一切改良都应该来自性格的高尚化——但是在一种野蛮的国家制度的支配下,人的性格怎么能够高尚化呢?为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国家没有为我们提供的工具,去打开不受一切政治腐化污染保持纯洁的源泉。

(16)、本文来源:摘自《江海学刊》,节选,2000年4月30日。新标题为编者所加。

(17)、据席勒之说,“人们只能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这个“只能”是值得质疑的)。“自由心境”来源于“通过理性规定与感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虽然“为了在空间描绘一个形体,我们必须给无限的空间划定一个界限”与要求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像“感性”和“理性”这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能否如此各有自己的界限,对立的存在是很令人质疑的;而且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一定会达到自由心境么?)“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做对象。”“‘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能将对象推向远方的只有“观赏”么?)

(18)、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浙江杭州311121

(19)、纵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百年变迁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变迁而发展前进的过程。当然,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将外来的教育思想融会贯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之上的,通过不断的实践加以判断实施的效用,有的时候会错位偏移原本发展的轨道,而后再回归本路。简单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循环上升的过程。

(20)、席勒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审美的人”、“游戏着的人”才是获得高自由的人,才是完全的人。(席勒《美育书简》第15封)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到,在席勒的思想中,美实居于统一真和善的地位。席勒所谓美是由感性到道德理性的“路径”的看法,与康德把美视为自然必然性与道德自由间的“桥梁”的看法有相似的意义。

4、席勒美育书简的意义

(1)、在伊藤的观点里,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的是“否定者”,而非“观赏”。所谓的相遇“否定者”,简而言之,即一个人,当他与对每天生活的日常世界(“作为被赋予的现实”)来说是外在的、超越的某种东西相遇,而从日常性中被拉出来,并确立起(现实被对象化)非日常性的视点。相比之下,审美的范围显得狭义。还有,虽然我们确实能在审美中感到超脱,但是关于“为什么有审美心境”的问题,席勒的答复只能是“人的审美心境是自然的赠品”,又将答案推向神秘与未知。 

(2)、不管席勒的美学思想中还存在着一些令后人困惑不解之处,不管它存在着一些遭到后人批评的缺点,但他的美学思想中所贯穿的一个基本思路却至今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一个“审美的人”,既超越了感性欲望的限制,又超越了理性法制包括道德法则(“义务”)的限制,因而是一个自由的人。这个基本观点用席勒所使用过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说就是,美乃是“无限出现在有限之中”,乃是在与有限感性物的“结合”中上升到无限的自由。席勒把这种境界称之为“崇高的人性的实现”。

(3)、2008李光荣席勒:美育书简重庆出版社《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收录。 

(4)、美的历程:《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该书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5)、徐恒醇先生是我国设计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和开拓者,先后从事外国美学和技术美学(设计美学)研究,早年在技术美学研究方向的著作有《技术美学原理》等著作。

(6)、本期文章将为大家献上基本的艺术学理论,简单科普艺术学相关的词汇,希望每一个喜欢艺术、热爱艺术的人,都能欣然地用艺术的思维看待这个时而美丽、时而悲情的世界。

(7)、在《美育书简》的16和17封信中席勒重点论述了“融合性的美”以及它是如何对“紧张的人”起到缓和作用,从而使它恢复的整体。何为“紧张的人”?席勒说:“如果一个人既受到感觉的强制,又受到观念的强制,那么我就把他称为紧张的人。在人的两种基本冲动中,每一种的单独统治对于他都是一种强制和暴戾状态。”也就是说,“紧张”是人感觉自己受到束缚而无法获得真正自由的状态。“紧张”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感觉的强制”,另一种是“观念的强制”。关于这两种强制,在《美育书简》的第4封信中席勒称:“人可能以这样两种方式对立起来,或者当他的情感支配了他的原则时,成为一个未开化的人;或者当他的原则摧毁了他的情感时,成为一个野蛮人。”无疑,第一种对立指的是“情感”与“原则”的对立,而“情感压倒原则”正是“感觉的强制”;第二种对立则表现为“原则压倒情感”,亦即“观念的强制”。无论何种,都是感性与理性相矛盾的表现,所谓“紧张的人”则是这种矛盾的结果。

(8)、人之本性的二元分裂和对立,使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性迟迟未能真正实现;直到康德提出「判断力」(PowerofJudgement)的理论,二元论难题似乎才可能被消解。严格说来,康德并不依循传统二元论的路线去处理人之心与身沟通的问题,但是,在他明确分判纯粹理性(为物质自然设立必然法则)和实践理性(为人之实践行为设立意志的自由和自律的法则)二者各自独立支配的领域之后,即必须面对以下问题:人如何在具体的存活中——即由物质性身体和精神性心灵共构的具体生命——使受制于自然法则的身体能与自由的心灵相互配合,一起完成统一之人格性的养成?

(9)、融合性的美;振奋性的美;人性的完整;审美教育

(10)、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11)、艺术必须摆脱现实,并以加倍的勇气越出需要,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的必然性而不能从物质的欲求领受指示。

(12)、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所了解的真,一般都是抽象的本质概念。由于这种形而上学重视求真的影响,这种抽象性的哲学观点被带到美学中来,使美受真的制约,于是造成了美的抽象性。这同中国传统哲学以情景合一为美的观点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情景合一中的景也好,情也好,都是现实的具有感性的东西,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中一般缺乏超感性的抽象概念这个因素,中国古代讲这种意义的真的哲学也是较少的,即使中国人所讲的“神似”的“神”,也不是西方超感性的概念。

(13)、18世纪的德国处于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滞后衰微的状态。启蒙思想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也正是上文席勒所提到的那导致人性分裂的“文化”,它的本质就是让理性去统治世界。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表明了对理性的赞扬,而席勒认为当时的科学理性和严密的社会分工使人成为不再完整的“碎片”。在《美育书简》的第7封信中席勒称:“或许应该期待国家起到这种作用?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家如同它现在的情况那样正是这个祸首。”显然他认为国家不能成为使人格完满的力量。启蒙运动先在英国、法国发展之后才到德国,所以德国启蒙运动受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但是当时德国封建主义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力量较弱,无法产生类似法国大革命的效果,但而后导致了“狂飙突进运动”的产生。对当时的德国而言,启蒙文化是一种进步文化,而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国家相对封建国家而言也是一种进步的国家形态。席勒的理论预见性在于,他比德国乃至欧洲的知识阶层都更加敏锐地发现了这种进步文化和进步生产力的深层征兆:启蒙运动及其所宣扬的理性精神尽管表征为进步的力量,然而却具有分裂人性、撕裂人的自然属性的弊端,如果说感性使人牢牢地被自然所束缚的话,那么与感性割裂的理性在现实中同样无法使人达到真正的自由。于是在第2封信中他说,应该“将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因为“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时代的鉴赏力,而且更关系到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找到了解决政治问题途径:从解救人本身入手,通过审美教育使“分裂”的人恢复完整的状态,从而得到终的自由。席勒称:“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之外,没有其他途径。”需要指出的是,他所谓“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毋宁说是使“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也就是说成为一种理性与感性、自然与自由获得统一的人;而“审美的人”正意味着“自然”与“自由”之分裂暂时被消弭。

(14)、需要指出的是,“紧张的人”并不仅是一种哲学反思或逻辑推导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首先来自席勒对社会现实中人的批判性反思。“未开化的人忽视艺术,并把自然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野蛮人嘲弄和蔑视自然,然而他比未开化的人更为丢脸,他进而成为自己的奴隶的奴隶。”“未开化的人”无疑受“感觉的强制”,被“至高无上的自然”所统治,在“自然”面前“艺术”自然被忽视,指向的是现实社会中未受教化的“下层阶级”,表现出人性原始的粗野;而“野蛮人”(barbarian)并非与汉语语境中“未开化的人”同义,其“野蛮”指的是丧失同情心——“情感的力量”,也就是说“情感”被“观念”所压倒,具体指向的是“上层阶级”因来自理性的“观念的优越”,而蔑视和嘲弄“自然”,进而对深受自然束缚的“下层阶级”丧失同情心,成为“野蛮人”。无疑,席勒更为厌恶“野蛮人”,他称:“有教养的阶级则表现出一幅更令人作呕的懒散和性格腐化的景象,因为它的根源正是文化本身,这就更使人厌恶。”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席勒《美育书简》中的上层阶级指向的是当时德国的贵族和王室,物质利益是他们的信仰,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用暴力掠夺人民的财富,而他们则过着慵懒的寄居生活。因此,席勒对于上层阶级更加憎恶。

(15)、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16)、①我再次要提请注意的是,这两个时期虽然在观念上要区别开来,但在经验中却或多或少地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不应当以为,有一个时期人只处于这种自然状态,而另一个时期入就完全摆脱了这种状态。只要人看到一个对象,那么他就不再处于单纯的自然状态,只要他把对象继续看下去,他也就无法摆脱这种自然状态,因为只有他感觉到,他才能看到。因此,我在第二十四封信开头所提到的那三个时期,就整体看来,既是整个人性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也是个人全部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在对一个对象单独感知中也可以区别出这三个阶段,总之,它是我们通过感官获得每种认识的必要条件。

(17)、当我第一遍细读(这种细读或说慢读,很容易造成整体逻辑感的分割)时,我觉得很多论证都很在理(单个的结论一般都能找到生活中的案例支持)。但是当我看完后试图把席勒的论证进行逆推时,我发现席勒的有很多类似A=B的结论其实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即由A能得到B,但由B反推得到的不一定只有A)。

(18)、这样,他对美的理解实际上是缺乏诗意的。事实上,他在具体分析人的意识发展过程时曾明确断言,诗意的惊异之感只是在人从不分主客到能区分主客的“中间状态”时才发生,在此以后,人则完全处于“散文式的”意识状态。黑格尔的散文意识决定了他的整个哲学只能是散文式的,他以真的意识抑制了美的意识,哲学变成了枯燥的概念体系。

(19)、艺术体验artisticexperience

(20)、我国的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 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而丰子恺先生更是指出“ 道德与艺术殊途同归”,这些论述都充分证明了美术教育对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建设的促进作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认为,作为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重要学科的美术,在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卢梭、罗恩菲尔德、福禄贝尔等人都曾针对此作用作过相应的论述。

5、席勒美育书简的主要内容

(1)、我所要谈论的主题与我们的幸福直接相关,并与人性的道德高尚不无联系。

(2)、(1)(德)席勒著;冯至,范成大译:《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3)、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刘熙载《艺概》。

(4)、埃贡·席勒(Egon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

(5)、席勒断言,当人处于第一种冲动支配的状态时,存在是有限的,当人处于第二种冲动支配时,存在是无限的。完全被“感性冲动”支配的人是没有文化教养的人,但文化教养在培养“理性功能”的同时也要维护“感性冲动”,也就是说,人为了发挥自己的精神作用,并不需要逃避感性物欲,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高的独立自由。

(6)、艺术作品的形式theformofworks

(7)、D。Thoreau)就从“生活艺术化”的角度,对审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梭罗认为高的美来自个人对森林、河流、湖泊、山峦、晨雾、朝霞的灵感和体验的升华;美好的生活不是通过积累知识、占有财富达到的,而是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美的敏锐感受实现的。

(8)、通过道德性使性爱的需要所驱使的那种卑俗特性消失了,并通过美使之高尚化了。

(9)、国家不仅应该重视个体身上的客观的和一般的性格,而且应该重视个体身上主观的和特殊的性格。

(10)、人们似乎可以根据这里的说法推断席勒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审美放在第二位。但联系席勒总的美学思想来看,则这种看法是表面的:席勒明确地把“审美意识”即他所谓“游戏冲动”看作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统一。他认为单纯的“感性冲动”使人受自然的感性物欲的强迫,是一种“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使人受理性法则(例如作为道德法则的义务)的强迫,也是一种“限制”,人性的完满实现要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即超越(不是抛弃)有限以达到无限、达到高的自由。

(11)、因为游戏冲动是人之本性中的感性和理性能力于平衡的关系下自发的表现,所以它表征了人性的自由;但是这种游戏的自由并不是任意放肆的行动,相反地,它以合理性的谐调平衡为目的,因此它亦表征了人性的自律。席勒认为,在游戏冲动中,人透过本性上的自由和自律,一方面扬弃感性和理性两种单一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结合它们而创造出一种人之存在的新形象——亦即「活生生的形象」(lebendeGestalt)。因为这种活生生的形象表征出一种和谐平衡的、令人愉悦的美,所以游戏冲动其实是人从本性中自发运作的一个美的创造过程;此外,因为这种美的形象表现的是人性之感性和理性谐调平冲的统一状态,所以美亦成为理想人性——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福德一致的完善生命——的表征。

(12)、被称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加登也把美与认识直接联系起来,但他较多地强调感性认识,他认为“美是感性认识到的完善”,他实际上还是把理性认识中的真在感性认识中的表现看成为美。当然,鲍姆加登也还把美同与欲求相关的善联系起来。

(13)、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要求——两种冲动:

(14)、你应该同自己的世纪一起生活,但不要成为它的产物。给予你的同时代人以他们所需要东西,而不要给予他们所赞赏的东西。

(15)、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16)、审美超越所依靠的途径是想象,想象在这里不是指古典的“原本——影像”公式下的想象,而是指把不在场的东西纳入、综合到在场的东西中来,使在场与不在场综合为一的能力。由于隐蔽的、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在审美意识中,在场的艺术品所提供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便是无穷无尽的,这也就是真正的艺术品之所以能令人玩味无穷的原因。西方现当代的“显隐说”,与中国刘勰“隐秀说”所讲的意在词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古典诗的特点颇有类似之处。

(17)、 「Alevel物理」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你能拿满分吗?

(18)、审美升华artisticconveyance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席勒美育书简的基本美育思想98句(席勒美育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