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诗句经典名句103句(赞美兰花的诗句)

赞美兰花的诗句

1、兰花诗句出名一首诗

(1)、朱彝尊《顾夫人画兰》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2)、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3)、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九畹齐栽品独优,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兰花》秋瑾

(6)、咏兰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7)、《题兰》(五首)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诗词)等闲春过三分凭仗桐花报与知,古诗词里的桐花!

(9)、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明刘伯温《兰花》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10)、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1)、译文:千古年间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

(12)、山顶妙香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13)、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释文珦

(14)、花中四君子:花中四君子,汉民族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15)、翻译: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16)、同上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17)、香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18)、画入悬崖孤绝处,兰花竹叶两相遮。《盆兰》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

(1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郑燮

(20)、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兰》宋 梅尧臣

2、兰花诗句经典名句

(1)、兰花的花瓣很小,极不被人重视。叶子又细又长,呈柳叶行,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看上像一堆草,朴素极了,但绝不失幽雅,青葱的绿叶,在墨绿色叶片的供托下,显得格外翠、鲜亮。那绿叶,好似一插就会挤出水来,嫩的弱不禁风,嫩的让人不忍触摸,可是那一片片向上的样子,又显得哪么坚强和有生命力。

(2)、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3)、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明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4)、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5)、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6)、总是一团春夏意,略无秋气杂其间。提问人的追问2009-11-2913:46有没有解释呢,一首就可以了。

(7)、朱总司令的《咏兰》诗写得较多,且形神兼备,意味深长,如:“幽兰吐秀乔木林,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8)、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9)、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10)、《兰》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1)、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刘基赞美兰花的作品。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12)、杜牧此诗中规中矩,比较平。说的是他任黄州刺史时,时常到附近的蕲州去。那里的兰花繁多,沿溪流而下,十分幽美。杜牧行经兰溪,看到雨中兰花开放,香气四溢,不由得心生感慨。想到当年的屈原,忧国忧民,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终自沉汩罗。这条路大概就是他去投江时的路吧。可见,在古代兰花与屈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14)、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15)、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有赞赏兰花的诗词吗以下八首写兰花的诗,请选用:

(1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7)、诗人在深深的感慨中,寄寓着尖锐的揭露和讽刺。现实不合理想,怀才不获起用,那就只有远走高飞,别谋出路,但是前途又会怎样呢?李白用了春秋时代田饶的故事,含蓄地抒写了他在这种处境中的不尽惆怅。

(18)、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元余同麓《咏兰》

(19)、《画芝兰棘剌图寄蔡太史》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20)、译文:兰花始终静静地独自绽放在幽谷中、山林间,淡淡地飘散着一缕缕怡人的清香,而山中樵夫夜归时,恰好发现如草般开在山中无人欣赏的空谷幽兰。

3、赞美兰花的唯美句子

(1)、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咏秋兰》明代:静诺

(2)、译文: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之中,没有人观赏。有一个朋友在向着太阳的廊檐种了一些,拿来送给我。兰花的清香可以除去秽气,更有让人怜爱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它根扎在密集的石头旁,秋天早早地便绽放了,散发着芳香。中午的时候一丛丛的小草倚靠着长竹,享受着难得阴凉。想要找到一些蘼芜,把它和兰花一起放置在厅堂阶下,这样就可以经常看见楚辞诗句中描绘的浪漫优雅的意境。

(3)、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引兰入诗,以兰喻志,借兰抒情,写出了大量的以兰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如李白的“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等著名诗篇,对中华民族爱兰赏兰之风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连唐太宗也附庸风雅,吟诵《芳兰》一首:“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5)、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6)、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7)、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唐·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

(8)、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9)、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0)、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11)、田饶在鲁国长久未得到重用,决心离去,对鲁哀公说:“臣将去君,黄鹄举矣!”鲁哀公问他“黄鹄举”是什么意思。他解释说,鸡忠心为君主效劳,但君主却天天把它煮了吃掉,这是因为鸡就在君主近边,随时可得;而黄鹄一举千里,来到君主这里,吃君主的食物,也不象鸡那样忠心效劳,却受到珍贵,这是因为黄。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哪些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很多:

(12)、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13)、赞美兰花的经典诗句,兰花,作为“四君子”之许多人的家里面也是养了有兰花的.,兰花的味道特别的清香,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以下来学习赞美兰花的经典诗句赞美兰花的经典诗句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元.余同麓《咏兰》

(14)、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15)、广群芳谱清刘灏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16)、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关于兰花的诗句及解释兰花诗十二首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17)、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18)、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19)、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朱载震《建兰》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20)、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4、描写兰花高洁淡雅的诗句

(1)、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2)、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3)、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4)、《墨兰》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5)、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6)、这首诗是李白在路途游玩时所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者借兰花这个意向表达自己虽然才华被隐没,但是自己的一些朋友知音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华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可以了。作者看到兰花隐没于众草之中,感觉到无限的悲凉,于是联系到了自身的际遇,生出无限的感慨。从整首诗看始终都在写兰花的在众草中的形象,后一句更是写出来了作者此时自己的心声,如果没有清风的来吹散花香,那么香气为谁发出呢。这就是间接表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路途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为谁施展呢。

(7)、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同上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8)、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9)、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10)、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咏兰》元·余同麓

(11)、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唐·韩愈《幽兰操》译文: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1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3)、李鳝《水墨兰蕙》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14)、三月来,樱花开!9首樱花诗词,共赏诗意春天

(15)、     兰花象征质朴廉洁的情操。兰花在香气引人的同时,它简单的花朵配上疏朗秀美的叶子,很有些孤傲不屈的感觉。兰花无须浓妆艳抹,更沒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这与中国人所推崇的廉洁、质朴的情操正好结合。“富贵者爱牡丹,隐逸者爱菊花,清雅孤高者偏爱兰”,或许是很多人喜欢兰花的真实原因。

(16)、翻译:虽说是在深深的林子里长出来的,但还应怜惜它带着的刚采撷时的清香。如果不是因为风大,凭什么来度过潇湘之地呢。

(17)、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宋·朱熹《兰涧》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18)、――唐崔涂《幽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19)、爱新觉罗.玄烨《秋兰》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20)、沈彤《幽兰为仪封先生作》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5、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1)、信他寒谷无边醉,簪我衣裙没骨丁。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

(2)、凭谁写作灵均赋,为尔招魂到楚湘。谁向山中挖得来,长枝短叶几花开。

(3)、那绿叶,好似一插就会挤出水来,嫩的弱不禁风,嫩的让人不忍触摸,可是那一片片向上的样子,又显得哪么坚强和有生命力。兰花,有着淡雅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

(4)、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5)、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山兰》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兰花诗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8)、伯夷列传》说:“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者!”意思是说,下层寒微的士人只有依靠达官贵人,才有可能扬名垂世,否则便被埋没。李白便发挥这个意思,感慨说,无奈那些飞黄腾达的显贵们,早已把我们这些下层士人象尘埃一样弃置不顾。

(9)、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10)、(作者简介)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

(11)、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1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3)、《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14)、爱国诗人屈原,在他屡受毁谤、惨遭放逐的不幸际遇中,将他的满腔爱国热情化作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而在他的诗中,以兰寄志:“秋兰兮青青”,“兰芷幽而有芬。”

(15)、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6)、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元·揭斯《秋蕙》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17)、谈到用韵,多说几句,如今一些诗词复古者,拘泥僵化,教条刻板,作诗作词非要按照书本上的平仄格律去套,殊不知其已经失去了诗词的灵魂。诗词首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心声,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只讲究格律,而内容空泛虚无,言之无物,那么这种诗词就是一种文化垃圾,没有丝毫意义。

(18)、《空谷清音图册页》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19)、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李白

(20)、那年我入住新房时,移进的第一盆植物就是兰花,这不仅仅是因为兰花有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因为我欣赏兰花的幽静和顽强的生命力。兰花不需要怎么管理就很茂盛,一年四季的翠绿令我情有独钟。

(1)、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2)、《兰花诗》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3)、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唐·刘谷《和三乡诗》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兰花诗句经典名句103句(赞美兰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