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名言德语
1、俾斯麦名言 铁与血德语
(1)、俾斯麦代表容克地主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俾斯麦针对阻碍德国统一的强大的国内外势力而采取的武力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是实现德国统一的强有力的手段。
(2)、这类假新闻和假消息之中,有一类牵涉大众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的内容,往往容易造成泛滥式传播。
(3)、 我来到世界不是使人们更有用,而是用他们短处。
(4)、熊彼特在课堂上的迷人风采在他得意的弟子萨缪尔森的回忆中有着生动的描述:“他表情丰富,思维敏捷,这使他的课堂本身就带有一种诙谐;他妙语连珠,即使那些拉德克利夫严肃的学生也觉得在经历一次美妙的旅行。他没有那些老教授常有的恶习:他从不重复他的故事……他的演讲并不是那种单调的欧洲式独角戏。他在课堂上经常调动大家的兴趣,他经常被他的听众打断。”
(5)、16世纪和17世纪初,欧洲的许多民族国家兴起并建立了稳固的政权。“无论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繁荣文化和咄咄逼人的海军、西班牙和葡萄牙那些敢于冒险的海外探险者和海外帝国、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还是瑞典国王的强大军队,都颇能体现这一点。”到了18世纪,当英国和法国为了争夺欧洲霸主而战争频仍的时候,德国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6)、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7)、耕耘,双手的每日之计,乐无极,当日课已毕!自策勿怠勿嬉!这不会是虚梦一场;莫道眼前秃枝无模样,他日浓荫硕果两可期!
(8)、普鲁士早是源自波兰王国的条顿骑士团领地。条顿骑士团是一个宗教骑士团,雇佣军性质,波兰国王给了他们一块领地作为封地,他们为波兰国王作战。
(9)、自然,统一又谈何容易,俾斯麦有过多次低潮甚至崩溃期。
(10)、(周国平译尼采三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8月)
(11)、令德意志民族引以为豪的“日耳曼”精神,其坚韧勇敢的另一面是好战与残暴。从公元911年德意志王国建立到962年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从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再到1990年东西德合并,当今德国的面貌是在侵略与被侵略、分裂与统一的战争硝烟中一步步浮现和清晰起来的。
(12)、另外起很重要作用的实际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叫卢卡奇。卢卡奇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写了一本书,从种族主义角度去分析尼采。苏联完全接受了卢卡奇的观点,把尼采说成法西斯主义哲学家。中国的观念实际上是从苏联过来的。
(13)、*如果你也有想问的问题,欢迎到看理想App《八分》栏目下留言提问。你们在App里的提问和留言,道长都会看到的哟!
(14)、魏玛共和国继承了1848年德国革命后反专制和追求民主的成果。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就是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制定的。但是作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产物,软弱的魏玛政权并不适应当时严酷的国际和国内环境。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纳粹政权,并宣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再次打断了德国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15)、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形:认同我看法的人经常保留了我观点中的一大部分,而恰恰这些想法是我现在不再重视的东西。
(16)、熊彼特相信俾斯麦的名言——只有无赖才是谦虚的。但是,当熊彼特以他一贯的傲慢来到格拉茨大学时,他的傲慢给他带来了教学的失败。
(17)、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仅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18)、这篇文章不仅有意思,其实也重要。我们首先要知道,当时说“中国睡着了”,在西方并不是一种罕见的说法,尤其当时美国有很多报刊就常常爱用这样的说法,即“中国睡着了”。
(19)、金属制造、精密仪器、汽车、钟表、书籍和世界上好的版画……德国人擅长复杂精细的器物制造。手工艺和科技在德国的重要地位超过在其他欧洲国家。从古登堡的印刷术到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再到大众汽车,他们不仅是德国的符号象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现代世界。“德国制造”是品质优良的代名词。
(20)、周国平:你没看激烈的那一面。从整个性格来说我比较温和,但你要知道尼采也是很温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个温柔的人,羞怯、文质彬彬、礼貌,这是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但是文字里面就是另一回事。当然我的文字还是温和的东西比较多一点,这个我想可能还是有一些古希腊的影响。我不知道,或者是我天性就是比较柔的人,不是那么强硬的人。
2、俾斯麦名言德语原文
(1)、 任何见到过战场上垂死士兵呆滞目光的人,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开创了非理主义性哲学的先河)说:人生的两大苦——物质匮乏,精神空虚。其作品也被选为高中生必读经典书目。
(3)、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事;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4)、二战后,德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德国汽车工业因此发展迅速,特别是奢侈汽车品牌的发展。斐迪南·保时捷在希特勒政府的资助下,设计出结实耐用、操控简易、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即“Volkswagen”——为大众而制造的汽车。甲壳虫汽车因此应运而生:拥有先进的空气冷却系统且结实耐用,可以随意泊在户外,不必为之配备车库、保修成本低,这对那些并不富裕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大众汽车成功的秘诀在于:并非奢侈品,但是在质量上却可与之媲美。
(5)、德意志在宗教改革后分裂成天主教和新教两派势力。以其为主战场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就是这两股势力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战争结束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标志着德意志地区统一性的彻底瓦解。到了1789年,德意志分裂为1789个独立联邦,既包括奥地利、普鲁士这样的强势政权,也有修道院和皇家庄园。
(6)、纵观这些假新闻和假消息,其中比较有趣的就属刚才这一类牵涉民族情绪的内容,都与我们的民族尊严相关。
(7)、《中国先睡后醒论》曾纪泽,伦敦《亚洲季刊》1886年
(8)、DasSchicksalisteinmieserVerräter《命运是个可恶的叛徒》身患不治之症的16岁女孩Hazel知道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多了,定期参加的癌症病人互助组也只个慰籍罢了,她下定决心不再走近任何人,因为她不愿让自己的离去成为更多人的负担。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在互助组里却碰到了同样身患癌症的Augustus,并和他深深坠入爱河....这两个年轻人将如何面对他们的感情和生命呢?他们之间的故事会如预料之中的那样以死亡而告终么?
(9)、《拿破仑睡狮论:一则层累造成的民族寓言》作者:施爱东,《民族艺术》2010(3):6-16
(10)、道德责任是男人在向女人作此要求时缺乏的那种东西。
(11)、DerVorleser《朗读者》本书被改编为电影《生死朗读》。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只有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汉娜帮助了他。当少年伯格事后去感谢汉娜时,却不由自主的爱上了她。汉娜总是让伯格为她朗读《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等。朗读时,汉娜像个孩子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短暂快乐的时光,也深深的影响了他们后来的生命轨迹。
(12)、一篇编者按语可以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但一首诗却不行。因为,一个人可以赤裸着身子跨越国界,但却不能没有皮肤。不像衣服,一个人不能换一身新皮肤。
(13)、周国平:其实早我接触到尼采的诗是我在哲学所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我开始学德语,开始用尼采的著作来学德语,很厉害吧?但是没有老师,我们社科院,是没有教研室的、没有老师的,都是外请的,但是德语老师不好请,请来一个他给你讲一个月就走了,所以这样的情况我就说我自己学吧。我就自己看语法,我这人对语法很通的,我数学和逻辑很好,我对语法接受得很快。看完语法以后我就开始拿着尼采的书,拿着字典开始这样读起来了。
(14)、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15)、EinamerikanischerTraum,DieGeschichtemeinerFamilie《奥巴马的美国梦》本书是奥巴马的亲笔自传。本书为读者揭开了这位颇具魅力的美国黑人总统鲜为人知的家事。奥巴马的父亲是一名美国黑人,母亲是美国白人,在他很小时父亲就因车祸而意外丧生,他的母亲带着他辗转来到夏威夷,之后又回到父亲的祖籍肯尼亚。在肯尼亚,他面对新的世界,认识了自己的亲人,也不得不重新直面父亲的逝世....本书中的奥巴马从美国总统的神坛上走下,还原了他本身的样子:一位身世曲折却又自强不息、才华横溢的美国黑人。
(16)、尼采首先谈到犹太民族,认为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是他们第一次掀起了“奴隶暴动”,他们有比德意志古老得多的悠久历史,他们是“永恒流浪”的民族,在欧洲各地流动,如不加以防范,则会造成血统混杂,有朝一日德意志民族的存在就会被轻易地“抹掉”!他声言,日尔曼一德意志民族是以“雅利安”种族血统占优势的民族,怎能容得犹太人的掺和。这样一种心态,实在是日尔曼人由来已久的偏见,并不是尼采自家的独创,所不同的是,尼采明显感到本民族的生存危机,那心情是何等焦躁不安啊。
(17)、当时普鲁士的实力还比较弱,邦联的领导者是强大的奥地利。
(18)、能写格言的人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写论文。格言要求深沉的呼吸。
(19)、德国600年是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德国的分裂长于统她饱经战乱和离散,却总能在绝境与废墟中重建和崛起。德国600年也是文明与暴虐交织在一起的历史。它是“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度”,灵性之美与理性之光演奏出德意志独特灿烂的文明乐章,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尽显军国主义的邪恶特质,并犯下大屠杀的残暴罪行。集如此矛盾的特质于一身,这便是德国的民族记忆。
(20)、大学毕业之初,熊彼特并不想成为教师。虽然是一个假贵族,但他喜欢贵族奢侈的生活方式。他喜欢体面的穿着、昂贵的酒宴、豪华的住宅。这样的生活,教师的微薄收入是无法承受的。于是,游学英国之后,熊彼特去埃及从事律师业务,并担任埃及总督公主的财产管理人。成为世界上伟大经济学家的梦想一直在诱惑着他。而要成为伟大的经济学家,他必须像他老师庞巴维克和他老师的老师门格尔那样,成为一名教授。
3、俾斯麦名言德文
(1)、那么当时读的时候,一方面我注重尼采美学的东西,另一方面因为当时我们所里面有一套1900年早版本的《尼采全集》,我翻那些东西的时候翻到了尼采的诗,当时诗歌还是分散在各卷里面的,我就把那个东西集中起来翻译了一些。所以那时候开始第一次翻译,那个时候我给了漓江出版社,哪里知道在我给他们之前已经有一位翻歌德翻海涅的翻译家钱春绮把他的《尼采诗选》的译本给了他们,但他们也不跟我说,后他的译本出来了,我一看他的译本出来了,我就说你们怎么回事,如果你们有了应该还给我,他们向我道歉以后也就算了。后来我就转给了文联出版公司,当时就出了一版。再过了一段时间,我找到了《尼采诗集》单行本的德文版,完整的一个诗集,我对照了一下,发现我基本上都翻全了,就是少了大概二三十首他的少年之作,我把这个补齐了,放进了目前这个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本的《尼采诗集》,现在这一版是较为完整的版本。
(2)、他的诗歌其实在德语诗歌里面是被评价很高的,一般认为在海涅以后、里尔克之前,他是优秀的德语诗人,但这一点大家不知道。更不知道他是个音乐家,还做曲,做过好多曲子,有一次世界哲学大会演奏的是他演奏的曲子。
(3)、为方便办公,想请房东安装电铃,房东觉得已经收到房租了,不装又能怎样,就说他没这个义务。
(4)、此外,在工业制造领域,我们要学习德国人的匠人精神。殖民时期德国人在青岛修筑的基督教堂钟表至今仍然正常运转,这无一不与其本身制造业的创新精神和严把质量与标准息息相关。后,我们需要学习德国的勇猛和战斗精神。
(5)、一篇在国内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文章,叫作“默克尔面对柏林墙的告别演讲”,主要内容说的便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宣布将不再竞选连任时,发表了一段重要演说。这篇演讲文稿不仅刷屏各类自媒体平台,还得到了许多民众的大加赞许。
(6)、我不是“真诚”的人,也不会产生很多“启发”,也不是要“讽刺”什么。我不是教条主义者,也不是寓言家。政治和经济,原子弹,原始的和抽象的艺术形式,整个东方,在苏俄发生的“解冻”的征象,人类的未来等等,所有这一切与我都无关紧要。就像我的另一部小说《斩首之邀》——与现在这部小说倒是有着明显的关联——一样,把《庶出的标志》和卡夫卡的作品或者是奥威尔的陈词滥调不加分析、不动脑子地比较只会证明,做这种比较的人既没有读过那位伟大的德语作家,也不可能读过那位二流的英国作家。
(7)、如今在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内,藏有许多面旗帜,它们形态各异,是德国分裂的历史见证。而我们今天所见的德国国旗要到1848年革命之后才出现。1848年革命对于德国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反专制,还意味着民族统一。然而,民主和自由之光很快就在两年内熄灭了。专制复辟,德意志基本上分为奥地利南方政权和普鲁士北方政权。
(8)、哲学的用处恰恰就在于使我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直接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快乐和幸福。当别人由于环境的限制而苦恼时,你却会因为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在精神上感到豁达和愉悦。
(9)、 事业不易完成,它症结所在,不在搞小恩小惠,而在恢复民众权利。人之义务并不在于默默工作,而是公开革除罪恶,并全力补救。
(10)、通过该书,熊彼特提炼了他“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观念,系统分析和阐述了理论经济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结构。该书被认为是“强调‘理论经济学’或‘纯粹经济学’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具代表性的论著。”太年轻了!这么年轻又这么才华横溢实在罕见。方法论问题对一门学科来说具有哲学的性质,研究这样的问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艰深的造诣。在这样的年龄,即使是很有天分的研究者,一般也是在写论文而不是专著,更何况是关于方法论的专著。
(11)、俄罗斯西部的港口城市加里宁格勒,就曾经是一个“德国化”的城市——哥尼斯堡。这从市内典型的德国式哥特教堂的建筑风格中可以得到印证。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城市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的诞生地,康德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此地,却创造出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宇宙。“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如今,康德墓冢和其旁刻有《纯粹理性批判》中这句著名格言的纪念碑还静静矗立在加里宁格勒的东北一隅。
(12)、他依靠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
(13)、我们的斗争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14)、 劳动可以使身体得到休息,劳动可以使精神得到休息。
(15)、尼采这个人的诗歌,我想讲那么几点。一点就是说,可能他的诗人气质起码不亚于他的哲学家气质。他从小就喜欢写诗,因为他从小性格是一个比较内向、比较忧郁的小孩,家庭也连续遭到变故,5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半年以后他弟弟死了,家里面就剩下母亲、妹妹和他,这些家庭死亡事件给他的刺激深,所以他就从十岁开始写很多这样的诗歌,都是比较忧郁的诗歌,然后到了14岁的时候他又写了很多,他童年和少年已经写了不少诗,而且现在看起来有些诗写得很不错。从事哲学以后,他始终没有断过写诗,他有时候把一本书——譬如说《快乐的科学》,他会把诗歌作为他的序言。我看了他的诗,我真的觉得他的诗好,我尤其喜欢他的格言诗,写得特别棒,因为本来他的格言就写得好,他的文字精炼而且又深刻,格言诗就是要精炼、深刻,所以这个东西跟他的哲学是有关系的,和他的哲学表达方式是有关系的。
(16)、总之,普鲁士一直都是欧洲的二流国家,没什么了不起。
(17)、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那么他这番演说用意何在呢?原来,许多世纪以前,德国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况名闻欧洲。
(18)、不要试图去说服对你不敬或者讨厌你的人,你的言语改变不了任何人和事。很多时候,沉默是金不仅仅是种美德,更是种智慧。
(19)、凤凰文化:鲁迅身上的“不宽恕”和批判、战斗精神是不是正是尼采的体现?
(20)、除了这条已经被辟谣的假新闻外,还有一则是关于加拿大的消息,大家都知道,近加拿大和我们国家之间有些矛盾,但这则消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解气。
4、俾斯麦用德语怎么说
(1)、普鲁士文化中自古就有王室重视教育的传统,1717年,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开始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义务制国民教育。1807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费希特在其演讲中多次提出了“全民教育”的理念一次唤醒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识。
(2)、凤凰文化:中国受尼采影响大的应该是鲁迅,您觉得尼采如何参与构建了鲁迅的思想世界?
(3)、希特勒上台后,建立起独裁统治,并于1939年发动对外战争,从而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在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特别是二战中的纳粹政权,让德意志民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战和犹太人大屠杀是当代德国历史中无法回避的一章。而二战后冷战的产物——柏林墙,更是德国的民族记忆。今天在柏林议会大厦近旁的施普雷河岸边,游人如织。这样的景象看起来和英国泰晤士河以及法国塞纳河边并无二致,但是附近空地上的一排排白色十字架,则是德国独特民族记忆的无言诉说:它们是自柏林墙建成至倒塌的28年岁月中,从东德逃往西德的年轻死难者的墓冢。这些年轻人以飞蛾扑火之姿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永留于此,成为那段特殊岁月令人心碎的历史见证者。
(4)、早在1848年,美国国土已经扩张到了太平洋,成为了两洋国家。1867年,美国又买下阿拉斯加,将国土拓展到了北冰洋。所以当德国完成统一时,美国已经成了一个拥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而且地缘环境极其优越,南北无强邻,东西两大洋,不仅有大片适宜耕作的土地,还有东西两条漫长无制约的海岸线。
(5)、1941年被认命为俾斯麦号的舰长,和司令刚瑟·吕特晏斯同行,5月19日凌晨,和尤金亲王号横渡波罗的海进入北大西洋,5月24日,成功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击沉英国军舰胡德号,重创威尔士亲王号,震惊英国海军。5月27日,遭到英国舰队乔治五世号与纳尔逊号的围攻而战死,在当天10:36和俾斯麦号一起沉入北大西洋之下。
(6)、我对青年的劝告只用三句话就可概括,那就是,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
(7)、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8)、失败是坚忍的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9)、1909年,熊彼特凭借他的第一部著作《理论经济学的性质和概要》申请到教师资格。同奥地利的大多数学者一样,熊彼特渴望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教师职位,但年轻的他过于张扬、傲慢和不检点。一个刚刚取得教师资格的26岁青年竟然以大师自居,这让人们感到厌烦。尽管有庞巴维克的推荐,熊彼特在维也纳大学执教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同年底,经过庞巴维克的努力,熊彼特被距离维也纳1000多公里的奥匈帝国东边的捷尔诺维茨大学(今属于乌克兰)聘请为副教授,从此开始他的教师生涯。
(10)、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11)、因此,西方人认为自己是有责任,要把其他地方“沉睡的人”都唤醒。如此看来,这样一种“睡与醒”之间的关系,就与刚才“拿破仑睡狮论”的讲法大相径庭了。
(12)、这也导致了现代德国以近乎苛刻的严谨态度和工业制造能力在世界精密仪器、汽车电子和化工设备领域独占鳌头。
(13)、尽管同为德语世界的一部分,各个德意志联邦却没有统一的国家和民族认同。腓特烈大帝是18世纪中期的普鲁士国王,他的军事胜利确立了其普鲁士民族英雄的身份和地位。而普鲁士的胜利却意味着其他联邦的灾难。在七年战争中,普鲁士打败了萨克森政权,并对其都城德累斯顿进行大肆破坏。腓特烈大帝是柏林的英雄,也是德累斯顿的恶棍。这就是18世纪德意志民族分裂的历史状况。
(14)、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15)、50年代末,普鲁士开始反攻。它首先与许多德意志小国发展了经济联系。并利用1859年法、意与奥地利打仗的`机会,企图迫使全德议会交出领导权。
(16)、“德国在哪里?我不知道怎样找到她!”一个外国人面对一张18世纪的德国地图,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随后,这样的疑问被德国文坛“双子星”——歌德和席勒收入他们联合创作、出版于1796年的《格言集》中。而当1848年,全德意志国民议会的代表们聚集在法兰克福制定德国宪法时,他们依然面临着需要回答“德国在哪里”的难题。在德国民族主义诗人恩斯特·莫里兹·阿恩特看来,德意志是指“所有讲德语的地区”。但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17)、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语区有200多个小国。然而到了19世纪,数量已经减少为34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德语区经济联盟很快建立,各国也都乐意参加,这可以有效提高财政收入。
(18)、说回这些虚构的名人语录,其中也有一种与刺激民众的民族自信心相关。
(19)、他曾带着毒药出征,一旦失败就准备自杀。他终都挺了过来。
(20)、历史上的普鲁士开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就热衷于入侵邻国,他建立了庞大精良的军队,积极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扩张领土,意图称霸欧洲。他的儿子威廉一世通过极为残酷的手段训练军队,在任内发动了奥法战争,自身实力迅速扩张。
5、俾斯麦经典语录
(1)、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2)、尼采确是一位奇才。1844年生,1889年精神崩溃(不是“疯”),有效生命不过45年,如果15岁以前除外,中间只有短短的30年!而他几乎是每10年来一次思想跃进,马不停蹄地登上生命之巅。这短短的30年中,他不仅仅精研了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近代西欧哲学,而且广征博引,几乎闯进了同时代的所有前沿学科——美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甚至还有人类性学、种族学、医学、犯罪心理学……。说实话,这其中的每一门类,人们都需要付出毕生精力才会在某一方面有所发现的,他怎么会掌握如此广博的知识,实在是个谜,我们只能说尼采的智力是超常的。尼采,可以说是一切传统观念和理想的大破坏者,他要征服的是一切,绝不是一角,这既是雄心,也是野心。的确,在他用“锤子”进行哲学阐述的过程中,迸射出了许许多多耀眼夺目的火花,这其中的每一朵,都可以在后世衍生出一门专门学问: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以至美学、性学等等,广而言之,毕加索的现代派绘画,今日流行的所谓“后现代主义”,无不闪有尼采哲学的影子。……这似乎近乎谈“玄”,不如给读书人留些思考的余地为好。总之,如不从更高的宏观角度出发去审视尼采哲学,要了解他的思想真谛是很困难的。
(3)、这种围绕着“爱国”主题的虚构新闻或名人语录,生产成本低,传播速率高,背后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不断消费着大众的爱国心。
(4)、我来到世界不是为了使人们更强,而是去利用他们的短处。
(5)、MordimOrientexpress《东方快车谋杀案》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女王,与她的很多其他小说一样,《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建立在一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故事开始于午夜过后不久,一场大雪迫使东方快车停了下来,第二天早上却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人死在了他的包厢里,他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厢的门却是反锁着的。车厢里紧张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又会如何破案呢?
(6)、从公元4世纪开始,日耳曼人开始走向了基督教宗教信仰体系,到了15世纪,当时的罗马教会势力庞大,占据了德意志三分之一的土地,并且向普通民众征收多种税务,搜刮民脂民膏,普通民众需要向教会购买赎罪券用来清洗自己的罪行,死后才能上天堂,由此引发的德国民众和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7)、俾斯麦与友人到森林里打猎。友人不慎跌入沼泽。俾斯麦听到求救声跑来,故作严肃地说:“我若贸然救你,一定连我也陷入沼泽中,所以我决定不救你了。可是我又不能眼睁睁看你受折磨,为了免除你的痛苦,我只好下狠心一枪干掉你。”话完举枪,友人害怕被杀,拼命挣扎,终于死里逃生。
(8)、那么梁启超的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大概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梁启超自己创作的。
(9)、 如果人生途程没有阻碍,人还有什么可做呢?
(10)、DieGeburtderTragödie《悲剧的诞生》作者尼采。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尼采一再点明《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它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是根本对立的。尼采的美学观影响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的人生观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
(11)、1906年,熊彼特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作为对此前门格尔和施穆勒之间长期的方法论论争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的结果,1908年,25岁的熊彼特出版了《理论经济学的性质和概要》,这是他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12)、1805年。1805年是拿破仑入侵黑暗的时期,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号召宫廷减少开支支援战争。皇室贵妇们捐出了自己的金银首饰。作为回报,她们会得到一件铁铸的复制品。这副项链是面对外敌入侵,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的象征。
(13)、《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作者:单正平,人民出版社
(14)、《晚清“睡狮”形象探源》作者:石川祯浩,《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2009(5):87-96
(15)、几百年前,普鲁士的有识之士就认为必须统一德国。这一点,直到俾斯麦的19世纪才做到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德语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统一的势头。
(16)、 ——俾斯麦《铁血演讲》
(17)、到了晚上,俾斯麦房间传出枪声,房东吓坏了,就去看个究竟。
(18)、自左向右依次是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1492年。它在当时流行涂色、镀金和彩绘雕塑的浮夸氛围中,庄重肃穆又栩栩如生,显示了施耐德这位身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交的艺术家无与伦比的雕刻技艺。
(19)、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语:OttoEduardLeopoldvon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 (1)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称“铁血宰相”(德语:EisernerKanzler;“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百度百科)
(20)、关于这篇“演讲”内容,如果你对西方政治稍有认知,尤其稍微清楚德国或默克尔本人的情况,你就知道这篇内容肯定是有问题的。果不其然,这篇内容很快便被国内媒体辟谣,完全就是一篇虚构的稿子。
(1)、作为帝国历史上年轻的副教授,熊彼特是带着他惯常的傲慢来到这个偏远城市的,他期待着人们不仅将他当成一个成功者,而且当成他自以为是的贵族。一次法学院召开会议,全体教师等待很久熊彼特才出现,而且是一身打猎装扮。当院长告诫开会应穿平常服装时,熊彼特建议以后开会时间应该推迟,这样他才有足够时间来换衣服。因为他对着装的要求严格!熊彼特的趾高气扬和肆无忌惮令人头疼。没办法,谁让他是上帝的宠儿呢!
(2)、边沁的家庭相当富有,他的父亲为他留下大量财产,这样,边沁可以衣食无忧地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但并非每位经济学家都像边沁这么幸运,成为经济学家必须要做老师,而老师的工资收入微薄,这就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3)、1815年,各封建国家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德意志邦联”,它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国共34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但这个邦联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小国仍然具有完全独立的主权,有各自独立的政府和军队,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关税政策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
(4)、确实要说我受尼采的影响我想也是会有的,但是这里面我觉得一个基础的东西是我自己的,我是这样一个性情的人,所以很多东西我本来是有的,但是读了尼采以后,就是让我潜移默化,譬如说我写那种格言的东西,我会写得比以前好,因为我知道尼采格言精彩在什么地方,他那种力量在什么地方,原来我写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他很有力,这个是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所以我也会不由自主想让我的文字更有力一点。
(5)、“睡狮论”谈论的是什么?是现在睡着的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甚至令人害怕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力量太强大了,西方国家不只不应唤醒他,而且还应让他保持沉睡,否则西方就很危险了。
(6)、奥托·恩斯特·林德曼(1894年3月28日-1941年5月27日),纳粹德国海军将领,服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7)、德法两国是历史宿敌,它们之间的分歧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更在于文化分歧:德国是日耳曼民族和新教国家,而法国人则认为自己更多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主要信奉天主教。
(8)、他们信奉查理五世的格言:“我对上帝说西班牙语,对女人说意大利语,对男人说法语,而对我的马说德语。”
(9)、2017年上海书展期间,著名作家、学者、译者周国平先生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隆重推出“周国平译尼采三书”系列——《尼采诗集》《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
(10)、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11)、于是,1870年普法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12)、有人认为“到女人那里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不足以说明尼采对女人的蔑视。其实只要留心读读这部《文集》,你就会知道,他对女人的微词俯拾皆是——已不是微词,而是肆意的谩骂。识女人为“猫”,为“鸟”,为“母牛”;提倡“男人应受战争的训练,女人应受到再创造战士的训练,此外一切均属愚蠢”;女人“虚荣”、“忌妒”、“狡猾多变”,有天生害羞的理由……如果把尼采有关女人的论述综合起来,真使人瞠目结舌。总的来说,他认为女人就是生儿育女、忙活家务和男人泄欲的工具,与他憎恶的“奴隶”、“庸众”没有什么两样,认为女人是“那么迂阔、浅薄、村夫子气、琐屑骄矜、放肆不驯、隐蔽的轻浮”,其水平比之“惟小人与女人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论语》)的评价还高得多。尼采对女人的态度与他的先师叔本华相似,后者虽深居简出,却常有下高等餐馆、迷恋色情的故事。争争吵吵、贪婪自私,有一次竟把一老裁缝扔下楼去,被法院判处养其终生——简直无任何美德可言。据说他对女人的恶感来自和母亲的争吵,当然恐怕和一付治性病的药方也不无关系。尼采的放浪程度,可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至于为什么德意志的名人大家往往在女人问题上出现怪异现象,还是留给这方面的专门家去研究为好,本序不可离题太远了。不妨设想一下:尼采先生如果能活到今目,他因“爱”而肯定会害上什么病呢?
(13)、德意志诗人席勒曾无奈地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歌德则更干脆地说,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那么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一直拷问着德意志人的心灵。直到1871年,美国几乎独立一百年后,德国才完成了统一。那么此时美国变成什么样了呢?
(14)、历代神圣罗马皇帝的加冕皇冠,是帝国的象征。可追根溯源至“欧洲之父”查理曼大帝的神圣罗马帝国被认为是德意志的光荣起源。图中皇冠的所有者为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4年。
(15)、却见俾斯麦正在不紧不慢地在整理东西,办公桌上放着一把手枪,枪口还在冒烟呢。
(16)、1989年12月22日庆祝柏林勃兰登堡门重新开放的旗帜
(17)、我们知道“反清”革命运动一开始其实是具有十分强烈的“排满”种族主义色彩,而这些人又很不喜欢“睡龙”这样的意向,因为“龙”所指代的概念,已经太封建、太腐朽、太落后了,所以他们更喜欢将自己形容为“狮子”,而且是一群已经醒来的狮子。
(18)、Kuba-nachFidelKanndieRevoltionüberleben?《卡斯特罗之后的古巴,革命是否继续?》古巴的革命是否能够继续下去?这其实是卡斯特罗自己曾在演讲中提出的疑问,曾经的他又是怎样对此做出回答的呢?没有卡斯特罗的古巴又将何去何从呢?本书包含了卡斯特罗本人和前任古巴外长罗克的多篇演讲,以及被称为“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海因茨·迪特里希对古巴目前政治和改革现状的分析,以及如何实现古巴的社会主义的思考。
(19)、俾斯麦是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特别擅长拉一个打一个。
(20)、日耳曼传统,是始终维系德国身份和民族记忆的强大精神力量。
(1)、既然这段话无法判定是拿破仑所说,那么究竟是谁说的呢?
(2)、从宗教改革到现代主义,从1914年的军国主义到纳粹恐怖,从战后的分裂到持续寻求和平的努力,德国以文明和暴虐这两种方式强势介入现代历史。当屠杀犹太人的残暴行径被不断言说,我们该怎样重新理解这样一个民族的苦难与罪恶,奋斗与伟大?
(3)、另一个方面就是从学术角度来说,我后来做学术比较少,但也并不是没有做,包括尼采的翻译,我后来还是翻译了一些东西。还有今年年初我出过一本学术著作,《中国人缺少什么》,副题是“西方哲学接受史上两个案例之研究”,名字就很学术。
(4)、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1848年,德国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
(5)、哲学上讲,“其他国家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6)、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今天如果和大家说是俾斯麦或者威廉二世,知道的人就相对少了,当然还是要选择一个中国人相对熟悉的西方政治人物、政治领袖,比如拿破仑,他所说的关于中国的好话,对我们而言才格外受用,你说是不是?
(7)、在1701年时,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兼普鲁士公国公爵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勃兰登堡-普鲁士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之子),支持领导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普鲁士国王称号。
(8)、在世纪之交时期的欧洲,克劳斯的情形相当具有典型色彩:生于中欧一个殷实的犹太人家庭,有一个靠自己双手致富的严厉的父亲,但却拒绝继承父业经商,不可理喻地选择了文学事业。与克劳斯情形相似的人至少还有卡夫卡、茨威格和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德国犹太裔哲学家、作家)。
(9)、后来的希特勒也很崇拜俾斯麦,认为他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10)、熊彼特的课程从不指定和使用教科书。在熊彼特看来,指定教科书必然束缚教师的讲授,也束缚学生的学习。推荐阅读书目会有更好的作用。每学期开学,他都将需要阅读的资料详细列出,印成“阅读参考书目”发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书目往往很长,而且有一定难度,便于学生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这一方法现在早已普及,在当时却是一个创举。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俾斯麦名言德语原文130句(俾斯麦名言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