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1、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1)、第要立足国情办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础决定,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对人才素质相应的要求就高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应也低一些。各地区财力、物力、人力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尽一样,不能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就放弃我们的努力,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办教育,因材施教地办教育,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多层次的人才,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
(2)、让·皮亚杰(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3)、童年期的秩序感。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行为特征之就是秩序感。儿童本有顺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权力”予以弄坏而已。
(4)、狄考文进入大学和神学院读书时,在当时美国席卷全国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感召下,他确定自己要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到异教国度去撒播基督之爱。几经周折,他选定并终达成了到中国的心愿,临行前,他向国内的同行们郑重宣告:“我已决定把一生献给中国;我期望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葬在那里。”狄考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5)、⑥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6)、④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
(7)、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8)、陶行知的六大教育思想在幼教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9)、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10)、郑刚,马乐.浅析陶行知乡村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3:106—1
(11)、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一问。”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幼儿“不耻多问”,明确“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引起争论的问题就是好”。
(12)、 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的确,幼儿园的教学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教学,教师的“教”不是一味的给孩子灌输知识,孩子的“学”也不会像高年龄段的学生那样接受。陶行知强调:“先生的不是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13)、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这种状况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
(14)、 动手操作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种方式,幼儿学习接受外界的新信息、新知识并不是像成人一样可以通过记忆、书写获得。亲自动手操作和接触才是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幼儿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幼儿多主动参与,多动手操作去学习一件原来不会的事情或者只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教师讲,幼儿听,他们是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的。
(15)、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能主动观察周围的生活;
(16)、儿童独立性的尊重。只有独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儿童的好动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横加干涉或禁止。
(17)、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早在留学美国期间,他就很重视学习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人的幼儿教育思想,并深受启发,回国后,结合本国国情,创办适合自己的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推动作用。
(18)、 解放儿童的时间 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 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19)、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20)、 陶行知于20世纪早期就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1926年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1]618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期是人格陶冶的关键期,幼儿教育关乎整个人生的发展。此外,陶行知还将国家的前途和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认为处于基础教育前端的幼儿教育是培养大批国家有用人才的基础事业,他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2]81为了幼儿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国家和家长必须重视幼儿教育。
2、比较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1)、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能主动观察周围的生活;
(2)、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3)、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lDquo;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救,在做上学&rDquo;。他的&lDquo;教学做合一&rDquo;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4)、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5)、⑤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
(6)、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
(7)、郑刚(1976—),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史研究;马乐(1990—),女,河南南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
(8)、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9)、 “儿童的培养不只是文字技术的训练”会认字,会算术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对幼儿的教育应该融入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的接受学习知识。
(10)、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
(11)、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乡村;中国化;普及化
(12)、解放儿童的空间:把孩子从鸟笼式的学校解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要解放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认识眼界,以发挥儿童内在的创造力。
(13)、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14)、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假设社会互动和孩子参与真实的文化活动,均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心智能力也因需要沟通而被唤起。
(15)、当幼儿还是小班,刚入园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例如对老师同学讲礼貌,每天入园的时候要说“早上好”,晚上离园和老师说“再见”,学会说“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吃点心和午饭的时候不能讲话,不能浪费粮食。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16)、 陶行知注重幼儿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的中国化、全面化。针对当时幼稚园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外国化现象,他大力支持利用中国自身的教育资源开办中国化的幼稚园,培养中国的幼儿,主张“充分运用眼面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国外材料之具有普遍性、永久性的亦当选粹使用;但必以家园所出的为中心”。[1]619陶行知主张的幼儿教育内容也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音乐、诗歌、故事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玩具等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自然界则可以增加幼儿对自然科学的了解,这些内容实际上是集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技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出健康活泼、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此外,陶行知还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还要紧”[1]6他要求幼稚园的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指导幼儿过健康的生活。如晨检时,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干净,指甲是否修剪,在园时,培养幼儿养成常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他还亲自带领小朋友在幼儿园附近开辟农场,栽培作物,从事农事劳动,“这种农事劳动可以培养儿童重视农业的心理,造成对物质文明的喜好,培植活动和建设的精神,养成专一任事的习惯并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儿童个人的自由意志”[3]
(17)、 因此,应该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教育,注重孩子的主动性,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只是起到启发引导孩子的作用,
(18)、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19)、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20)、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好玩是智慧的摇篮,好问是求知的表现。在顽皮甚至越轨的行为中也可能蕴藏着孩子创造能力的萌芽。当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他们可能是学着警察抓坏人。这是孩子们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表现。教师应多提供机会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如春天到了,每天中午我们会利用散步的时间带领孩子到小区里观察树木与花草,使他们在边走边看的过程中发现春天的脚步。
3、评价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1)、陶行知认为幼稚教育时人生的基础教育,1926年提出幼稚教育下乡的口号,倡导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2)、①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3)、 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
(4)、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5)、陶行知在《学做一个人》文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个要素:要有健康的体魄,要有独立的思想,要有独立的职业。”因此,培养幼儿做人,独立自主的意识就显得重要。然而,现实当中很多幼儿往往都不愿意来幼儿园,教师就可以以故事、儿歌、游戏等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在故事游戏中了解幼儿园是一个快乐,充满乐趣的地方。小朋友就可以在唱歌,游戏中萌发独立的意识,喜欢上幼儿园。
(6)、 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仍是可以借鉴的,对幼儿教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正在稳步的发展,各界都关注和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发是多方面。尤其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理论。
(7)、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对幼儿的教育有效的实施就是他们的所有日常活动。
(8)、教人要从小教起,陶行知将幼儿比喻成幼苗,强调培养幼儿必须得宜,这样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否则在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的确,对幼儿的教育需抓住他们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然后施以科学的方法。陶行知就是按照这个原理,教育幼儿。
(9)、 陶行知先生对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主张儿童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中心,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想联系,提倡在教育中要解放儿童,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终使得儿童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10)、 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很多问题和方法都是来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就重视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农村学校,农村幼稚园就是让儿童从农村的生活中接受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家庭、幼儿园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幼儿的教育。
(11)、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及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陶行知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也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取决于对儿童的看法,把儿童看成什么样的人,就会施以什么样的教育。
(12)、解放眼睛,让孩子会看,会观察,使幼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形成对获得知识的积极态度。幼儿对生动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事的物感兴趣,对新奇的东西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理,发现幼儿有价值的兴趣所向,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探索兴趣,增强创造兴趣。
(13)、1923至1926年陶行知主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14)、 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接受外界的新信息新知识,亲自动手实践,是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
(15)、 陶行知提出来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强调让幼儿融入生活,自己组织游戏,自己从生活中学习,从而培养出“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16)、 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17)、 在推广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陶行知尤其强调在工厂与农村开办幼稚园。首先,女工区是需要幼稚园的。“倘使工厂附近有相当之幼稚园,必能增进儿童之幸福而减少为母者精神上之痛苦。同时女工既不必心挂两头,手边又无拖累,则做工效率,自然也要增加好多。所以为儿童教育计,为女工精神计,为工业出产效率计,这种工厂附近必须开办幼稚园。”[1]625其次,农村也是需要幼稚园的。“农忙的时候,田家妇女们忙个不了,小孩子跟前跟后,真是麻烦。哥哥姊姊也要帮忙操作,无暇陪伴弟妹玩耍,所以农忙一到,乡村小孩子就缺乏照料。倘使农村里有了幼稚园,就能给这些小孩子一种相当的教育,并能给农民一种切要的帮助。”[1]625他还主张工厂、农村的幼稚园要以女工、农妇的空闲时间为转移,好办整天整年的幼稚园。陶行知着眼于人民大众的需要来办幼儿教育,并把女工区和农村作为需幼儿教育之场所,扩大了幼儿教育的服务对象和范围。
(18)、 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让他们发问;
(19)、 他指出:幼儿教育系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
(20)、 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
4、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1)、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早在留学美国期间,他就很重视学习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人的幼儿教育思想,并深受启发,回国后,结合本国国情,创办适合自己的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推动作用。
(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
(3)、“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4)、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积极宣传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认为工厂、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身为留美归来的大学教授,他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了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等。
(5)、 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自己动手的机会;
(6)、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7)、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让他们发问;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9)、提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的是( )。
(10)、摘要:陶行知,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教育思想体系中,幼儿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他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12)、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上,陶行知一直在不断地创新改革,他注重启发,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是这个整体的核心。“做”指的是“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都要以事为中心,即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必须田里学,在田里做。
(13)、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14)、 陶行知出身贫寒,青少年时期是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度过的。他深知农民的疾苦,对忙个不停的农妇和缺乏照料的孩子深表同情,而当时我国的幼稚园寥若星辰地仅存在于城市中,成为富贵人家的“专利品”。陶行知在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教育问题,于是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运动中并积极倡导开展“幼稚园的下乡运动”。作为农村幼教事业的开拓者,陶行知不仅致力于乡村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出建设中国化、平民化和省钱的幼稚园,并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上提出独特性见解,还知行合于1927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随后,他又创办了晓庄幼稚园、和平门幼稚园等乡村幼稚园,推动了我国乡村幼儿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15)、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他指出自古以来不许孩子动手的错误,孩子好动手是他动脑、好奇、好学、好创造的表现。
(16)、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17)、一是学用结合,让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以往幼稚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8)、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积极地宣传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认为工厂、农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特别是他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了所乡村幼儿园&mDAsh;&mDAsh;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
(19)、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
(20)、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既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自己创办幼教机构的实践总结,内容独特而又丰富。陶行知不仅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重视幼儿教育的普及工作,同时在幼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师资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中国化、普及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5、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1)、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与社会;
(2)、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补充。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陶行知还主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张对儿童因材施教等,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拓展资料: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之一。
(3)、 陈鹤琴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家庭、幼儿园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幼儿的教育。
(4)、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 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5)、(1)陶行知认为师范教育要从中国现实生活出发,训练有生活力的老师,培养有生活力的国民,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6)、积极意义:在当时的环境中对于密切教育同生活、学校同社会、理论同实践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7)、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的确,幼儿园的教学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教学,教师的“教”不是一味的给孩子灌输知识,孩子的“学”也不会像高年龄段的学生那样接受。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教育,注重孩子的主动性,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只是起到启发引导孩子的作用,陶行知强调:“先生的不是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8)、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重视孩子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幼儿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对他们的培养,随着他们的成长,这种创造力就会逐渐消失。因此,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陶行知认为发展幼儿创造性好的途径就是解放儿童,所以提出了六大解放。
(10)、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基督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11)、狄考文年轻时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也信守誓言艰辛备尝兢兢业业忘我奋斗至生命的终点,那是从宗教信仰出发,决心向中国传布上帝之爱,引导中华归主,但在他给中国带来了基督福音、上帝之爱的同时,他也给中国带来了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文明。
(12)、 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 “同心协力”的境界。
(13)、教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14)、(解析)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陶行知。
(15)、(2)新型教师既要在课堂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要到幼稚园中去学习如何办幼稚园。
(16)、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他提出来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风土人情味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内容,让他们参加种植,饲养等活动,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陶行知强调让幼儿融入生活,自己组织游戏,自己从生活中学习,从而培养出“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17)、提出“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是( )。
(18)、在线投稿:http://qks.jhun.edu.cn/jhdx_sk/
(19)、(解析)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而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成长”、“教育及生活”。
(20)、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他提出来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风土人情味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内容,让他们参加种植,饲养等活动,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陶行知强调让幼儿融入生活,自己组织游戏,自己从生活中学习,从而培养出“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1)、他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系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
(2)、 陶行知在《学做一个人》文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个要素:要有健康的体魄,要有独立的思想,要有独立的职业。”因此,培养幼儿做人,独立自主的意识就显得重要。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4)、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解析)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7)、1863年7月3日,他偕新婚半年的妻子狄邦就列,还有蜜月中的同工郭显德夫妇(参看我的文章:),在纽约登上了远赴中国的帆船,历经5个多月的漫长艰辛海上旅程,于是年12月16日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翌年1月到了山东登州(今蓬莱市),自此直到1908年9月28日于青岛福伯医院去世,狄考文在中国山东生活和工作了整整45个年头,死后葬在了烟台毓璜顶美国北长老会墓地,实现了他年轻时的诺言。
(8)、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9)、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
(10)、另外,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
(11)、重视儿童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对幼儿的教育有效的实施就是他们的所有日常活动。
(12)、 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很多问题和方法都是来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就重视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农村学校,农村幼稚园就是让儿童从农村的生活中接受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家庭、幼儿园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幼儿的教育。
(13)、福禄贝尔相当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视环境的设置,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果园。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儿童机构,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
(14)、 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15)、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16)、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 )
(17)、做中学、做中教。“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18)、总而言之,“儿童的培养不只是文字技术的训练”,会认字,会算术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对幼儿的教育应该融入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的接受学习知识。
(19)、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对幼儿的教育有效的实施就是他们的所有日常活动。
(20)、 幼儿教师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很重要,一定要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些列的教育。可以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教师一定得将这些知识渗透到他们的一日生活中,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肃静与活动。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并非让他为所欲为,且不可让孩子以为安静、顺从、听话、被动就是好事;而活动或工作就是坏事。
(2)、 儿童的培养不只是文字技术的训练,传统观念上。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应让儿童认识尽量多的文字,掌握尽量多的知识,这样才是重要的。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幼儿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自己动手的机会;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让他们发问;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能主动观察周围的生活;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
(4)、 他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系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
(5)、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6)、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人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良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7)、(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8)、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让幼儿学习做人,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
(9)、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会知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10)、 幼儿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个体,要通过教育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也要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切实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11)、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自由第秩序只是其次。传统教育强调“群性”,而蒙氏注重“个性”。
(12)、 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 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13)、 陶行知强调:“先生的不是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14)、解放儿童的嘴巴:儿童有问题要允许儿童问,不要尊从中国不许说话的旧习惯,小孩子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题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15)、在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上,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就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对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主张儿童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中心,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想联系,提倡在教育中要解放儿童,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终使得儿童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仍是可以借鉴的,对幼儿教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正在稳步的发展,各界都关注和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发是多方面。尤其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理论。
(16)、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17)、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
(18)、给予幼儿主动参与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讲,幼儿听。
(19)、陶行知,汉族,安徽歙陶行知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之一。
(20)、 第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1)、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幼儿教师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很重要,一定要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些列的教育。可以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教师一定得将这些知识渗透到他们的一日生活中,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3)、 陶行知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要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教、学、做都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
(4)、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
(5)、 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6)、 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7)、陶行知开展“科学下嫁”运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他主张科学要从儿童教起,要使人人都能享受科学知识。在三十年代初期,陶行知就能看到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8)、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我们家长老师也需要解放儿童的手、脑、嘴、眼、时间、空间。让孩子有自由,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是要从小开始的,家长老师要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不断的拓展思路,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9)、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0)、(2)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比较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150句(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