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名言名句图片
1、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7)、1或有吁嗟之怨而不得闻,或有进善之忠而不得信。——诸葛亮
(8)、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9)、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乱》。
(1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1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诸葛亮
(12)、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3)、摘自三国蜀国诸葛亮《将苑》。将领不可以心生骄傲,骄傲了就会失去礼节,失去礼节便会是人心分离,终导致众叛亲离。
(14)、心大志广,难以保安(《三国志·蜀书·彭羕传》中诸葛亮密言先主刘备论彭羕之句)。
(15)、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6)、10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诸葛亮《教令第十三》)。
(17)、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生灵涂炭!汝等既登堂宇,理合匡政辅国,安民兴邦;何期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生食汝等之肉!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睽睽众目之下,妄言人性耶?此等逆贼听真!汝不日当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汝之先祖并枉死之良善乎!----《诸葛亮骂死王朗》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9)、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2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诸葛亮的名人名言句子
(1)、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1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耳目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诸葛亮
(5)、1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故考黜之政,务知人之所苦。——诸葛亮
(6)、1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诸葛亮
(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1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诸葛亮《将苑·智用》)。
(9)、此句出自三国蜀•诸葛 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就是说,凡是要考虑两面,不能只往好的方面想,坏的方面也要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范措施。想要考虑某件事的好处,必须先考虑到它的坏处;想要考虑某件事情的成功,必须先考虑它的失败,反应出一件事情都是有对立的两面的,有好处必然会有坏处,有成功的可能,必然会有失败的可能。
(10)、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诸葛亮《自表后主》)。
(11)、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2)、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13)、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诸葛亮
(14)、1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诸葛亮
(15)、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诸葛亮《兵要》)。
(16)、帷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17)、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1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20)、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3、诸葛亮名言名句图片卡通
(1)、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诸葛亮
(2)、《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代:李白
(3)、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佚名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7)、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8)、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9)、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诸葛亮《兵要》)。
(10)、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1)、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1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委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u)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14)、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5)、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馋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16)、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7)、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三国·诸葛亮
(18)、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19)、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诸葛亮《治军第九》)。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擒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诸葛亮《治军第九》)。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能存能亡;疾如风雨,舒如江海;不动如泰山,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地,充实如天;不竭如江河,终始如三光,生死如四时,衰旺如五行;奇正相生,而不可穷(诸葛亮《治军第九》)。军以粮食为本,兵以奇正为始,器械为用,委积为备(诸葛亮《治军第九》)。夫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坚甲锐兵,不足以为强(诸葛亮《治军第九》)。议之知其得失,诈之知其安危,计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虑之知其苦乐,谋之知其善备(诸葛亮《治军第九》)。治国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诸葛亮《治军第九》)。
(20)、1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诸葛亮《将苑·自勉》)。
4、诸葛亮简介及名言名句
(1)、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
(2)、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3)、 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
(4)、1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诸葛亮《将苑·谨候》),
(5)、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6)、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7)、1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诸葛亮《将苑·智用》)。
(8)、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诸葛亮《纳言第四》)。
(9)、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10)、任重才轻,故多阙漏(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2)、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4)、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7)、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18)、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诸葛亮《戒外甥书》)。
(19)、1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诸葛亮《将苑·习练》)。
(2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5、诸葛亮名言大全
(1)、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2)、1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诸葛亮
(3)、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诸葛亮《治军第九》)。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7)、1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诸葛亮
(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9)、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0)、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1)、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12)、帷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1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6)、收藏一些积累一些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学习上都有好处。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诸葛亮名言警句,欢迎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名言警句栏目!
(17)、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1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19)、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佚名
(20)、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三国诸葛亮
(3)、勿以身贵而贱他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5)、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7)、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诸葛亮《纳言第四》)。
(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9)、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诸葛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诸葛亮的名人名言句子109句(诸葛亮名言名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