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含义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3)、(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之人。
(4)、道法自然。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道要效法自然。自然的伟大在于它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偏不倚地运行着,没有一点私心。自盘古开天,一片混沌,天地分开孕育万物。日升日落有规律、打雷下雨有规律、生长凋零有规律、物种更替有规律,一切都按规律办事。
(5)、——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6)、邻国相望,鸡犬度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9)、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二章出生入死。
(12)、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高评价。
(13)、“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中盈是充盈、丰满之意。这两句话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
(1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5)、(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6)、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17)、(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18)、(名句赏析)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19)、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20)、(名句赏析):天下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坚硬的东西之中。
2、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翻译
(1)、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5)、(名句赏析):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6)、(名句赏析)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7)、(名句赏析):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9)、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0)、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11)、(名句赏析)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12)、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13)、(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14)、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1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第三种“宝”,叫“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就是自觉、自愿地去“处下”、“处后”,为了造就后共同的大利。
(18)、大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19)、(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
(20)、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3、道德经让人看透一切的句子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老子·道经·第七章》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4)、(名句赏析):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5)、所以,老子姑且用“道”来代表万物的起源。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道”的规律一步一步逐渐发展,于是有了精彩的世界。
(6)、第9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大意:那些轻易发出若言的,必定会很少能够兑现,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定会遭受到很多困难。
(9)、回复数字 105 阅读《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1)、(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12)、(名句赏析)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13)、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的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4)、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15)、译文: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的;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16)、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17)、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1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9)、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2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4、《道德经》精髓的一句
(1)、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3)、感悟: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9)、(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10)、(名句赏析):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强。
(11)、(名句赏析)“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
(12)、(名句赏析):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3)、(译文)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
(14)、(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强。
(1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经典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6)、(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17)、(名句赏析):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8)、(译文)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5、道德经名言警句及释义
(1)、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2)、(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4)、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译文)踮起脚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跃起大步想要快走,反而行走不快。
(7)、(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8)、(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
(9)、(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10)、(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11)、大意: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12)、第48章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4)、(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5)、(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16)、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8)、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19)、“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20)、第32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2)、(名句赏析)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3)、(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5)、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6)、上根之人闻道后,恍然大悟,马上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中根人闻道后,半信半疑,似懂非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毫无所得;下根人闻道后,难以置信,置若罔闻,甚至大加嘲笑。如果让下根之人听了以后不觉得可笑的话,那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道了。
(7)、(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8)、(名句赏析)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9)、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10)、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1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名句赏析):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4)、回复数字 113 观赏《问道楼观》8集道家记录片。
(1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6)、(名句赏析)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7)、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18)、感悟: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19)、(名句赏析)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2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2)、(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3)、悟道的圣人,无私无欲,从不为自己要求什么,他做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的利益,反而自己得到更多,变得更富有。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的道理,越想得到的,偏让你失去,越不想得到的,偏偏就给你。
(4)、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5)、(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
(6)、(名句赏析)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生发;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起来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7)、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8)、(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
(9)、(名句赏析):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10)、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11)、(翻译)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有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来往往会遭受很多的困难。
(12)、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13)、(名句赏析):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4)、(翻译讲解):天下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坚硬的东西之中。
(15)、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16)、(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
(17)、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8)、(名句赏析)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19)、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2)、(译文)善的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时。
(3)、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4)、(感悟)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的表面现象,也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例如,仁慈者在战场上,心肠软便不会勇敢,但老子说仁慈所以才能勇敢,这不是说反了吗?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道”永远没有名字可以形容,简单质朴,虽然小而不见,但是天下万物没有能让它屈服的。人生真正的快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难求,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守住简单、质朴,就会找回人生真正的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翻译146句(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