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古诗七言绝句
1、关于战争的古诗七言绝句诗
(1)、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古人有云:“文有声韵,可以吟咏者谓之诗”,诗的韵,其实不仅仅诗歌所独有,它是我们汉语言体现美感的主要特点之一。不仅美,而且更具有实用性。看那诸子百家之著篇,大都是有韵之文,各种教义古训等经典之文,也都是以诗韵的形式传播乃传承下来的。比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甚至我们熟悉的《百家姓》,哪一篇不是有韵之文呢?我们再看道家以及佛家的传诵之篇,也大都是以诗歌形式流传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容易记住啊!即使是古代之散文杂文论文等等,其实也无不含有音韵的美感在其中,所以我们读来朗朗上口而陶醉,所以我们可以借其语言的诗韵美感进而更容易领会其文义之内涵。说中国是诗的国度,言之不虚也。
(3)、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词注释①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
(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 陆游
(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7)、 前面已说过,唐代边塞诗较多,而且总体水平也较高。边塞题材比较容易融入感情,且大多数边塞诗人都有从军经历,对边塞、对征人都有亲身体会,故容易出好诗。但边塞诗基本上都是调子沉郁,多为悲愤、凄凉、郁闷之作,读边塞诗,心情沉重,一股忧国忧民的想法往往就冒了出来。本诗可算是个例外,就好象从张飞、李逵等同志笔下出来的一样,豪迈旷达,大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置生死于度外之势,跟“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杀了***,还有后来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兵哥哥们读此诗,估计是当头棒喝,糊提灌顶,精神为之一振。就是嘛,怕死还当什么兵。
(8)、这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
(9)、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10)、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11)、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12)、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13)、胡马:胡人的兵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14)、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15)、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6)、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17)、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凉州曲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8)、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19)、在晚唐诗人中,温庭筠、韩偓、郑谷、韦庄的七绝也是有名的。在白居易等的影响之下,这时还出现了一些通俗诗人,如罗隐、杜荀鹤、胡曾等。他们有些七绝诗句,在长期流传中,都变成了古代社会上通行的成语,如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杜荀鹤的“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赠质上人》)就是。胡曾的《咏史诗》,为后来讲史所常引用,《三国演义》中就引过他三首,可见其通俗性和为各阶层人民所熟悉的情况。这些现象,说明了通俗诗在社会上流行之广,也说明了七言绝句是当时流行的诗体。
(20)、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2、描写战争的七言律诗
(1)、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立刻”/“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
(2)、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凉州词:又名《凉。关于古代将士出征的诗词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4)、李白七绝诗的风格特征,如胡应麟《诗薮》所说:“读之真有挥斥八极、凌厉九霄意。”也如《唐诗别裁》所说:“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这些评语并不夸张。在不少的七绝诗杰作中,李白那种天马行空般的精神面貌和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手段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他的无意求工而自然入妙的作品,对于美感不同的读者,往往具有同样的魅力。
(5)、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这首浓郁的小诗。诗中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6)、pí pá qǐ wǔ huàn xīn shēng,zǒng shì guān shān jiù bié qíng。
(7)、百无聊赖的宫女羡慕寒鸦犹可以带着皇帝宫中的日影而来,将宫女凄婉哀绝描写得十分神妙。后世评价:玉颜如何比到寒鸦,已是绝奇语。至更“不及”,益奇矣。
(8)、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9)、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10)、《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11)、如果说英雄主义是咏凉诗尤其是盛唐咏凉诗深刻的思想内核,是凉州人民弘扬雄强气性的结晶;那么,爱国主义则是整个咏凉诗的基本精神与不衰主调,是凉州人民凝聚、发展、强大的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12)、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13)、汉时的“乐府”就是做这事的。乐府是汉武帝成立的。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时期国力是多么的强大雄厚,今天我们自称为大汉民族,就是以汉武帝那时的骄傲而名之的。国家民族的强盛,文化就跟着强盛,国家弱了,文化就自然衰落了,历朝历代莫不如此,这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唐诗宋词为什么光辉灿烂,就是因为那时的国家力量也是强大无比的。所谓“乐府诗”就是汉那时的诗歌流行的形式,因为盛行良久,到魏晋六朝时,“乐府”这两个字已经变成了诗体的称呼了,至于那个乐府之官办机构的含义早已经被忽视了。
(14)、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15)、《唐音癸签》:王少伯七绝宫同闺怨,尽多诣极之作,若边同“秦时明月”一绝,发端句虽奇,而后劲尚属中驷,于鳞遽取压卷,尚须商榷。
(16)、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17)、*陇西行作者: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8)、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19)、决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出塞的诗意和思想感情《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20)、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3、白居易写战争的七言诗
(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2)、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3)、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4)、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5)、 刘禹锡同志很有点意思,不算是一个很称职的国家干部,这哥们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爱摆酷,有事没事喜欢对朝庭说些风凉话,看他写的诗,什么“前度刘郎今又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是无情却有情”、“吹尽狂沙始到金”等,透出一股傲气,好象比别的干部要高出一筹一样。无怪他当中央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没半年就被砍下来。即使被砍,这位同志还是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死相,嘴巴上不肯吃半点亏。那年,在他被贬连州那个南蛮之地九年后被召回了首都长安,估计想再次启用他,可他到玄都观散散步,又写出了“玄都观内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这等与朝庭唱反调的句子,与国家机器过不去,自然又逃脱不了再次被贬的命运。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9)、(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11)、 看着边关之外的坟冢,那是千百年来戍边将士的尸骨。他们用宝贵的生命保护了人们生活的安定。然而战事连绵不断,国家已经没有人力可以及时把他们的尸骨运回家乡。只能草草的埋葬在边关之外。边疆,坟冢一片连着一片。在冰冷的月光下,显得更加的凄楚。一种同情和怜悯在诗人的心中升起。他不由得哽咽道:“长征人未还。”
(12)、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13)、乐府诗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它语言特别的朴实自然,比如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木兰诗》,开篇便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朗朗上口,表达的自然朴实。其次,乐府诗的押韵地灵活,有句句都押韵的,比如七言乐府诗歌《平陵东》里的句子“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还比如《曹丕·燕歌行》:
(14)、汉代乐府诗的题材内容,大致是,反映战争的痛苦。反映徭役的痛苦。反映贫困,爱情题材。人民的劳动生活。饮酒求仙、人生无常。大背景下丰富多采的人文世界,在乐府诗中得意淋漓尽致,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15)、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16)、《唐诗绝句类选》:“秦时明月”一首,用修、于鳞谓为唐绝第愚谓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洞庭西望”气概相敌。第李诗作于沦落,其气沉郁;少伯代边帅自负语,其神气飘爽耳。
(17)、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18)、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后世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诗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19)、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20)、因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年纪老迈,杜甫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稀少了。烽火遍地,国都残破,家书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凉的景物,使杜甫伤痛不已,不禁搔首踌躇。在搔首之际,竟发觉头发稀疏,几乎连簪也插不下了,这便是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句中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中的忧虑。
4、描写战争的七言绝句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描写战争的七言律诗61句(关于战争的古诗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