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经典名言20句77句(老子十句经典名言)

老子十句经典名言

1、老子的十句名言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后不知所终。

(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译文: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4)、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当人民不怕威胁的时候,那么对统治者的大的威胁就要来了。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7)、选自《道德经·第五章》。(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18)、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1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2、老子经典名言20句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2)、选自《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感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小聪明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认为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6)、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7)、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8)、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1)、“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傅佩荣)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1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3)、(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之人。

(14)、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宽厚仁慈,人民就会变得纯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会恐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15)、(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1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7)、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18)、道是的,道本身赋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天下万物都是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

(1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老子十大经典名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经典名言集锦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8)、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4)、(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15)、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16)、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8)、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19)、出自《老子》。显贵的根本是低贱,高大的基础是低下。说明了贵、贱,高、下的对立和统一。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4、老子十句经典名言名句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译文: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7)、(感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圆满的东西。

(8)、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3)、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1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6)、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1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子经典名言20句77句(老子十句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