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简介
1、陶行知简介及代表作品
(1)、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许多民主人士猜测这可能又是特务暗害,经沈钧儒行医的儿子诊断判明还属因脑溢血病亡。陶行知去世次日上午,上海万国殡仪馆挤满了前来悼祭的群众。中共代表团的挽联是:“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1946年8月1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也举行陶行知追悼会,送的挽词是:“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3)、我们民族大的病根,是数千年传下来的无政府脾气!那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民,连团体里都充满了这种脾气。要想铲除这个病根,非有严明的纪律,则一盘散沙之民族断难幸存,我们可以帮助大家,放弃个人的自由,以谋公共的幸福。
(4)、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5)、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
(6)、陶行知(1818--19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之一。
(7)、到了43岁时,再一次给自己改名“陶行知”。
(8)、陶行知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他写信激励育才师生为民主斗争“再接再厉,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以底于成。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受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爱棠路爱棠新村13号突然去世。惊悉噩耗后匆忙赶到,陶行知的手尚有微温。
(9)、五险一金+食宿免费|2020年公主岭第五中学招聘公告
(10)、 “育才学校办的是建国教育,但同时是抗战教育”,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们团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团起来做自觉觉人的小先生;团起来做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团起来做反抗侵略的小战士”。为此,学校分设普通课(必修基础课)和特修课(根据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兴趣爱好,学习音乐、戏剧、绘画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两部分。同时,通过师生集体劳动、经常性的清洁卫生、“精神讲话”和社会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身体,整顿纪律,活跃学校生活。这是学校初创时的一段黄金时期。
(11)、B.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社会为学校,学校与生活混然为一体的崭新概念。
(12)、《知行诗歌集》是2012年6月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陶行知。本书收录了陶行知的儿童诗歌选集《献诗》《救水》等。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是现代教育家()的名言。
(1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陶行知以“不除草斋夫”等笔名发表了100多篇杂文,揭露和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主张抗日救亡。同时,他还把“生活教育”同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
(15)、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16)、《行知诗歌集》上海儿童书局1933年7月初版本
(17)、“《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朱雪晴: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18)、父母给他取名陶文浚,到了19岁,读大学期间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影响,给自己改名“陶知行”,认为“知是行之始”,认识先于实践。
(19)、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20)、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主要幼教类著作有《创设乡村幼稚园的宣言》《幼稚园的新大陆》《如何普及幼稚教育》等。
2、陶行知简介图片
(1)、1931年春,陶行知回国,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
(2)、①1927年,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艺友制”,确立“生活即教育”思想,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3)、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4)、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大家,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思想和典型事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重要的客观题考点。
(5)、 建立于1921年,陶行知为主任干事,蔡元培、黄炎培、熊希龄、郭秉文等为董事,梁启超、孟禄等为名誉董事,主要成员还包含胡适、陈鹤琴等,作为当时中国大的教育救国社团,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专业化、科学化、世界化进程。
(6)、学校坚持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坚持“26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坚持三备两研制度,天天赛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
(7)、“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8)、但很快,他认识到其中的唯心论色彩,于是把王阳明的学说翻了个个儿,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
(9)、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10)、A.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精辟的阐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11)、191陶行知7年8月,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之聘,提前回国,在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1918年3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5月,南京高师成立教育专修科,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与刘伯明等组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筹备会,同年当选为会长;作为南京高师代表参与新教育改进社、《新教育》月刊。1919年2月,发表《教学合一》,同年在南京高师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4月,发表《第的教育家》,率先提出创造精神的教育思想。1920年夏,在南高师举办第一次暑期学校,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办暑期学校之始。1921年,参加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11月,从事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国新学制”起草工作
(12)、 晓庄师范的办学方针是:“以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来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活的乡村教师”,再通过他们用教育来改造中国的农村社会。这时,陶行知放弃了优越的大学教授职位,脱下皮鞋,穿上草鞋,真真实实下到乡村搞教育,去实践他独创的且符合中国实情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发展开辟新路。
(13)、乡村师范的职务,是训练小学教师;故他的指导员和普通中学的教师不同,必须明白儿童生活才能胜任。诸位所学的高深学问,必须向儿童需要折腰。儿童是诸位的总指导,我们只是儿童的助手。
(14)、 陶行知在美国旧金山获得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教育学,师从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孟禄,攻读博士学位。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陶行知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学知识结构,为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15)、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国需要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可宝贵的。
(16)、 陶行知留美回国后,应聘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开始试验他的新教育改革,如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倡导女子教育等。
(17)、《古庙敲钟录》是教育小说。作者陶知行(陶行知)。上海儿童书局1933年3月出版。单行本出版前,曾以“不除庭草斋夫”笔名在《申报》“自由谈”专栏连载。以对话形式,表达作者的教育理想。
(18)、C.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说中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原则的实施。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19)、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陶行知
(20)、种树栽花,要下面可以安根,上面可以出头,才有活的可能。人生如此,立国也如此。但有好些人只顾向上出头,忘了向下安根,所以枯死。我们应当明白,下层的工作是重要的工作。这种工作,又须彻底去干。一次,工人为我们凿井,没有挖到泉下就中止了,临行,要我写字送他。我就送他八个字:“下层工作,务须彻底。”我们愿意同大家一齐下井,挖到活泉为止。
3、陶行知简介100字
(1)、“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2)、《行知诗歌三集》上海儿童书局1936年11月初版本扩展资料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之一。
(3)、②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即“即导即传”,人人将自己的知识和所学文化随时随地传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4)、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历史名人中,就有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代表的一批前辈,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追求,一生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致力于启迪民智、教化育人,推进教育创新改革。从今天起,重庆历史名人馆推出“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系列文章,介绍中国近代12位教育界历史名人的事迹,从中感受他们追逐教育强国梦的“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
(5)、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
(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7)、1946年4月21日,陶行知在育才中学讲演《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24日,在储能中学召开的上海教育界欢迎会上演讲。在大任小学、圣约翰大学、大同中学、沪江大学……到处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身影。6月23日,上海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代表团赴京请愿,陶行知在北站五万人欢送大会上发表演讲。
(8)、③1939年,为了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培养特殊才能的儿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9)、 抗战胜利后,育才学校迁到化龙桥红岩村。为筹备学校本部东迁,陶行知于1946年4月离渝赴宁,后去上海。1947年8月,育才学校本部迁到上海。留在红岩村的70多名学生,建立了育才学校重庆分部。几经变迁,“重庆育才中学”现在是由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公立高中。
(10)、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质论及核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11)、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
(12)、学校坚持“精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打造“文化”。落实管理责任,细化教育教学常规,实行管理责任承包制,责任明确具体,人人管理、处处管理、事事管理。
(13)、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14)、(单选)陶行知提倡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实质上属于一种( )
(15)、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阻挠和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四川重庆附近生存。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他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
(16)、陶行知大声呼吁:“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6月25日,陶行知在国际饭店代表54个人民团体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要求美军立即撤退。6月29日,陶行知与郭沫若、沈钧儒等发起《致美国人民书》。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
(17)、基于此因,陶行知经过一番体验之后,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18)、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
(1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0)、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4、陶行知简介
(1)、一个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涯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2)、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3)、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1940年夏,晓光经人介绍去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请他寄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来。
(4)、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5)、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他在“第的教育家”、“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伪知识’阶级”等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和事实,经过七十多年的考验,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6)、“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坚定的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之一。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献身教育事业,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满腔赤子之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8)、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陶行知从育才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就采取了“从做中学”的新颖方式,给学校新人学的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做中学,也体现为学生“有学有教”“即知即传”,自己在实践中学到本领,并且受教育的同时也教育别人。
(9)、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陶行知简介图片69句(陶行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