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物的意思
1、为什么要重点劝身边的有缘人念佛呢?
2、格物: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的意思,第二个是形容词,可以理解为好的,光明的,明明德就可以理解为彰显好的德性。
3、《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这里“格物”的“格”本是“各”,“各”是客人脚趾向主人居所走来,故训“至也、来也”,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各,古格字,故从夊。夊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
4、各字加了木字旁,就成了格。格的意思是,用木头围成陷坑,当然了,用木头围起来的就不叫陷坑了,叫栅栏。所以,格的本义有栅栏的意思,“出格”,就是跳出这个框架。
5、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发挥,在后世也有人表示反对。例如颜元就公开批评朱熹说:“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其实莫道不曾穷理,并物亦不能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习斋记余?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主张格物要亲自动手,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空洞地“穷理”。这样的格物致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6、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7、老鬼就觉得,狮子就是狮子,老虎就是老虎,杂交了,就既不是老虎也不是狮子。就像种地的老汉也一定会把驴、马、骡子分得很清的,长得像没用。您要是一定把骡子当马卖,那就是赤裸裸的挂羊头卖狗肉啦,甭管是新儒家还是旧儒家。
8、格除掉人心之物欲,方能显其本有真知。闲邪存诚、返妄归真。
9、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早出自于《礼记‧大学》。
10、②儒家心学——王阳明的解释:
11、再说这个曾子写的《大学》,那些号称儒学大师的人,一定能侃侃如也,三纲八目倒背如流,可是您问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底是亲民还是新民,他就给您引经据典,什么朱熹说,阳明说。
12、译文: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保存善的,去除恶的”。
13、在这里,理一分殊的本体论架构,为实现这种超越提供了可能。因为不同事物之理都有着共性,一件事物如果能认识透,其他则可以类推:“格物非欲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大学或问》卷二)例如,就像孔子所说的,在家能够尽考,出门自然会忠君,事兄自然能悌。如此的类推,正是从理一出发的。故而,从“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前提出发,通过“即物穷理”的工夫,辅之以“用力之久”的长期积累,经过“豁然贯通”的飞跃,终达到“致知”的目的。
14、南宋朱熹注:“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15、格物,这个格,作动词用,意思是框定,区分,深究。就比如现在研究这个“格”字,这就是格,格“格”字。就是细分这个字。格由木和各组成,各又由攵和口组成,把每一部分的含义都研究透,那么,“格”字的本义就不言而自明了。这就是格物。不言而自明,就是致知。
16、“格”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法则、标准”的用法,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后汉书•传燮传》: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法则”就是“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后来“格”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如《旧唐书•刑法志》: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
17、格物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éwù,意思是探究万物的规律,格“规律”之意。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18、如严复《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因是探求事物之原理,现代改称“物理学”。
19、可是,在汉代以前的所有其他文献中都没有“格物”和“致知”的语言表达,因为缺乏旁证,后世的学者对它的含义陷入了臆测中,莫衷一是。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礼记•大学》
二、格物致知的意思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3、格物穷理,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穷理:追寻事物的究竟,指穷究事物的原委、道理。《礼记‧大学》八目中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概念,然由于《大学》未在其后作出训诂之意,也无任何先秦古籍可考,遂使格物致知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百家争鸣的聚讼之地。东汉郑玄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4、(南宋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5、格物致知即物而穷其理。简单理解为观察分析万事万物并解其根本,转化为人心灵之认识,而得其道,并以致其知。
6、《大学》提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即朱熹所称的大学“八条目”)。
7、南宋朱熹将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极,是致知,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到客观事物的本身中去研究,通过实践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8、微笑,保持好心情。
9、下面是“各”字甲骨文:
10、(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11、各字,从攵(zhǐ),攵是反止,止是足,就是脚,甲骨文就画一个脚丫。看下甲骨文的“止”:
12、一种是朱熹提出的,格是研究,物指世间万物,格物即研究世间万物的背后的道理,获得真知灼见,这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类似,但他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支持,所以古人这种格物做得不好,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
13、译文: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4、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当预先为眷属说临终助念
15、(明朝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16、出处:西汉戴胜《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思是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17、程朱理学里面大部分内容源自孔孟之道,这部分内容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他们有少部分内容曲解圣意,于是就变成了剧毒。这个毒性积聚了千年,近代终于爆发,生灵涂炭,让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的创伤。
18、东汉郑玄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19、正知现前就是致知,格除私欲才能致知。王阳明当年就是还有小小的私欲,印光大师说他想进文庙,有这个私欲,所以不能真正致知。
20、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
三、格物的意思解释
1、其实,颜回的“好学”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
2、它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是八目的基石。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宋儒理学兴起后,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
5、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
6、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7、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
8、其实说到底,“格物致知”所言并不在乎物理方面真懂多少,不在乎是否达到尽多少事物性理,而是在于通过格物,把自己放到赤诚于天地万物,没有自我偏执的状态,从而完整地让万物之至理呈现于人生,人与物(事理)高度融合,达到生命的至圣之境。这是一种什么追求?宗教的追求!一个信徒教徒,修炼自身,成就圣教尺度的功法,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究天人之际”具体的操持功夫和检验系统。
9、有人就不乐意了,说这是赤裸裸的对当代新儒家的蔑视和毁谤,老鬼惊骇之下,就辩解一下吧。
10、现在有感情困惑的人很多,那么,你把这个爱情格明白了吗?什么是爱?什么是爱情?对方是什么性情?你自己是什么性情?夫妻之道是什么?夫道是什么?妻道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是稀里糊涂,那感情不出问题才怪。而把这个问题真的格明白了,保管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11、"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概括、精确的表述。
12、“格物”的概念,“二程”和朱熹都解释为“格物穷理”。格物也就是“至”物,与事物直接接触而穷究其中之理,“穷理”是格物的目的。朱熹强调,我们不可能穷尽对于无处不在的具体事物的认识,也就难以从对于有限事物的认识中达到对于无限天理的领悟。所以,人不能止步于具体的器物,必须在根本上实现超越,而这又特别体现在伦理观的方面,要求从待人接物等具体事物活动中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所当然之则”和“所以然之理”。
13、增加福报、快速改运的七个秘诀
14、从古代语言看“格物”的真正意义
15、我们这辈子只要能够坚持净土法门不放松,那临命终时,必能高登莲品,超凡入圣,那个时候,程朱王比起我们,就是望尘莫及了。希望大家去了极乐世界,还能够发心回来度化被理学误导的有缘众生,包括程朱王等人,只要他们一朝觉悟了,往生净土了,以他们的累世善根,必定比我们进步更快,可以重回娑婆度化更多有缘众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格物致知的意思【55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