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盛唐的诗【127句文案】

一、能表现盛唐的诗

1、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

2、边塞诗人岑参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西元754年)八月出塞,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首诗就是岑参送他前任的武判官返京时所写。此诗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成为千古咏雪之名句。

3、诗中前两句写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十字之中以三个地名相连,前写远望前方、后写回望故乡。既描绘出一派苍凉壮阔的边塞之景,有暗含孤寂艰苦、悲壮自豪等等复杂的情感。

4、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这第三首诗纯言退意,与第一首心情有异。通篇以对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

7、代表盛唐诗词的,非李白诗句莫属。

8、宋代郭茂倩所编纂的《乐府诗集》中收了七首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诗,张若虚之前有隋炀帝、诸葛颖,差不多同时代有张子容,而之后则有温庭筠。

9、仿佛置身一个跨越年代、贯通古今的神秘时空,不知今夕何夕……种种复杂的情绪凝聚成这首千古之作。

10、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1、高适的这两首诗读来并没有什么文采,很朴素,甚至很粗糙,但妙就妙在其粗,既粗且豪,既雄且快意。直抒胸臆块垒、自有慷慨悲壮的气骨,虽少文采,却有大气象!

12、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13、后两句紧接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扫郁结之气,以响亮有力的声调激励友人抖擞精神,壮心远行!这一句送别之语,豪爽而质朴,因而成为人人传诵的千古名句。

14、唐朝强大的事迹还有很多,有的是武将出身,有的是文武兼备,他们一直征战沙场。而唐朝的诗人呢?他们是如何表达唐朝强大的?这就得看唐朝诗人写下的诗,许多唐诗都有征战沙场的名句。其中在唐朝首都长安城的开远门中,这里立有一块碑,碑文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写的一句话:“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也就是说,从大唐首都长安城出发,达到安西都护府西端有九千九百里,没有超过一,毕竟:长征人未还。这表示还是有去有回的,将士们不用担心。

15、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6、但相较于其他人而言,张若虚看似不出彩。

17、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18、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杜甫作品:忆昔二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1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0、仙才媲众美 不让参军俊逸 开府清新

二、描写盛唐的诗

1、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2、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5、后两句可谓辞别诗里的千古名句,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6、然而时代的声音还是在个别作家的某些作品中透露了出来。即使这些作品深度不够,而作者又并非专门从事创作的诗人,但毕竟反映了当时比较真实的生活现实。像辅佐唐太宗开国的魏徵就写过一首雄浑苍劲的《述怀》:

7、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8、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0、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11、解释:写文章要模仿秦汉时期的风格,作诗歌要遵照盛唐时代的气象.背景:明代“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垄断文坛,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散文创作中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既成传统,走上复古的道路。影响所及,致使一些文人学者在散文创作中一味以模拟秦汉古人为能事,其作品成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

12、芙蓉楼有颇具规模的碑廊,让我惊讶,名不见经传的一座小古城,居然有如此壮观的碑廊,这里刊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岳飞、赵孟頫等历史名人碑刻镌石八十余方,很多都是文物。其中还有《王昌龄宦楚诗》十五首,颇壮观。

13、一个有才、孤傲而没有地位的人,注定是坎坷的。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再才华横溢,也只是在八品九品间徘徊,王昌龄肯定也会失意。失意之后呢,就是疏狂,放浪形骸,就是对权贵的蔑视,不买世俗的账。这样,他就很容易因意气用事而授人以柄,遭到那种没有才德者的嫉妒和陷害。于是,王昌龄应了细节决定成败那句话,被扣上“不护细行”的帽子。

14、 很有意思,中国有不少“双胞胎”历史文化景点,我看过的有两对,一对蓬莱阁,一对芙蓉楼。

1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6、通过景物的形象来传达征人的思想感情,这该是边塞诗中抒情的绝唱。

17、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份。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初吻并不能当作永久相爱的保障,但它却是盖在生命史上的一个永久记忆印章。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像美梦一样出来。欢乐的回忆已不再是欢乐,而哀愁的回忆却还是哀愁。爱情可以而且应该永远和婚姻共存心儿累了,要舒缓,爱情也需要歇息。

1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9、好是好,可用五绝要写尽春夜里的春江、春花、春月、思妇之美实在太难,不如改用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那样的七言歌行,何必分二首三首,一篇之内辗转腾挪,一贯到底,岂不痛快!

20、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三、表现盛唐的诗句

1、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海日”对“江春”,偏正词组巧对;“生”对“入”,动词相对;“残夜”对“旧年”,偏正词组正对。“残”与“旧”对,十分贴切,新陈代谢过后的喜悦之情分外强烈。尾联紧粘上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触景“归雁”,思想则由眼前的镇江春色,而跳接到千里之外的洛阳,不由得萌发出思乡之情。从结构上看,尾联也遥遥照应上了首联,千里而来,羁旅思起。

2、盛唐诗中所表达的主要是那种饱满而健康的青春气息。这在诗人王维的作品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他早年写的《少年行》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充分说明这一点:

3、把“阁中帝子”同“长江”只做简单的对比,立刻给人一种超脱凡俗、忘情声色的高远气象;而诗的意境也格外显得深入浅出,然而又是如此情韵不匮。这真可见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大开大阖的解放了。

4、《次北固山下》中间两联,结构尤其严谨,句与句之间,意旨相绾;联与联之间,关照殷切。细作分析,“因果”关系有三层: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7、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8、与六朝极尽华丽之能事的风格不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清丽的笔触一扫六朝以来奢靡文风,让人感觉耳目为之一新。

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0、“不知江月待何人”,这首诗一定是在等待慧眼识珠者——它终于等到了。所谓经典要经住时间的考验,这就是不朽。

1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3、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4、在意境上,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

15、童真童趣: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农家夫妇悠闲散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楼主,总共就几句啊!

16、一代代人已不同,而相似的是人间的真情。

1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8、这首诗虽不够蕴藉,却表明了生活在这个时代,英雄是有用武之地的。因此艰险可以克服,事业获得成功也不难。这正意味着社会在向上向前发展。又如唐太宗所推许的虞世南写过一首著名的五言绝句《蝉》:

19、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20、130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的夜晚,扬州南郊的曲江边,皓月当空,微风习习,春花摇曳,万籁俱寂,偶有阵阵潮汐涌动的声响传来。

四、能表现盛唐的诗歌

1、本文重点从《次》诗的艺术上来解读,以确证王湾此诗乃盛唐诗歌之。

2、七子派为扫荡台阁文风,振兴散文诗歌,标榜所谓的“复古”,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认为写文章要模仿秦汉时期的风格,作诗歌则要遵照盛唐时代的气象。不过,他们的目的并未达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他们以模拟为创作法门,因此作品缺乏独创的精神与风格;一是前后七子或互相标榜,或互相排挤,把持文坛,目空一切。洁身自好的人士感到不满,甚至表现出厌恶,又因前后七子的作品与古人雷同,缺乏新意,故在公安派、竟陵派的攻击下渐渐失去驾驭当时文坛的能力。

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在王昌龄的诗中,流露真性情送别朋友的诗歌,占了很大一部分。有名的《芙蓉楼送辛渐》,我们仔细一读,细节上就能轻易找出王昌龄对朋友的真挚来。你看,他是从南京开始送辛渐,一直送到镇江,难舍又难分。在芙蓉楼上,也许他们就是通宵达旦地喝酒,话别,直到辛渐第二天拂晓登舟而去。辛渐临行时,王昌龄还不忘叮嘱:如果洛阳的老朋友问起我的情况,就告诉他们,我胸怀澄澈,一片冰心,从未更改,要老友们不要担心。

5、高适是盛唐典型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后世又把他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高适是文人出身,却投身军旅。曾在大唐边疆游历多年,运过兵、当过幕僚,在安史之乱前还曾协助哥舒翰驻守潼关。安史之乱后还被授予淮南节度使,领兵伐永王李璘、平安史叛军、救睢阳之围,军功卓著。可谓是文人从戎的成功典范。

6、第他传世的诗歌只有两首而已。

7、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8、直到更晚一点的陈子昂异军突起,才把初唐百年来一直未能彻底洗伐的“江左遗风”整个涤荡干净,且大力标榜“汉魏风骨”。因为陈是盛唐诗坛的揭幕人,且留到下一节里再谈。

9、诗人高适在送别好友董大时创作了两首七绝,这里是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用他豁达的心态勉励好友,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10、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在体裁上,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读之朗朗上口。

13、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都倒背如流。

14、手捧诗集,张若虚不禁操着老家的吴地方言轻声吟诵出来:

15、从镇江芙蓉楼上看金山,如此美丽

1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王昌龄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之声,在七绝领域与李白齐名!其有名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堪称绝妙,为历代诗家所赞赏。《从军行》便是王昌龄的一系列边塞组诗,其中这首《从军行·其四》更是千古绝唱。

18、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19、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20、 话是这么说,但毕竟是远隔两地,难于见面了。王昌龄并不是真的不难过,也许是朋友先难过了,所以他强压内心别绪,积极地宽慰朋友,这既蕴涵了彼此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味道,更体现了王昌龄体贴入微的深情。

五、盛唐时期的诗有哪些

1、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2、王昌龄的边塞诗,充满浪漫气味和英雄气质,字字铿锵作响,震撼人心。且看《从军行》:

3、虽然题目并非出自他之手,但内容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原创爆款。《春江花月夜》也因此成为高居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的经典之作,传颂千载不息。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734年,36岁时,王昌龄再次参加公选,在博学宏辞科中超群绝伦,迁为汜水县尉,九品。

6、尽管四两句还不是工稳的对仗,可是全诗的节奏已表现出一种不可分割的协调。六两句传诵千古,其好处在于作者不仅把自己的情感写得那样健康,而且还体现出国家承平、宇内一统的兴盛景象;不仅缩短了空间的距离,而且缩短了甚至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该是多么肫挚的感情,多么宽阔的胸襟!然则前四句的“三秦”“五津”“离别”“宦游”都了无挂碍,所以末两句水到渠成地说:我们又何必儿女情长呢?这实在是完整的真正唐音的抒情诗正格。

7、“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8、前一首还豪迈豁达地送别好友,后一首高适就有点窘迫了。“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诗人以禽鸟自喻,飘摇浪荡、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9、王昌龄的闺怨诗,也因细密、灵动、独辟蹊径而为人称道。如《闺怨》:

10、介绍:聆听文人故事,品读诗词之美,于醉美的文字中,体味人生百态!

11、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3、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4、作为一个扬州人,他一定无数次站在长江边上,甚至可能在江中沐浴过。他一定在夜晚的什么高处,在一轮明月的朗照中望向长江的流水,或者在睡不着的晚上想着一泻千里的江水,那时明月也在窥窗,窥看着他浩茫的心事。

15、此诗重要的特点,是其整体性,是其整体性的“严谨”与“和谐”。前此山水诗,有句无篇;后此的山水诗,景理并写。这是典型的盛唐山水诗,也反映了唐诗格律上的高度成熟。

16、盛唐时,边疆战事频仍,不少文人置身其中,写下大量描写边塞题材的诗作。描写大漠风光、从军打仗、报国壮志、思念家乡等,成为一个诗歌流派。

17、一个王昌龄凭什么独拥两座芙蓉楼

18、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9、精巧炼字,意象生动

20、注:以上资料来自互联网。

六、能表现盛唐的诗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奔流的江水淘尽无数风流人物,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在一代代人的诵读里,一直留传。闻一多赞誉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此地一为别,孤蓬征。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6、这首五言律体,仄起仄收式,合粘合对,如此标准合辙的五言律诗,在此前五律中诚不多见。而诗人对格律驾轻就熟,行止随心,也反映和代表了盛唐五律的高度成熟。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8、在这一首里,诗人没有写军队如何出击,也没有说追上了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了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就像是箭在弦上,引而未发,却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9、陈后主的陈叔宝所创制的清商曲,属于吴声歌曲,是他平日吃喝玩乐的文艺副产品。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诗人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也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14、这轮孤月,慰藉了无数后人。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这是形成盛唐气象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儒家在唐朝的地位不断提高,玄宗很重视在官学里研习儒家经典,并允许民间立私学以弘扬儒家学说。对于佛教,玄宗在开元初期曾经采取一些限制的政策,但总的看来他对佛教还是尊重的,对于开元年间传入的密宗尤有兴趣。玄宗的崇道更有甚于尊儒,他在科举中设立了道举;在两京设立崇玄馆;还亲自注释《道德经》颁示天下。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17、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

18、下面是这首诗的名家朗读,请在WIFI状态下观看!

19、唐朝著名大诗人杜甫在诗歌《忆昔》中描绘了开元盛世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从诗歌中可以一窥开元时期的富足和兴盛景象.

20、来源:伴读古诗词(bandugushici)

1、隔着一千多年的时光,它照耀过李白,又照耀着无数的后来人。

2、一身傲骨 青莲居士谪仙人

3、这是一首以乐府旧题来写的五言古诗。全诗雄浑高迈,哀而不伤,写的极好。开篇四句写边塞之风月,极为鲜明地体现出太白的潇洒飘逸、气盖万世的大手笔风格。然而笔锋一转,即写到征战之事,“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便具有极强的历史感。“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但是包含了沉重的历史感慨。末四句写征人思乡亲人怀远,语言朴素简洁,韵味却极其悠长。实际上,太白此诗是边塞诗的反面主题即反战思乡类主题,但是诗人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抽象地反对战争,多采用白描手法写人写事,却带给人无限的沉思。哀而不伤浩然正大——这是典型的盛唐边塞诗的风格——也是区别于中晚唐及南宋边塞爱国诗的大特点。太白还有一组《塞下曲》六首,兹录其一:

4、人生感意气——唐朝边塞诗的发端

5、王昌龄的边塞诗可谓即意境与壮志于一身,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守土之愿,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铿锵壮志。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茫时空,也有“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广阔地势。七绝圣手,着实名不虚传!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在内容上,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人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描写盛唐的诗【127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