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塞的诗四句【80句文案】

一、著名边塞诗四句

1、出自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我仍旧像玉壶那样冰清玉洁。形容对于亲友的心态,一如既往地真诚。

2、首二句先将边塞荒寒夜景写出,在此时此际忽闻何处胡笳声,引起征人离乡之感,故尽望乡也。

3、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5、高适的《燕歌行》是诗人在开元二十六年(738)有感于征戍之事而写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全诗描写了边地征战生活,歌颂了从征战士轻身许国、英勇战斗的爱国思想,揭露了官兵的对立、统帅的不恤士卒与荒淫无能给战士、给人民、给国家带来的灾难

6、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7、此王维《观猎》诗前四句,一作张祜作。

8、“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9、《河岳英灵集》: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深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10、语出唐朝高适《赠任华》。世人不理解友情,只看重金钱而不重视人品。

11、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12、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13、(作者)李益(朝代)唐

14、如果有知道答案的小伙伴可以把答案写在评论区,格式为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此次活动前5名小伙伴会按照《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给予加分!

15、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3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的渴望(3分)。

16、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7、语出唐朝高适《赠任华》。大丈夫在患难之中结交的朋友,这样的友情才能够牢固。

18、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19、这四句诗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两句诗是两个名词性词组,中心词是“月”和“心”,而读者却可以从与“心”字相对的“月”中去体味、领悟丰富的含义,使得诗句极为简练、含蓄。后两句又变换句法,改为主谓结构,重点突出了“铁衣”和“战马”,实际上突出了对边将形象的塑造。这种句式上的变化,既强调了重点,突出了形象,又带来了节奏上的轻重变化,读来更富节奏感,表现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20、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二、关于边塞的诗四句

1、◆孩子,我为什么要教你懂得感恩?(老师、家长讲给孩子听)

2、10首著名边塞诗,意象宏阔,豪情万丈。

3、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4、这首诗借“边将”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5、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7、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8、注释但使:只要。龙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圣场所。卫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捣龙城,将其付之一炬,在心理上,给敌人以沉重打击。飞将:指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资治通鉴和史记均有记载。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9、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10、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1、胡风冻合鸊鹈泉,牛马千群逐暖川。

12、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13、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有边塞诗人之称的王昌龄作了很多关于边塞戍守将士的诗歌)

14、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塞下曲(六首选其二)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

15、(作者)高适(朝代)唐

16、译文: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征的大军仍然没有回还。只要有李广将军在,就不会让胡人战马敢踏过阴山半步。

17、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8、《和张仆射塞下曲》(作者)卢纶(朝代)唐

19、选自唐·王翰《凉州词》。即便喝醉躺在战场上,请你也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在战场上打仗能够有几个人返还自己的家乡呢?

2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边塞四大诗人

1、后的画面定格,“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离去,诗人怅然若失,只看到满山的马蹄印。此时就像是一幅离别的场景,再加上背景的悠悠,颇有几分抒情诗的味道。

2、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3、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征人未回还。

4、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

7、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8、“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唐代诗人《塞上》、《塞下》诸曲,其所描绘边塞寒苦与军士勤劳之作,皆有不满之意见于言外。

11、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的是哪位诗人?

15、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

16、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17、高适对边塞诗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诗,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

18、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陇西行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接下来诗人把视角转向广阔天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雪花飞舞都是冰冻三尺,长空都是乌云密布。而这两句的阵阵凉意与饯别宴的热闹形成对比,“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各种乐器奏鸣,写出了一派热闹的景象,凸显出将士们的乐观情怀。

20、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四、边塞诗句四句

1、◆张桂梅写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不要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

2、火来即举烽火。写边塞戍卒之苦,极苍凉之致。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5、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6、《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7、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8、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9、这类诗数量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像《别韦参军》《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10、《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1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2、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13、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深刻、想象丰富、艺术性强的一部分: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前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14、塞下曲六首年代:(唐)作者:(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15、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16、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17、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18、在唐代,边塞诗作很多,或写气候的酷寒,或勾勒山势的险峻,或渲染战斗的激烈等等,以显征战之苦。而《塞下曲·北风凋白草》着重在描写人物,通过刻画一位戍边老将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边塞的诗四句【80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