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饮空对月【64句文案】

一、举杯饮酒空对月对下句

1、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

2、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3、第25期第一名:江西程者

4、作品一经发出,不得修改(1分钟内自行撤回者,允许)。

5、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6、《菊花诗》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

7、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

8、方法:分组进行,找一个朗读好的在全班展示。

9、尽陈古事观同异,不与时人列短长。

10、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11、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

12、1四川成都秋天(不参赛)位列仙般诗酒妙;名传海内月峰奇。1广东桐影(不参赛)能消块垒何愁尽;却得禅封不必高。1四川成都秋天(不参赛)位列仙班诗酒妙;名传海内月峰奇。

13、05甲子(1984)中秋感怀(张中行)行行住住百年身,会有胡僧识劫尘。揽镜长嗟仍自笑,千秋论定更何人。

14、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以说是“一步三回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浓厚的主观色彩使得李白对待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具有两面性。“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打压,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身才华。李白将自己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15、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16、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

17、“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本为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惹起游子思乡之情,自然觉得在外种种不易,居家种种美好。上联所谓之“地月缺”,正缘于下联之游子在外,所以显得十分紧密。

18、第34期第一名:贵州孙雪慧

19、这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风”“月”之对,“满地”与“一亭”之对,“花阴”与“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稳。“弄”与“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韵味无穷。宋人张先,人称“张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显得原本无情之物活泼不已。下联“窥”字,将月色形容成羞涩少女,分外可爱。

20、喝酒的时候,长辈和晚辈举杯子,长辈举的杯子高于晚辈举的杯子,也就是晚辈举杯子要低于长辈举的杯子。当需要给别人敬酒的时候,要先举杯子。当别人已经举杯的时候,不管自己是长辈还是晚辈也都要举杯子,以表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二、独饮空对月

1、《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2、上联:秋风玉露,纤云弄巧,举樽共邀娟娟月;

3、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

4、“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定风波》。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表达了苏东坡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此词意境极高,表指此行之烟雨,实指纷繁人生的困境,他早已看透,无须再提。

5、三湘刁斗倍凄清,举目中秋月正明。索句深宵人寄感,倾杯对坐客多情。每怀旧雨天涯隔,尚有疑云海上生。圆缺竟何关世事,江流不断咽悲声。

6、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偕——同……一起。

7、尽管如此,绝望的李白并不是消沉堕落的李白。当酒成为他人格的一个部分,李白寻找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寻找到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就是这个时候,李白根本不可能离得开酒了。然而他终究是血肉之躯,常期浸泡在酒精中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酒中仙”终也难逃“酒中鬼”的宿命。李白一生与酒相随,借酒浇愁,恃才放狂,笑傲江湖,深得魏晋风度;他纵酒任性,挥洒文字,慷慨豪迈,是对现实政治的强有力的嘲弄与讽刺。

8、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诗人李白月下独自饮酒,即兴赋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中三人,除本人外,另两人由光现象产生的。其中一人是(倒映在酒中的人影),形成原因(光的反射),另一人是(作者在月光下的影子),形成原因(光沿直线传播)。——————————————————————————————————题目是这样做,但是诗不能这样乱解,“三人”指的是月亮、作者、人影

11、诵读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

12、每个人都有一辈子的时间,用完了,便离开了这个世界,正如苏轼所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3、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李白的人生,可谓是悲剧的人生。《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人生的写照。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14、八年不看台南月,独上高楼自放歌。盈缺匆匆愁里过,一轮还照旧山河。

15、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6、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17、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18、生产连年高速度。十一逢双①,万众同欢舞。屈指中秋期日五。昂头又见银蟾吐。

19、第12期第一名:江西龙升云

20、第23期第一名:江西徐光祖

三、举杯独饮空对月,下一句

1、明确:夸张手法的运用。

2、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3、上联写竹,下联写柳。分咏格即上下联各分咏一物,以不犯题字为合格。

4、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5、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6、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7、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8、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9、12中秋口号(郁达夫)

1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李白诗诗歌的艺术成就

12、关注本刊,即可收藏慈善诗会所有电子版讲义!

13、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14、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15、举杯空对月应是出自李白诗《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6、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诗文俊逸。

17、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18、13505747197

19、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2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举杯独酌空对月

1、②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让学生体会如何处理。

2、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3、这首气势磅礴,借酒消愁的诗篇其实也正是李白内心的写照。整幅作品李白以充沛的感情,运用浪漫,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来描写,仿佛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传神和奇妙。

4、万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身云同出没,人海各波澜。独客乾坤老,千军壁垒寒。巴山吟望处,北斗已阑干。(1941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独饮空对月【64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