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德裕
1、②武宗之讨泽潞,全由李德裕主谋,故本回于德裕规划,叙述较详,当时前敌诸将,非真公忠无经德裕操纵有方,能令悍夫怯将,并效驰驱,决机庙堂之上,转移俄顷之间,中使不得关说,武人乐为尽死,即裴度杜黄裳诸相臣,恐亦未之逮也。
2、这时候武元衡来了,看到李德裕很高兴。李德裕呢,初次见武元衡也很有礼貌,看看人家的服色长相,知道是父亲的同事,连忙起身行礼问安,一副小大人模样。武元衡让李德裕坐,李德裕斜着身子坐了。武元衡见到李德裕,就像考察考察李德裕是不是真的那么了不起。于是,提了一个问题。
3、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
4、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吉甫正担任宰相。宰相公子,理所当然的直接做官。但是为了避嫌,他远离朝廷,到地方上以秘书(从事)的身份起步。
5、根据晚唐杜牧的观点,他将唐代的藩镇分成四个类型,分别是河朔藩镇、中原藩镇、边疆藩镇、东南型藩镇,那么泽潞镇便是属于中原藩镇其中之一。
6、众所周知,中晚唐时期,虽然藩镇势力强大,时常无视中央命令,但是中央依然保持着其威严,这就是因为中央拥有一支颇具实力的军事军队——禁军,但是这股军事力量被宦官所把持着。
7、唐武宗这个裁判决定:恭喜李德裕获得胜利。
8、“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
9、唐武宗臣的坚持和宦官的支持
10、②李德裕自以门荫起家,远嫌疑而名位亦伸,既有以谢荐绅之怨怒;其知贡举,榜发而有“相将白日上青天”之誉;迨其贬窜,而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之思;持此以摘发奸私而快其诛鉏,何求而不克乎?幸而德裕之于唐,功过相半也,使德裕而为温体仁之奸,唐亡于其手而众且欣戴焉。
11、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继位。李德裕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穆宗尚在东宫时,便素闻李吉甫之名,因此对李德裕器重,常让他起草朝廷的诏制典册。李德裕还被召到思政殿问对,获赐紫衣、金鱼袋,后改授屯田员外郎。
12、他的上任节度使叫刘悟,原本就是安禄山派系的成员,他的爷爷是安禄山时期的小队长,刘悟成年后偷了叔叔的几百万家产跑到了山东。
13、这样的场面,像极了宪宗时期武元衡、裴度面对的情况,特别是在武元衡被杀后,满朝文武都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集体反对出兵。
14、《防微箴》,规劝敬宗提高警惕,不要轻率外出游玩。
15、李德裕其实是反对科举制度的。一方面,他鼓吹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具有熟悉政治传统和制度的优势,反对贫寒子弟入仕;另一方面,否定贫寒子弟担任职务后的能力。
16、吐蕃首领听闻悉怛谋率领众位将士归降唐朝这一消息后,愤怒,在悉怛谋和他的将士们还没回到故土之前,就将他们杀死在边境上,可见当时的吐蕃是多么的残忍无情,跟他们讲仁义道德简直是浪费口舌,你顾及唐朝于吐蕃的盟约,放他们归国,可是等他们力量壮大之后,是不会顾及盟约的。因为他们残暴,没有人性的。后来的世人也研究发现,牛僧孺明显过于夸大了吐蕃的军事实力,当时吐蕃已经陷入分裂,内争不断,根本不可能对唐朝发动进攻,如果听从李德裕的建议,接受悉怛谋的归降,乘胜追击,继续攻打,会大大挫败吐蕃的军事实力,让他们不敢造次,从而加强唐朝对吐蕃的统治。牛僧孺犹犹豫豫,顾前顾后,不如李德裕有魄力,李德裕有勇有谋,比他更适合担任当朝宰相。
17、同年闰七月,李德裕听取降将高文端的建议,筑夹城围困潞州,断绝固镇寨水道,并招降洺州守将王钊。八月,唐军先后收复邢州、磁州。昭义军将领郭谊、王协遂杀死刘稹,投降唐军以赎罪。李德裕对武宗道:“刘稹稚子,年幼无知,昭义军之所以敢对抗朝廷,郭谊等人才是罪魁祸首。现在势穷力孤,又杀死刘稹,以图赏赐。这种人若不诛除,何以惩治恶人?”武宗赞同,命石雄进入潞州,将郭谊、王协等人械送京城。
18、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19、又过了几个月,刘禹锡问李德裕看后有什么评价。李德裕说:“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看来,李德裕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从李德裕的言辞看,却也可以看出这位宰相对于收揽人才一事,心中并不以为然。
20、父亲:李吉甫,宪宗朝宰相,封赵国公。
二、李德裕素奇其才
1、长庆二年二月,李德裕被任为御史中丞,出翰林学士院。这时朝政又有所纷争。先是元稹已拜相,裴度也自太原入朝,同时入相的还有李逢吉。李逢吉与裴度不和,借端攻击。六月,元稹、裴度俱罢相,元稹出为同州刺史(后改越州)。李逢吉擢引牛僧孺入朝,而于九月出德裕为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李德裕在浙西任时,注意改革旧俗,破除迷信,禁止厚葬,奏去管内淫祠1015所。在此时期,他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均有诗唱和,刘禹锡后将他与李德裕唱和之诗编集,名为《吴蜀集》。
2、③臣总角时,亟闻耆德言卫公故事。是时天子神武,明于听断;公亦以身犯难,酬特达之遇。言行计从,功成事遂,君臣之分,千载一时。观其禁掖弥纶,岩廊启奏,料敌制胜,襟灵独断,如由基命中,罔有虚发,实奇才也。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罪其窃位,即太深文。所可议者,不能释憾解仇,以德报怨,泯是非于度外,齐彼我于环中。与夫市井之徒,力战锥刀之末,沦身瘴海,可为伤心。古所谓攫金都下,忽于市人,离娄不见于眉睫。才则才矣,语道则难。
3、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宦官干政,朋党争权的党争,双方都为把持朝政而互相倾轧,轮番朝野,持续四十年之久,为害甚烈。李德裕虽在会昌年间讨平泽潞叛乱﹑破回鹘﹑废佛教等几个方面作出成绩,但他独断专行、排斥异己的作风不但为反对派所憎恨,也为宦官所不满。
4、《大清相国》里陈廷敬的做官五字诀,第一点就是:等。
5、833年,唐文宗拜李德裕为宰相。端起来的茶还没喝呢,就因为人正直,被排挤出去。
6、李德裕担任宰相的5年时间,所有的成绩都是用兵:破回纥,平泽潞。
7、唐武宗、李德裕派遣六路大军会师太原,奇袭回鹘可汗营帐,搞定。
8、胡寅:武宗用李德裕为相,唐室几于中兴。
9、而这时的宰相是李德裕的老爹——李吉甫。李吉甫看了这些上书,心里很不高兴:“你说这些,意思是我的工作能力不行喽。”
10、《金松赋》(怀禅微刻)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11、泽潞这一战,将分散的泽潞镇重新归置到中央的统治管理下,对于唐武宗朝的统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当细细观察平定泽潞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发动平定泽潞战役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
12、由于唐武宗采纳了李德裕的谏言,所以下令王元逵、何弘敬这两位节度使维持所在两个镇的现状,并且告诉他们不可以和刘稹相勾结。刘稹接收到唐武宗没有采纳刘从谏的谏言,所以对朝廷公开反叛。刘稹对中央的公开反叛,成为了推动唐武宗君臣讨伐泽潞镇的导火线。
13、同年十二月,河东横水戍卒发生哗变,攻占太原,驱逐节度使李石,并推都将杨弁为首。唐武宗见刘稹尚未平定,河东又发生动乱,忧虑不已,便命中使马元贯到太原观察虚实,马元贯却接受杨弁的贿赂。会昌四年(844年)正月,马元贯回朝,称杨弁兵多将广,物资充足,却被李德裕诘问得哑口无言。李德裕奏道:“杨弁小贼,不能宽恕。如朝廷两处用兵,国力不支,那么宁可先放过刘稹。”他请武宗下诏,命王逢与王元逵分道进兵,会于太原。河东监军吕义忠得知,当日便率榆社戍军,诛杀杨弁,平定叛乱。
14、但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
15、李德裕能成为古代十大宰相,是因为武宗的提携吗?
16、南渡江水蜿蜒入海,不见尽头。彼时,崖州颜村一座江亭中,年过花甲的李德裕独自登亭北望,因对家国之思,写下此诗。
17、朱熹:德裕所言虽以利害言,然意却全在为国;僧孺所言虽义,然意却全济其己私。且德裕既受其降矣,虽义有未安,也须别做置处。乃缚送悉怛谋,使之恣其杀戮,果何为也!
18、839年,唐武宗继位。
19、胡三省:牛僧孺患失之心重,李德裕进取之心锐,所谓楚则失矣,齐亦未为得也。
20、李德裕在任时,爱才如渴,常提拔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深受爱戴。他贬官崖州时,有人作诗怀念:“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后人便用“八百孤寒”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
三、李德裕
1、唐武宗病逝之后,唐宣宗登基,他忌惮李德裕手中的权势过大。于是这位糊涂的皇帝想要借助宫中宦官的力量削弱李德裕的权力。
2、李德裕本身出身于权贵世家,他的早年过得顺风顺水,在家族的安排下进入官场沉浮几年。等到唐穆宗上位,李德裕终于得到了重用,成为皇帝的得力助手。李德裕突然做出了一件让人十分意外的事情,他上书请求皇帝下令严禁权贵干政,宰相跟驸马也不能在私底下碰面,这么严格的规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李德裕本来也属于权贵,这不是在堵自己的路吗?然而李德裕并不在乎这些。
3、张燧:唐至文宗之朝,可谓衰弱矣。武宗既立,得一李德裕相之,而威令遂振。德裕初为相,即上言日:“宰相非其人,当亟废罢。至天下之政,则不可不归中书。”武宗听之,号令纪纲,咸自己出,故能削平僭伪,号为中兴。
4、李德裕曾说:“开成初,于长子屯军,欲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与郑注、李训交结至深,外托效忠,实怀窥伺。”
5、昭义的战争持续了半年,顺利结束,首犯全部被押解进京。
6、不仅如此,更加坚定了唐武宗信念,还需要当时宦官的支持,至少需要他们的力量不阻挠讨伐。在当时朋党之争严重的情况下,何以让宦官支持唐武宗君臣讨伐泽潞呢?由于当时掌权的宦官同泽潞有着尖锐的矛盾。
7、在李逢吉当政时,李德裕始终没能回到朝廷。
8、这一手,牢牢抓住了军队的思想建设,将士们都努力为大唐的平叛事业做贡献。
9、加强相权:李德裕提出“政归中书”,宰相确有辅弼之权,但又认为宰相在位时间不宜过长,建议限制宰相的任期。他还恢复了中书舍人参与台阁常务的权力。
10、822年,李吉甫出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级别是正厅级。
11、唐武宗对着几十年的党争真是烦透了:“游戏结束吧,我要放大招啦。”
12、就因为这些狗屁倒灶的人事斗争,李德裕被提名、被外放、当宰相、被外放,蹉跎了17年。在浙江、四川、江苏,都留下他勤政爱民的足迹。
13、意思是说,恰逢敬宗遇到事情习惯于拖沓从旧,于是准许刘从谏承袭父职。如果不对泽潞加以讨伐,朝廷还如何向天下传布命令?如果李德裕只是基于当时的地理位置做出的形势判断,那么唐武宗绝不会如此坚定的要讨伐泽潞。这是因为李德裕提及唐敬宗。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李德裕素奇其才【53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