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
1、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5、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6、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重要是要让学生完成内化课前所学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在自学检测、古诗填词、自主创作、交流展示四个教学环节中怎样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创作大门呢?在自学检测主要设计了做一做,读一读,说一说三个环节,做一做设计了三个题目检测学生对《江南春》诗意的理解;读一读检测学生平长仄短的朗读;说一说检测学生课前是否掌握微课中讲解的《江南春》写景多元、借景抒情、句末押韵的创作特点,也为从事七言诗创作打下基础。我给学生搭建如下学习脚手架,让他们从填字词入手,为创作做好铺垫。
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四百八十寺”是虚数,指很多寺庙。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记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也就是说仅京都建康就有五百余所寺庙。如果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体现的是空间的广度,展现的是江南迷人的春光。那么“南朝四百八十寺”所体现的就是时间的广度,它所展现的则是江南历史的底蕴。
8、自古至今,江南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美景胜地。无论是汉乐府《江南》里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还是白居易《忆江南》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亦或是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里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无不令人陶醉。可以说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诗意江南。
9、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
10、(1)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十万八千里。
11、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12、开发视频,助力自主学习
13、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即村庄傍水,城郭依山,到处是迎风招展的酒旗。众所周知,依山傍水,是江南人民居住地的独有特色。而迎风招展的酒旗,除了突出江南对外地人的吸引力外,它也体现了江南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因此这句诗,着重描绘的是江南的风土人情,为这首诗增添了人文气息。
14、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1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在常规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多写个相关的片段,没有涉及到创作古诗这样的语言表达。
16、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
17、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在这个背景下写了这首诗。
18、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19、《江南春》是部编版语文第12册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20、杜牧这首短短的四句绝句,既写出了
二、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50字
1、应该有:莺啼、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楼台6个注:应该是吧!我们语文老师说的,专门要求背的!
2、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地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3、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4、一直跟着金陵先生研究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但是,初次“翻转”古诗教学,学生的表现还是让我惊讶不已。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有了这样出彩的表现,细细思来,有如下两点:
5、山郭:依山的城镇。
6、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7、《江南春》这首古诗的意思是:在江南这片千里大地上,黄莺声声,绿草红花相互映衬,水边村庄与山城之外都有着酒家的旗子在随风飘扬。这里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那四百八十座古寺,无数的亭台楼阁都被朦胧的风烟云雨笼罩着。
8、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
9、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10、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能按笔顺端正书写“莺”这个汉字。
12、在学生们创作的诗作中,他们从颜色、动态、静态等不同的方面描写苏州的四季,形美;能借景抒情,意美;用词精妙,语美。
1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14、(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
15、字中,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
16、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17、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18、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19、《江南春》反映了我国古代诗歌与绘
20、达成目标确定之后,只要对应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就能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设计学习任务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任务要与达成目标耦合匹配,一一对应。其次,要把达成目标转化成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不只是做一题会一题,可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学习,让学生高效落实课前达成目标。
三、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2、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更是一种向往,但后面一转折,多少楼台烟雨中,又是一种无限的惋惜与无奈。
3、重要的是微课程教学法“翻转”模式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同伴互助,帮助学生走过“近发展区”,掌握好所学知识。在执教《江南春》时,自学检测“读一读”与“说一说”的环节中,有的组内同学读或说不是太理想,组长和组员就开始帮助,带着一起读,结合诗的内容指导怎么说,从而在较短时间内组内同学人人过关。后面古诗填词和自主创作的环节继续团队协作,组内同学一起讨论,一起探究,让本以为很难的古诗创作,在小组合作中容易起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成为指导学生的主体,形式上退隐到了学习后台,主要以智慧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有了学习的成就感,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4、古诗《宿建德江》朗读精讲
5、译文: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6、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7、(2)赞成”十里”。诗的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8、依据学情,精准达成目标
9、莺啼:即莺啼燕语。
10、通过进阶古诗填词,掌握七言绝句创作的方法。
11、杜牧的古诗受韩愈的影响好发议论。但有时他用比喻、形象的语言进行议论,富有抒情胜。杜牧的古诗往往别有境界,写得古朴纯厚,雄豪健朗,如《池州送孟迟先辈》。
12、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13、《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4、什么季节、哪里的景色,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处景,试着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15、古诗《江南春》的诗意是: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16、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山城。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酒旗”指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这里,诗人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进入眼帘的物象——水村、山郭、酒旗。这几个物象由大到小,不但表现出一定空间位置,突出了“村”和“郭”依山傍水的江南独有的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个“风”字,不但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而且更好地突出了“酒旗”,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人文气息。
17、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18、等闲识得东风面,牧童何处去?
19、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绝句二十八
20、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四、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
1、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2、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
3、(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4、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5、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6、杜牧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绝句体小诗加以描写,含蓄精炼,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写出一个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图画,如《江南春绝句》。
7、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8、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的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9、“做一做”的三个题目各组很快完成了,从各组交来了课堂学习任务单发现,正确率达,真是快速高效!
10、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11、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12、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13、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14、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有帮助请给好评,谢谢
15、金陵先生开创的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微课程教学法适合现在的学生从事高质量学习。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带着学生齐步走的形式进行教学,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学习效果就好。有的孩子接受能力慢,他们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无法填平“求知鸿沟”,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学困生”。而微课程教学法“翻转”教学,采取“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视频”的组合学习法,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可以暂停,可以反复地回看,直至掌握所学知识。根据我的课前调查,《江南春》这首诗的创作特点,学生能全部掌握,其中难的知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反复观看微视频之后也很好地掌握了。到了课堂上,创作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件无法实现的难事。
16、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17、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18、综观杜牧的这首诗,它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明媚又迷离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兼具自然和人文美的深邃意境,表达出了诗人对江南的缕缕情思,是写景诗的千古名作。纵然如今我们有很多机会,能够亲身体验江南的各种美,但是每当品读这首诗时,还是会不禁赞叹,杜牧诗里的江南,原来这么美!
19、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20、杜牧的绝句数量与律诗相当,亦有很高成就,一向享有盛誉。杜牧其特色可以概括为“远韵远神”。他的七绝成就高,意境幽美、议论警拔、韵味隽永。咏史绝句,立意出奇,史识高绝。杜牧的写景抒情绝句,意境幽美,韵味隽永,于盛唐七绝之外,别开妙境。
五、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20字
1、古诗填词,兴趣盎然
2、后两行——雨景、怀古
3、解释:映,映衬。全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4、(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5、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来唤醒你那真挚的情缘
8、“读一读”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两两互读,或合作读,或一起读,或用其他方式读;一边打手势,一边读,读出《江南春》平长仄短的声律美。课堂学习中,各组学生都很投入,他们分工有序,读得抑扬顿挫,很有声律美。
9、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金陵先生认为:“翻转课堂颠倒了‘学习知识、内化知识’原来的时空排序,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发展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怎样“翻转”古诗教学?怎样用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作七言诗?笔者从跟着金陵先生学习诗词入手,试着自己写诗,进而研究怎样引导学生创作七言诗。
10、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了莺啼花柳水村山郭酒旗风寺庙楼台烟雨等景物。
11、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12、《江南春》的翻译20字:鸟和花草相映,村寨城郭飘动。古寺楼台笼罩烟雨中。《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这首诗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13、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教师需要针对《江南春》的诗意,平长仄短的朗读法,以及创作方法精心制作微课。《江南春》这首诗,学生以前在苏教版的教材上学习过,因此,笔者在微课中引导学生回顾诗的意思、作者表达的情感,讲解古诗平长仄短的朗读方法,老师范读,,分析《江南春》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总结出写景多元、借景抒情、句末押韵三个特点。让学生借助微课,用标注法,平仄朗读法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14、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15、江南春寇凖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频满汀洲人未归。(简析)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边绵的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斜日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而天边始终没有出现她所盼望的丈夫之归舟.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简析)江南春景,辽阔千里,莺歌燕舞,柳绿桃红,水乡山郭,酒旗迎风。尤其是那迷蒙细雨中金碧辉煌的佛寺,更为绚丽的江南春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16、深入实践,展现精彩翻转课堂
17、在艺术手法上,首句运用的是映衬的手法。即通过“红花”与“绿叶”的搭配,映衬出江南大地万紫千红的景象。再加上“莺啼”,是听觉的描写,又表现出江南大地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至此,千里江南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便在小小的篇幅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18、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19、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
20、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
六、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
1、胜日寻芳泗水滨,村落晚晴天,
2、《江南春》,是一首七绝古诗。作者杜牧,全诗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原文: 《江南春》 (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3、自主学习铺垫课堂教学
4、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5、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6、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7、来源:整理自网络、百度汉语。
8、在课堂学习中,由于学生课前通过读课文、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到了课堂教学阶段,自学检测完成得很顺利。首先,学生独立完成检测任务,然后,采取小组内对一对,议一议,改一改的协作评价,后,组长任选一份课堂学习任务单交给老师查验。
9、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10、答: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11、(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12、再选择典型景物,想一想从哪些角度表现景物特点?可以列一列。
13、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创作七言诗是尝试,有一定的困难。怎样设计一个坡度来降低难度呢?笔者在自主创作这个环节,先让学生选定景点和季节,然后选择典型景物,再想一想从哪些角度表现景物特点。就像平时习作列提纲一样,想好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放缓了坡度,让学生觉得创作并不难,下面再进行七言绝句的创作就容易多了。我给出这样的学习任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50字【113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