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词歌赋大全李白【58句文案】

一、中秋诗词歌赋

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3、天下离人千千万万,随着月光轻洒,落下了谁的思念?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8、中秋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盼团圆。中秋十五月儿圆,共赏明月心里欢。孩子们带来的舞蹈《中秋胭脂》、《中秋月儿圆》、《中秋节》以欢快的旋律,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舞姿。将我们带入到了一个举家团圆,阖家欢乐的节日氛围里。

9、社会动荡不安,兵戈四起,不知何日才能平息;而那在乱世中的旧友不知有几人能保全。

10、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1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2、赣州八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贪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踏文峰苏轼:《过虔州登郁孤台》: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洲。故国千峰处,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以舟。文天祥:《郁孤台》: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风雨十年梦,江湖思。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14、诗言志,文传情。大竹一小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让学生积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把古诗词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底,让诗词歌赋成为点缀孩子们童年星空的璀璨星光,让经典演绎成为学子们拔节生长的文化自觉。

15、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18、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0、今夜月非昨夜月,物是人非,世事流转,只愿有人陪你共赏一轮明月,不论何时。

二、中秋诗词歌赋大全李白

1、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2、凭高眺远,见长空,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大竹一小党支部书记、校长练友全,副校长张童欣、副校长谢明建、办公室主任朱凌云、德育处主任陈之川、党建办副主任袁政伟、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唐华担任评委。部分家长代表和三年级全体师生现场观摩。

5、中秋节,咏物,月亮,抒怀,忧国满江红·中秋寄远

6、与其他伤怀的诗词不同,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揭示一个普世真理: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7、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笔下便常常与人间悲欢离合相联系了。《明月寄相思》、《但愿人长久》、《海上生明月》、《春江花月夜》、《皓月中秋吟》,孩子们或载歌载舞,或浅唱低吟,把藏在心底的深深思念和衷心的祝福遥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朋友。

9、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10、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11、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12、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3、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4、饱读诗书的四(2)中队的蓝宝们也想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为她献上自己的风采,为这个节日留下属于蓝港的记忆。

15、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6、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17、“花好月圆日,亲人团聚时”。孩子们一曲《真的爱你》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人,朋友间的浓浓爱意。歌舞串烧《中华孝道》《广寒宫》把中华传统美德“孝道”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深深印在了我们心里。

18、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月亮节和团圆节。起源于上古,定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中秋,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历来,文人墨客都为她书写过美的语言——诗词。

1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20、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三、中秋诗词歌赋手抄报

1、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4、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5、诗、词、歌、赋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漸产生的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多种语言形式。这些优秀作品以凝练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饱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7、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8、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9、苏东玻的《天涯水调歌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朴皓的《登中秋望月》,李白的《故乡》

1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1、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12、《诗经》多,如:哀鸿遍野、白头偕老、逃之夭夭、投桃报李、信誓旦旦、跋山涉水、绰绰有余……

13、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1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15、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又从心头泛起。

16、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1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18、(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期盼团圆这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发展历史和民族凝聚力,故②③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支柱和民族之魂,故排除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故④错误。本题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中秋诗词歌赋大全李白【58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