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绍翁的诗
1、满园的春色,一道柴门关不住。这样的反转,不仅让整首诗焕发光彩,也给读者无限启迪。叶绍翁的这首小诗,其蕴藏的生活哲理、人生哲理,更为人称道。
2、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3、尤其在后两句中,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诗人又把写景升华到哲理的高度,景中寓理:这两句诗更是被人们赋予了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因而也成为传唱不衰的千古名句。
4、南宋理宗时期,因为陈起所刻诗集《江湖集》中有两句诗“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被当时掌管朝政的史弥远认为是在哀悼被废太子赵竑,讽刺自己,于是将作者与编者流放,将诗集毁版。由于这一被称为“江湖诗案”的政治事件,直到清初,很多南宋诗人的集子刻本罕见,人们主要是靠辗转传抄来流传。在传抄过程中,因为形近,“十”讹为“小”;因为音近或其他因素,“九”讹为“久”、“嫌”讹为“怜”、“门”讹为“扉”。
5、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6、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7、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中陈起编《江湖小集·叶绍翁靖逸小集》和宋本基本相同,只是“门”作“扉”;
8、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极为险恶。宋瑞宗景炎二年,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9、《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0、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11、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12、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出北关二里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13、应该注意的是,“应怜”乃是推测之意,是作者给主人不在找的理由,而这就把主人的志趣和性格刻画出来了。
14、诗的起句即写白鹭之闲,故称其“无事即立”;进而写白鹭的“霜姿”,后写白鹭的“孤芳自赏”。可见在作者笔下,白鹭高洁而悠闲,并且无欲无求,顾影自爱,这就是作者性格的象征。
15、王徽之雪夜访戴,而与常人不同的是,王徽之率性而为,他更享受的其实是这一路上愉悦的心境,他在乎的是切身体验到的雪夜乘船到剡溪的过程,至于后那一声敲门声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这正是王徽之潇洒可爱的地方,这种率性洒脱的风格,也是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生动写照。
16、庄子的5句至理名言,读懂一生受益,提高大格局,第五条当头棒喝
17、泡茶等花开13957086233
18、也许是园主人担心我的木屐会踩坏他爱惜的那些青苔,
19、作者渴望回到家乡,用了“肠断”可见思乡情之浓烈,而“归未得”又写出他身居小官,不得自由的无奈。故而他只好“借人篱落种黄花”。一个“借”写出他的寒酸和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为何要“种黄花”呢?黄花即菊花,这里很明显用了陶渊明“东篱种菊”的典故,他渴望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决意退隐江湖。
20、当然,这是叶绍翁假设的场景。他把无限想象运用到诗中,给这首小诗增添了诗意,也给读者设置了悬念,急于要读下去,知道答案。柴扉一词,充满田园气息。试想,江南的春天,以树枝做成的木门,比之富贵人家的大门,更有生活气息,更有亲切感。当然,重要的一点,自然地引出下文。小小的柴扉,肯定挡不住园内的春光。
二、叶绍翁的诗小学10首
1、于是他披上蓑衣,驾起一叶扁舟,乘着雪夜,前往剡溪,直到第二天才赶到剡溪边,但是他有没有前去拜访戴安道,而是驾着小舟又回去了。有人问他为何不登门拜访,王徽之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事实上,叶绍翁流传下来的诗作多,除了这首人人皆知的《游园不值》以外,还有一首诗作也经典,年年入选小学课本。这首诗就是《夜书所见》,写尽人生的孤独与寂寞。全诗如下:
3、这一枝探出小园的红杏,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到来。这使得诗人内心的失望之情、所有的不值都一扫而空,他不由得兴奋起来。
4、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5、5这十部经典文学名著的语录——有哪些能打动你呢?
6、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7、“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秋风骤起,作者涌起浓烈的思乡之情。这是第一层含义。重阳登高,与友聚饮,乃是文人乐事,但是作者却无意于此,所以他说“破帽从渠自在斜”。“破帽”,暗示作者生活清贫,风吹衣冠,任它随意倾斜,这既写出了他的失意,也写出他的疏狂。
8、叶绍翁的这首小诗,游园不值,连题目都很有意思。值,意为遇到。不值,未能遇到。游园不值,意思为,想去花园游览赏花,花园却未开门,遗憾之情,溢于笔端。美丽的春光,一道墙阻挡不了。
9、诗开端采用的是叙述的笔法,娓娓道来,浅显通俗。诗人把春天的景象既写得十分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趣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此诗虽然短小,但却成了传诵不衰、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原诗如下:
10、渴望游园而主人不在,作者心怀怅怅,但是下文却陡然一转,精神俱现。虽然无缘进园赏花,但是满园的春色却蓬勃如火,小小的院墙是阻挡不了的,一枝开得灿烂的杏花探头而出,这足以让作者感受到园中的春色了。
11、叶绍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比较知名的诗词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田家三咏》《四朝闻见录》等
12、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13、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14、遥想当年,叶绍翁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山村,在一汪小泉水旁蘸着笔墨写字,然后,在小水池里把笔洗得干干净净,是何等的乖巧又自得其乐。
15、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的一次游园的经历。诗人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写了自己春日游园的所见和所感。
16、更妙的是,作者在第三句开头用了“争信”二字,即怎能相信,怎能想到。贫苦农妇如此辛苦,怎么也想不到富家女儿可以生活得如此悠闲自在!因此“争信”二字,从农家妇女角度出发,更增强了对比的力度,也增强了讽刺之意,对农家贫妇的同情也增加了一倍。
17、3三千年激荡人心的文学名句,用一句话证明你没把国学经典还给语文老师
18、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19、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20、还烦一双仙鹤引导我的道路,携带的背囊请书童背着。
三、叶绍翁的诗短
1、王维:《渭川田家》《鸟鸣涧》《过香山寺》《山居秋暝》《终南山》《鹿柴》《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汉江临眺》《观猎》等等叶绍翁:《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因为叶绍翁是南宋人,故其诗作流传不多,所以在此仅提供两首。
2、还有一点,叶绍翁的这首小诗,大程度地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风貌,因为宋诗与唐诗大的不同点就是在写景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哲理。而唐诗绝大多数只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3、那整首诗还是很好理解,开篇的两句则是由景入情,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写法,尽管并不是很新鲜,但同样写出了新意;萧瑟的秋风伴随着梧桐树叶,从而送来了阵阵寒意,江上更是秋风瑟瑟,这让我更加的孤独,生出了无限的忧愁。远处正好有一盏灯花,料想儿童正在灯上捉蟋蟀。后两句更是充满了童趣,也进一步地表达出了一种孤独的心境,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之苦,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忧愁。
4、开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诗人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诗人又以幽默的、略带风趣的口吻写来。
5、一首诗也改变了诗人一生的命运,因为这首家喻户晓、传唱不衰的小诗也让他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尤其是《游园不值》一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6、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
7、“九日”即重阳佳节,“直院”,宋代官名,指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予学士职者。“真直院”就是作者的好朋友真德秀。
8、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它紧承前两句的句意,描写了诗人无可奈何,准备离去的时候,忽然抬头看到了一枝盛开的红杏从园中探了出来。诗人顿然觉得这满园的春色便尽在这一枝红杏上了。“关不住”、“出墙来”是诗人将红杏拟人化,来突出春景的特点,即蓬勃的生机。
10、憔悴风姿今钓叟,痴心犹望故人书。
11、虽然陆游比叶绍翁名气更大,但他的诗词,也不是每一首都是精品,有些诗句,对仗工整,韵律严谨,但是却有堆砌辞藻的痕迹。这首诗和他的咏梅比较,无论是意境,还是用词,还是有差距的。
12、这时候,桥边溪水之中,漂来几片桃花花瓣。“流出碧桃三数花”一句,像镜头一样定格,充满画面感,而作者始终没有寻找到烟村所在。三数,即少量之意。
13、其白鹭不靠近人,不沾染人间烟火,也不愿意被束缚被拘谨,因此见渔船而惊飞,可见她无争竞之心,却谨慎地保护着自己,冷漠中带着潇洒,封闭中向往自由。
14、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书阅吧”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我们的新内容了,每天都会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15、为国尽忠,死得其所,就让我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16、其夜深之时,作者仍在观看,可见他是多么无聊,伫立的时间多么长,而他心中的愁绪和思乡之情又是多么绵长而厚重。
17、家里的孩子在做什么呢?这时候应该在斗蛐蛐吧?
18、读叶绍翁的诗,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动。深秋时节,客居异乡的他,在诗中感怀,把思乡之情写得感人肺腑,触动每一个游子的心弦。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每一句都堪称经典,每个词都无可替代。
19、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与王徽之的不值、不遇有着相似境遇的事迹并不鲜见。其中,宋代有一个叫叶绍翁的诗人,写了一首《游园不值》的小诗。
20、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嘉兴界》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了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 《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四、叶绍翁的诗《夜书所见》
1、有趣的是,作者下文却不写“动客情”,而是以一个画面结束全诗。夜深之时,看到篱笆外有灯明亮,他知道那是此地的小孩在捉蟋蟀。为何要写儿童捉蟋蟀呢?
2、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3、诗人之所以认为园主因担心被人踏坏了地上的青苔,从而把访客拒之门外,其用意在于透露出主人不想让其他人进入花园。这样的写法很巧妙,含蓄委婉地写出了主人的不近人情。
4、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登谢屐亭赠谢行之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緉屐。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5、叶绍翁:游园不值、夜书所见
6、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7、隐居世外的陶弘景,平生爱松树,听松涛阵阵,是他每日爱。而叶绍翁笔下的松风,自有独特的气质。你看,他秋日游龙井,书童为他背行囊,仙鹤为他引路,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多么浪漫。
8、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9、而我自己的身世也像在那暴雨击打下的水中浮萍一样颠簸浮沉。
10、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11、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12、隐居在深山之中享受着慢节奏的田园生活?
13、《田家三咏》: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14、很多诗人,都会在诗中运用意犹未尽的写作手法,比如崔护在诗中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惆怅遗憾之情,流淌在笔端。江南早春,风光秀丽。叶绍翁漫步时,发现了这家小小花园,前往扣门,却无人应答。原本,这是一件让人无比遗憾的小故事,低头叹息一声,离开,故事就结束了。
15、因此,两种版本比较起来,虽然极有可能叶绍翁的原诗就是“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但从整首诗歌的表达来看,似乎倒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更好一些。
16、田家三咏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17、岩后村文化底蕴深厚,叶绍翁洗笔池旧址、叶氏“石林世家”香火堂等绍翁遗址仍保留完整。自然资源丰富,有古木红枫、五老仙坛、鸳鸯枫、子女窟、夫妻岩等30多处景观景点,生态环境底色足。还被评为瓯江“诗与远方”首批体验地之一。
18、二年级的叶绍翁的诗有《夜书所见》、《游园不值》、《嘉兴界》、《田家三咏》、《田家三咏》等,其中以《游园不值》为著名,诗篇多收录于人教版语文教学册。《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描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所见到的景色,流露出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并且还蕴含着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便一定能冲破重重困难,蓬勃发展起来。全诗情景交融,虽然篇幅短小,却意蕴深厚。
19、他的诗平易含蓄,言浅意深,让人回味悠长。他虽然隐居山林,却坚持着自己的风骨和操守,也饱含对世事不公的哀叹,因此,读他的诗,既能感受文字之美,更能从中领略到文人的胸怀与信仰。
20、这首诗,紧扣“重阳节”,写秋风、写落帽、写采菊,写思乡之情,而其中充溢的却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屈居下僚的不满之情。故作潇洒中蕴含着无奈,身居小官却向往隐居,是这首诗蕴含的深意。
五、叶绍翁的诗小学1到6年级
1、你看,那里不是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向我打招呼了吗?
2、田家三咏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3、在这个故事里,王徽之可遇,可不遇;可值,可不值。他却选择了不值、不遇,“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正是这个故事的耐人寻味之处。这是一次出人意外的美好过程,目的倒变得可有可无了。
4、“应怜”两个字,是理解诗意的关键。应,表示猜测,怜,表示怜惜,应怜的意思是诗人感到心疼。这两个字刻画出人物微妙的心态。
5、叶绍翁(公元1194年~公元1269年),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南宋中期诗人。
6、即便没有雨,云也是湿漉漉地,不用下霜,树叶已经红了。
7、其作者客居无聊,内心的乡愁无处排遣,只好看儿童捉蟋蟀来打发时间。儿童的欢乐正好反衬他内心的孤独。
8、我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什么呢,只为了听那掠过松树枝叶间的风。
9、纵观全诗,这首诗名为“游园不值”,但诗人借助出墙的红杏展开联想,原有的一点遗憾也消失殆尽了。这本不应存在的审美距离,反倒引人入胜,读来别有一番情趣。所以这就是叶绍翁《游园不值》所产生千古魅力的重要原因。
10、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11、朝代:宋朝|作者:叶绍翁
12、大涤山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13、《世说新语》中有一则“雪夜访戴”的故事。说的是东晋名士、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的故事。王徽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居住期间,有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雪,他半夜醒来,看到窗外飘落的雪花。他觉得这么好的夜晚,这么好的雪景,应该好好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于是他打开一坛美酒,在这个飘雪的夜晚,一人独酌起来。
14、尤其在诗歌的后,情节反转,从低谷飞向高峰,使诗人从失望之中进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构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也是叶绍翁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的原因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叶绍翁的诗小学10首【94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