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摘抄【138句文案】

一、古诗鉴赏

1、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2、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3、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4、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5、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8、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0、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11、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12、向来意,今在一窗间。

13、《满江红·写怀》岳飞〔宋代〕

14、(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15、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是借助填空题的方式来考查技巧,如题干问的是“笛声吹彻云山翠”运用哪两种表达技巧,然后回顾常考的技巧有哪些,再理解诗句的啥意思,看该句写了哪些内容,是如何来写的。“笛声吹彻云山翠”,这句是说渔翁吹起了笛子,笛声悠扬,响彻空山,声遏行云;从修辞角度来看,“彻”意思是“透”,这是使用夸张的修辞,体现笛声的穿透力;从描写的角度来看,“笛声”是耳中所闻,“云山翠”是眼中所见,这是使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笛声”是声,是动,而“云山”是静,这是以声衬静,既写出笛声的优美,又写出山谷的幽静。

17、(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0、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二、古诗鉴赏摘抄

1、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4、这首诗通过典型细节深情刻画了“负重民”的鲜明形象。请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诗具体赏析。

5、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6、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

7、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8、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9、八上古诗理解性默写题汇编——浙江省各地区期末真题

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11、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12、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1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14、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17、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18、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天津卷)

19、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

20、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并常以“敢(怎敢)、肯(岂肯)、忍(怎忍)”等词表反问语气,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

三、古诗鉴赏题和答案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本期审稿文溪中学朱丽娜

4、简要分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的表达效果。

5、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6、古诗属于诗词的一个分支,而“赏析”属于文学评论的一种。古诗赏析应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学评论。

7、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8、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9、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10、(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13、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14、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15、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蕴《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

16、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17、在一坡坡修整得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盘般的平整水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留下洁白的身影。

18、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19、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20、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四、古诗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

1、(说明)此公式是对已知情感的分析。

2、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

3、:了解写作手法。即所谓的赋.比.兴,这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

4、三:赏析者的自身修为:

5、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6、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7、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8、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9、仍怜故乡水,送行舟。

10、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1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3、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14、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15、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16、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17、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18、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五、古诗鉴赏题

1、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道边修竹水潺潺”,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诗人以景结束全诗,含蓄表露经过艰辛的跋涉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结合“蜀人从此送残山”“愁渡奔河苍茫间”等分析,后一句与前面形成对比,诗人从历经高山激流之愁,到终见清幽明丽之喜,拓宽诗的意境。

3、名句赏析类: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4、D.诗的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7、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8、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9、(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10、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11、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

12、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13、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4、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15、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6、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17、两首词都表达了怀人之情,试就其异同加以比较。

18、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19、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20、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六、古诗鉴赏

1、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

2、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

3、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4、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5、③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6、分辨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7、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9、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10、B.上阕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

1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2、习语文(Www.XiYuWen.Com)注册送积分,资料免费下!

13、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14、:掌握基本的评价标准。如司空图所说雄浑.悲壮.平淡.苍古.沉着.痛快.优游……能辩识作品风格;

15、一:赏析方法(步骤):

16、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1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18、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19、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20、常见错误: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4、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5、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6、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9、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10、(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11、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12、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13、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从爱后归结到敬仰,意境浑成,感情率真,表现出李白诗歌的特有风格。

14、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15、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16、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1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古诗鉴赏摘抄【138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