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楷书【110句文案】

一、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

1、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2、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3、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4、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5、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是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越来越少。

8、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9、这首诗是写诗人辞官初到家时的一个场面,暗含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10、很遗憾!李白并没有第一时间得知贺知章仙去的消息。

11、我李白还去会稽干嘛呢?索性就调转船头回去吧。

12、其间,写下《回乡偶卷》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今存《龙瑞宫记》摩崖,留存于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为难得之古代题刻。《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13、出自《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14、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15、1200多年过去了,经过历代的围护造田,尤其南宋时期人口大量涌入,围湖更甚,“八百里”的鉴湖慢慢萎缩,终不得不被割裂成零星散布的塘湖河洋,百家湖、白塔洋便是其中之当然它们也算是鉴湖的子孙后代。

16、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17、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18、我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19、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20、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二、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楷书

1、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2、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3、即使大红大紫,李白从未忘记也不敢忘记贺知章这位老友。两年后,贺知章请辞归乡,李白不仅写了应制送别诗,还写了一首《送贺宾客归越》。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5、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6、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7、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8、■出品/长安融媒体中心

9、李白这次来长安,还是想找点门路接近上层,他找到了贺知章。在紫极宫,李白把自己的诗献给他。贺知章看着眼前这个潇洒出尘的“年轻人”,很是满意。当他读完《蜀道难》这首诗时,更是惊呼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当即拉着李白要和他喝酒,没有酒钱,便解下腰间的金龟来换。

10、“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后半句是乡音无改鬓毛衰。

11、创作背景: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所以作了这首诗。

12、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13、(轻·听)经典诵读指导|《春日》

14、(轻·听)陈建斌为新疆棉花写诗:家国情怀扎根泥土,温暖你我

15、绍兴,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的名字。因为鲁迅。

16、泉疑横琴膝,花黏漉酒巾。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

17、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18、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19、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20、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三、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带拼音

1、对于我,遗憾还是有的。本来计划去宛委山看《龙瑞宫记》的,但到了会稽山景区,却又嫌路远人累而作罢。现在想起来,确实不应该。

2、(轻·听)经典诵读指导|《新年作》

3、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4、出处: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少小离家老大回⑵,乡音无改鬓毛衰⑶。

6、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

7、“少小离家”应表现出时间的久远,气息配合思绪的久远可以深沉悠长。“老大回”是眼前的现实,用声以实声为主,“老大”二字要处理成重音。

8、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9、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10、1273年过去了,贺知章的故宅到底在何处?李白知道,因为那是他当年挥泪祭奠老友的地方。而我们,却早已追寻不到那“故宅”的所在,即使春风吹了一年又一年,荷花开了一季又一季。

11、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白话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创作背景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12、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13、和很多名人纪念馆一样,贺秘监祠第一进房子里绕墙一周,挂满了介绍贺知章生平事迹、诗歌作品及著名朋友的牌子。

14、(轻·听)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

15、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16、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17、(轻·听)经典诗词诵读指导|《马诗》

18、贺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1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乡偶书》

20、衰(cuī):疏落,衰败。

四、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搞笑

1、眼界更高的还有李白,不可一世的他24岁出蜀,他说:“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便是今天的嵊州、新昌一代,目的地如此清晰,可见他还是作了足够的攻略的。李白一辈子曾四入浙江,三入越中,二登天台,对这片地方的喜爱可见一斑,甚至做梦都到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境地。

2、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一个多年客居他乡的游子回到了故土,离家时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归来已变成华发稀疏的耄耋老人。几十年的岁月就在“少小”与“老大”之间倏忽而过,真是分分秒秒催人老,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由得让人伤感唏嘘。

4、会稽再也没有贺老了,这杯该向谁举?

5、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6、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7、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8、近几年,浙江省开展的所谓“两路两侧”“四边三化”行动,本来对于环境整治大有裨益,可不知道是哪个领导理解错误,对路两边各具风格的店招动了手,搞成如今千篇一律,看似干净整洁,实无半点特色的蠢模样,简直大煞风景。每次看到这种场景,都忍不住破口大骂,更何况是来到了鲁迅的老家呢?

9、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10、展开全部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全诗如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回乡偶书》中的诗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11、接下来,诗人并没有写感慨的具体内容,而是将笔宕开,撷取了平常的一个生活片断——儿童看见陌生的面孔,好奇地问:“客人,你从哪里来?”

12、这位老者的目的地是距长安城3720里之外的会稽郡。史书记载,这位老者“至乡无几”,便寿终正寝,“年八十六”。

13、世上再也没有贺老了,这酒该与谁喝?

14、其中,在这些著名朋友中,怎么排都少不了李白。

15、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16、(轻·听)不顾一切奔向——与你同样莹洁的梦

17、李白和贺知章是忘年交。

18、儿童的提问出乎自然,合情合理,诗人听来却颇为诧异,异中有可笑,可笑中有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无奈。诗歌在此处戛然而止,在这里,能够看到率真的童趣,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一生多少起伏曲折,多少世事沧桑,都付与小孩子天真烂漫的一问中,确实是意味深长。

19、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20、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五、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书法作品

1、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2、我这里所存的是作家出版社古典珍藏版《唐诗宋词鉴赏》新版。该书第10页载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

4、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5、(轻·听)记得年少时,从前的一切都很慢

6、这个时节,柳树没有万条垂下的绿丝绦,正如这个时代,贺秘监祠少有访客一样。

7、此处之所以写着“东鉴湖”,和古代鉴湖的水域面积有关。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古代鉴湖相当宽阔。不仅如此,如果倒推7000年,如今的宁波大部分还都是海,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便是证明,任公子海钓的寓言故事也是证据。

8、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9、一路上时不时出现的各种桥,足见水乡之名非虚。但路两边统一样式的店招,还是令人大跌眼镜。

10、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11、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12、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唐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整首诗清新洒脱,写了镜湖的美景,也赞美了贺知章的书法。但李白没想到的是,刚送走贺知章不久,这位老朋友便撒手西去了。

14、他的爱饮酒是出了名的,要不然和李白也不能那么要好。当年,他经常和李白、张旭等人一起饮酒赋诗,雅称“酒中八仙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前两句写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喝醉了酒,从来不需要代驾,自己骑起马来,晃晃悠悠像坐船一样。眼花不小心掉进水井里,还能就地睡个好觉。

15、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16、跨过连接大门和正厅的小桥,一尊贺知章的塑像饱经风霜地立着,身后的照壁上刻有毛体的《回乡偶书其一》的诗歌,搭配很风趣。

17、春风又起,比以往很多年都更潮湿。

18、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19、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20、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六、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

1、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2、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3、(轻·听)等你,在时间之外

4、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

5、这是一首久居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诗的前两句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末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只是儿童淡淡的一问,对诗人而言,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发出他无穷的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就全诗来看,句尚属平平,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6、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7、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读者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8、此诗是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其还有其二。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收的续篇。写的是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比第一首更加感伤年华易逝。

9、“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要把“笑”和“何处”着重强调。“笑”字将调值夸张延长,并赋予动作感,这样可以诱使听众透过笑的表面去理解那隐藏在背后的愁思。

10、少年时离开家乡,到老年之后才回到家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楷书【110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