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下一句【104句文案】

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途径与方法有:坚持正义,去除邪恶。用正义去培养浩然正气而不用邪恶去侵害它,就可以使浩然正气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实行仁义,修养道德。培养浩然之气,要与仁义之心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不培养仁义道德,浩然之气就会衰竭。坚持经常,顺其自然。浩然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因此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

2、生:勿正勿忘,勿助长也。

3、公孙丑问曰:“夫子加(1)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2)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4、当然,脉诊得到的身体气虚与“浩然之气”还是有些差异,但与世界的连结状况却完全一致的(气虚则身体动力不足,与外界的连结状况不可能优良)。

5、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您擅长哪一方面呢?”

6、孟子说:“偏颇的言辞,知道它片面的地方;浮夸的言辞,知道它失实的地方;邪僻的言辞,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辞,知道它理屈词穷的地方。这四种言辞从心中产生出来,就会危害政治;在政治中表现出来,就会危害具体事务。今后再有圣人出现,必定会赞成我的言论。”

7、师:如果还是让你用四个字概括。

8、浩然之气是一种大勇,不是鲁莽无知、毫无原则,也不是一心求胜、不问是非,而是刚毅果敢、临危不惧的凛然正气。在孟子眼中,能做到这种大勇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景春曾经问过孟子:像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脾气,连诸侯都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

9、师:为什么会是这句呢?

10、①恶(wū)乎长:宾语前置,擅长什么。

11、(38)穷:理屈,词穷。

12、师:勿正勿忘,勿助长也。对应了第三章中的哪些语句呢?“勿助长也”是什么意思?我们参照注释。

13、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理屈词穷之处。”

14、公孙丑又问:“请问先生擅长于什么呢?”

15、(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16、生:我一些补充,住在天下大的住宅,是人;站在天下正的位置,是理;走天下宽广的道路,是义。

17、师:还有一句:土地平旷——

18、生:因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养”的对象。

19、师: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编者编选这三章的目的,它们是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这三则材料,如果排列组合的话,有6种组合方式,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分析了一种,其他五种,可以留为作业,大家分析每一种组合的内在逻辑关系。

20、授课人:内蒙古赤峰市经棚一中刘洪涛

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下一句

1、公孙丑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那什么是浩然之气?然后下面是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解说。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2、孟子认为,天地间自有一股正气,需要人们以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品行去涵养它。在今天,一个人心中有正气,就不会被邪气钻了空子;整个社会弘扬正气,歪风邪气就难以滋生。

3、(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

4、(32)蔽:掩盖,掩饰。

5、师:我查阅了《说文解字》等工具书,请同学们齐读。

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次用作动词。犯过错。

7、生:“富贵不能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23)配义与道:赵岐注:“言此气与道义相配偶俱行。”朱熹《集注》:“配者,合而有助之意。”

9、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10、(12)会:会合,指交战。

11、上面讲这么多,与医学有关么?前面讲了浩然之气是指个体与外界的连结性,与医学相关的更多是身体复杂系统内部的连结性,如果系统内部连结不畅,尤其是痰阻、湿热到了一定的程度,身体内部严重阻滞,患者自身感受也是有气无力,脉诊就会看到气虚征象,临床往往气虚通过药物补足后,就会湿热重现,当然,身体内部动力不足(阳虚),也会造成气虚,这个相对好理解「阳气不足,推动力不足,身体内部阻滞」。只有身体系统内部的阻滞消除,“浩然之气”才有真实的根基,不然,你仁义道德再强,再有钱,再修炼,也只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罢了。

12、(6)不肤桡(náo):赵岐注:“人刺其肌肤,不为桡却。”桡,屈从。

13、(10)严:畏惧,害怕。朱熹《集注》:“畏惮也。”

14、孟子说:“告子说:‘语言上没有得到,不要求助于心;心上没有得到,不要求助于气。’心上没有得到,不要求助于气,这是可以的;语言上没有得到,不要求助于心,这是不可以的。志,是气的统帅;气,则充实于身体。志到了哪里,气也随之到了那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志,不要滥用气。’”

15、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称为“亚圣”。面对当时列国相争、兵革不休、生灵涂炭的局面,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认为每个人都用道德标准要求自身、追求较高的精神境界,是停止战争、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

16、传统医学里的“气”,也是极其复杂,宗气、营气、卫气、五脏之气等等概念,指向并不纯粹,好在我们脉诊可以直接把握到某几种状态,可以直言“气虚”、“气滞”、“气实”,并且用相应的方案处置后(补气、行气、泄气),身体会发生直捷的变化,症状改良之余,脉诊也会相应改变。

17、(25)非义袭而取之也:不是外在的义侵袭心而取得的。此句中的“义”指外在、客观之义。

18、孟子:这位苏大人,曾代表西汉王朝出使匈奴。因誓死不降,被单于流放到边境苦寒之地牧羊。十九年来,苏武风餐露宿,吃尽苦头,却始终握持代表汉朝的汉节,不曾向匈奴屈服。

19、所不擅长的领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20、(22)直:公正,正直。

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意思

1、师:孟子在论辩中善于运用排比句式,早在2300年前,他以此来增强论辩的语势。如今,我们再写作中也要学会运用这样的句式。什么是至大,什么至刚,什么是塞于天地之间,这可以摸到呢?这样语句读起来都很抽象,大到底有多大?刚到底有多刚?塞于天地,这都是怎样的概念?请同学们从第二章和第三章中找到与“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对应的语句。

2、师:如果用四个字来进行概括呢?

3、(11)孟施舍:生平不详。下文他自称“舍”,故赵岐注:“孟,姓。舍,名。施,发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则但曰舍。”也有学者认为孟施为姓,舍为名。另有学者认为孟为姓,施舍为名,而古人名有二字者,有时只称其一字,故施舍也可自称舍(见翟灏《四书考异》)。

4、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礼。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6、孟子说:“这不难,告子先于我做到了不动心。”

7、如今信息社会信息的狂轰乱炸,让本来更应该能更少阻力与他人连结的孩子都早早的包裹起来孩子本应该更真实,更能感受到肉眼看不到的感受。

8、浩然正气应出自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后来者的浩然正气使一般人很容易望字生意也有他的积极意义。

9、生:至大之气,如浩荡之水,纵横江海;至刚之气,如水滴穿石,刚毅顽强。气塞于天地之间,如水奔涌,滋润天地生灵。

10、师:孟子的论辩长于譬喻,譬喻就是比喻,打比方,在我们的三段选文中,揠苗助长,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些都是孟子式的譬喻,说理透析,可谓化抽象为具体,同样,在2300年前,孟子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在议论文中更要汲取这样的营养。

1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

12、师:在第三章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3、师:只有正确地做事,做的才是正确的事。第一个金句出现了,也请大家记住。

14、千万不要象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禾苗拔高,累了一天回家,告诉家里人说:‘今天我太担忧,所以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15、师:“浩”与水有关,“水者何也?”水是本源,水是宗室,水是上善,水是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水的特性,“浩然之气”的特性又是什么呢?哪位同学可以从文章中找寻呢?

16、(16)缩:朱熹《集注》:“缩,直也。《檀弓》曰:‘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又曰:‘棺束缩二衡三。’”“缩缝”即竖直之缝,可与“衡(横)缝”对应。捆绑棺木的绳索“缩二衡三”,亦即两竖三横。杨伯峻说:“《檀弓》以‘缩’‘衡’对言,为‘横直’之‘直’;此则为‘曲直’之‘直’,义得相通。”(见《孟子译注》,第69页)

17、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公孙丑问道:“请问,先生擅长哪一方面?”孟子说:“我善于知悉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

18、孟子说:我的长处就是“我知言”。也就是说,我善于分析、理解、评判别人的言论、别人的学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是指水盛大流行之貌,那种浩浩荡荡的样子,但是这里是用来形容一种气;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19、师:刚才那位同学回答为直养无害,那么你的回答是否也可以用四个字来进行概括?

20、公孙丑:历尽艰辛不改气节,难得!

四、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话

1、(拼音): hào rán zhī qì

2、因此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

3、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4、(36)离:背离,偏离。

5、生:气者何也?如海面之浩瀚无垠,如洪水之势不可挡,如水域与气流涵养天地。

6、生:这句话涵盖了生与死,生和死会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以塞天地之间,把人生都包括了,也包括了很多事,也就包括了天下事。

7、强势的自我,阻碍气的沟通,当自我的主观色调比较淡泊时,气的沟通才会增强,这是为什么宗教修行的人在逐步打开自我的同时,会出现很多异于常人感受的原因。

8、“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说的.(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还提出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认为要尊重浩然之气自身的规律,不要抱着主观的目的,既不要忽略忘记,也不要盲目助长。孟子这里讲了拔苗助长的故事,形象地说明急于扩充浩然之气,就像拔苗助长一样可笑。总之,对浩然之气置之不理或盲目助长,都是不正确的。

10、师:课堂之初的问题,题目为什么是浩然之气?我们已经循序渐进地解读。直养无害,配义以道,这是养气的方法,在第二章中对应的是哪一句?

11、师:讲的好,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也正是大丈夫应该具有的品格。

12、刘洪涛,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经棚一中,克什克腾旗高中语文驻校教研员,全国名师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从教至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生本课堂,探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型课堂,不忘初心,追寻诗意。

13、(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4、孟子觉得大丈夫应该行天下正道,而这些纵横家不择手段、没有原则底线,“焉得为大丈夫”!接着,孟子提出了自己对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生(多数回答):浩然。

16、师:的确是,浩然之气,可大,可小。

17、(1)加:使居其位,担任。赵岐注:“加,犹居也。”

18、师:明明是一个贬义词,到他这里就成了褒义词。

19、师:同学们以这两句句式为基础仿写,来说明“浩然之气”的特性,请大家现场来创作。

20、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难以说清楚的呀。它作为一种气,广大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去伤害它,它

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识点整理

1、生:我认为它说得是能力的,它的意思是突出广居、正位和大道?体现是大。

2、师:我们在学习精简文字中,也是在汲取前人的思想。我们重申,如何养气呢?直养无害,集义修身,配义以道,勿正勿忘,勿助长也。刚才有位同学提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我们之前说的水的特性,强调益处,而这里也提到了水还能覆舟,凡事都是具有相对性。请大家一起回顾,大禹治水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3、孟子:正是有了这一代代英雄志士,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才能磅礴浩大,万古长存啊!

4、⑤慊(qiè):满足。

5、师:大家会发现,老师列举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豁然”、“俨然”“怡然”,和题目中的“浩然”是不是类似呢?那么“豁然”如何解释呢?

6、投稿邮箱:11085841@qq.com

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

8、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显然他的经验体验出“浩然之气”需要养,在孟子的时代,养“浩然之气”的途径是仁义道德的优越感累积会加厚与社会的连结性,现代社会的“浩然之气”的培养,除了经济实力支撑起与社会良好的连结性,也可以通过放下自我(宗教修炼是一种途径)去实现与社会更好的连结。

9、生:气者何也?大河百浪淘沙,高河滴石穿,润于天地而万物生。

10、生:气者何也?天地之正义也,道义之基础也,浩然之气,起于己身而自强。

11、上联:练操火功夫独步天下下联:习长签暗器横行武林横批:吾尔善烤这联都牛逼上天了就看你有没有真本事当的起此对了!

12、师:这位同学的发言整段都是运用排比句式。

13、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14、养浩然之气又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必须要有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急功近利是不能培养出浩然之气的。孟子告诫:不要学宋人那样。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种的禾苗不长,于是跑到地里一株株地拔高,他疲倦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我累坏了,不过总算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跑去一看,禾苗已经枯萎了。“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认为,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无法做到而放弃不干的,就像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违背规律去帮助它生长的人就是拔苗的人。这两种行为都是对自己本性的伤害、都会影响浩然之气的培养。

15、师:高兴、快乐。“浩然”呢?有同学说是“盛大的样子”。请同学们思考,“浩然之气”显然可以缩略为“浩气”,同学们是否可以用“气”再组几个词?

16、(24)集义所生者:是由内心义的凝聚而产生的。此句中的“义”指内在之义。

17、“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翻译为“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

18、孟子:至死也要维护历史的尊严,可敬!

19、生:“以直养而无害”意思是用正义去培养而不加损害。

20、师:大家一起仔细阅读文本,在第二章、第三章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式?我们一起来齐读。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师:既然“浩”与水有关,我们再去看看古代典籍中关于“水”的描述。请同学们齐读。

2、师:堵水是揠苗,疏水就是育苗,关系理顺了,育苗实际就是养气,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也就是养心,养心也就是养仁与义。

3、师:孟子是思想家也是哲学家,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叫杨凯文,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家就是善于把简单问题说的复杂化。”孟子在论辩中想办法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孟子更是一位文学家,什么是文学家?文学家就是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可见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已经初具文学家的某一特质了,请为自己鼓掌。

4、不动心。本章公孙丑首先提出了“不动心”的问题。不动心即内心不被人世的穷达祸福、沉浮变化所扰动,达到一种波澜不惊、宠辱皆忘的精神境界。这里的“心”是指经验心,而不是孟子别处所讲的道德本心。凡成就伟大事业者,都要做到“不动心”。孔子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说“四十而不惑”,“不惑”也就是不动心。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至圣、亚圣的生命历程是相近的。孟子虽认为自己“四十不动心”,但又承认告子先于自己做到了不动心。在这里伏下一笔,暗示不动心实际有两种,一种是告子的不动心,一种是自己的不动心。但没有马上对两种不动心展开论述,而是将其留在了后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下一句【104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