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上一句【95句文案】

一、白发三千丈的下一句

1、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与韩荆州书》

2、一听到这句话,我们心目中的李白,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3、「白髪三千丈」は李白が遠く故郷を離れて、安徽省池州の秋浦に仮住まいしていたときに、老いた自分を嘆いて歌ったものだ。口語訳にしてみた。

4、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

5、白发长达三千丈出自唐代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6、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7、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8、汉乐府里曾记载了一首民歌《陌上桑》,诗歌大意是说美女罗敷在城南采桑。路过的太守看到,觉得很漂亮,就上前问道:“宁可共载否?”

9、さて、問題の「白髪三千丈」だが、一丈が約3㍍だから、三千丈は実に9000㍍にもなり、確かに大げさと言えばとてつもなく大げさではある。

10、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11、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

12、(7)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理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貌可憎,语言无味。(《世说新语·言语》)

13、监制/陈真主编/唐经刚

14、实际上李白的外形,当然远不比天上的仙人。《三生三世》的昆仑虚里,你见过一米六的神仙么?

15、这么擅长拍马的李白遇到已功成名就的大诗人贺知章,想必也没少送几顶高帽,投桃报李,贺知章回他一句:“此天上谪仙人也。”,当然也并不为过。

16、というと、「いくら誇張にしてもほどがある」という声が聞こえてきそうだが、この三千丈は物理的な誇張だけを表しているのではない。

17、夏雨少秋霜早是农村俗语,意思是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这样的天就会提前冷,所以秋霜就会比较早。对应“夏雨少秋霜早”的还有一句俗语,是“夏雨淋透霜期退后”,意思是夏天下雨比较少的时候,秋霜的时间就会退后,今年的冷天就会来得晚一些。扩展资料类似的农村俗语:秋雨透地,降霜来迟这句话说的是秋雨下得很透的时候,秋霜就会来得比较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18、客愁不可度,如何是好呢?自古登高望远可以遣怀,李白于是登上大楼山。可是登高朝西一望,他立刻想到长安此时民不聊生,国家边防失利,内乱一触即发。山下的江水在平静地奔流,江水永远奔流。这一刻,李白看见了江水,江水会记得他这个人吗?江水朝扬州方向流去,想起此前在扬州的朋友,李白不禁潸然泪下。

19、“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20、若只因这一句话就说中国人喜欢夸大其词,那么使用“汗流如瀑”“眼睛瞪得像盘子(一样圆)”这类比喻的日本人不也是一样吗。汗流得再多,也不会变成瀑布。顺便一提,在中国,前者对应的表达是“汗流浃背”,后者对应的则是“眼睛瞪得像牛眼大”。和盘子相比,牛的眼睛真不算夸张。的确,中文中常常喜欢用夸张的表达,例如气势高昂称作“气吞山河”,将色彩缤纷称作“万紫千红”,但这是一种传统,或许是受到了文学的影响。

二、白发三千丈上一句

1、所以那样的句子,绝不是说李白的外形潇洒飘逸,就好象《三生三世》里昆仑虚里的那些仙人一样。

2、(4)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淮南子·说山训》。《战国策·秦策》也有类似语)

3、邮箱地址:chitangzhidi@1com

4、(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5、『与122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6、文/三书(古典文学博士)

7、在日本,自古以来歌咏富士山的诗歌数不胜数,但这首可谓是代表作品之一。上智大学的山田胜美教授曾对此诗高度评价,称这首诗虽然在个别表达上存在缺点,但从整体来看,将富士山的秀丽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结尾的“白扇倒悬东海天”,成为后人无法效仿的名句。中国的著名作家刘白羽也曾对“倒悬白扇”这一比喻赞不绝口。

8、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9、この一言で中国人が大げさと言うのなら、「汗が滝のように流れる」「目を皿のようにする」などの比喩を使う日本人だって同じことだ。汗がどんなに流れても、「滝」ほどにはならないだろう。ちなみに中国では前者を「汗流浹背」(びっしょりと汗をかく)と言い、後者のようなケースでは「眼睛瞪得像牛眼大」(カッと見開いた目は牛のようだ)と言う。皿に比べたら、牛の目玉など知れたものである。確かに、中国語の表現には、例えば、すごい意気込みを「気呑山河」(山河をのみ込むほどの意気込み)、色とりどりを「万紫千紅」と言うようにオーバーなものが往々にしてあるが、これは一種の伝統で、文学の影響から来ているのかもしれない。

10、当然,诗中罗敷的丈夫并未真实出现,这些都只是罗敷的自述。

11、心碎因为你是“客”。李白当时漫游到秋浦,他不仅是客,而且是失路之客。当失意人听到山涧两侧白猿的哀鸣,内心的愁情更难以承受。即便不是失意之人,客行至此,那白猿哀鸣恐怕也会令人无端伤悲,正如《巴东渔人歌》所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12、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13、看来即便在粉丝面前,李白也不能算帅,目光炯炯有神,嘴巴张开的时候很大(哆指张口貌),就跟饿虎一样。这好像离帅还有着遥远的距离。而古人所谓的“风流”,是指文采风流,蕴藉更是形容人宽和内秀,和相貌关系不大。

14、“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15、「白髪三千丈」――言うまでもなく、李白の五言絶句『秋浦歌』の中の一句である。とりわけ日本人になじみ深いこの詩の冒頭の一句が「白髪三千丈」で、いつしか、この言葉は「大げさ」を意味するものとして独り歩きするようになった。

16、(5)明镜:明亮的镜子。

17、鸟道是高山峭岭人迹罕至之处,又有逻叉横其间。水上有鱼梁矶。水流湍急,乘舟过此,但觉山花拂面香。

18、我们无法想象秋浦的猿声,但那些白猿是什么样子?《秋浦歌》其五曰:

19、“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20、(2)毛先生(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又《平原君列传》、《留侯世家》等文也说到过“三寸舌”)

三、白发白发三千丈的下一句

1、在《李翰林集序》中,见到自己的偶像,魏颢少不得来一番外貌描写:“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而束带,风流蕴藉!”

2、只是,李白对自己身高的不足并不避讳——“虽长不满七尺“,然后紧跟一句:”而心雄万夫……”

3、1955年到1964年,曾为、、等人做翻译。

4、其实我们也明白,一个人终能否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和身高当然没什么关系。而强大的气场和表达能力相比要重要得多。所以即便在信息那么不发达的唐代,李白也很快有了不少粉丝。而在那些粉丝当中,著名的,是一个叫王屋山下的隐士,名叫魏颢的哥们儿。

5、「白髪三千丈」という表現を根拠に「中国人の言うことは大げさである」と短絡的な見方をする日本人もいまだに多いようである。そうした誤解を解くために、もう一度、この詩(抜粋)を鑑賞してみよう。

6、无论如何,身高不高,五官比较特别的李白的长相和帅没有关系,单论气质也不算潇洒。但他的写诗的才华实在太惊艳,飘逸灵动,而且往往一气呵成,再加上出生时的传说,人们总喜欢将其与仙人联系到一起。

7、顾名思义,秋浦即秋之水滨。李白说秋浦一年四季都像秋天,十分萧条。这么说并非由于他写这首诗是正值秋天,李白一生三游秋浦,并不都在秋天。

8、……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讲到文学上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我想起了一个中国的故事。

10、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11、何れの処にか秋霜を得たる

12、诗中“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

13、看到题目《柳絮》,我眼前立刻就浮现出了深爱着中国的难波女士的脸。我还想起,俳句集出版前我曾受邀“简单写几句”时,因想到了上面讲的“柳絮之才”的中国故事,便写下了一篇小文。

14、“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很多时候,人的审美其实是和社会地位相关的。在古代,没有胡须的男人,会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而黑面自然也容易让人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联系起来。

15、(3)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扬雄《答刘歆书》)

16、私の髪は愁いのために三千丈にも伸びてしまった。澄んだ鏡に見える我が頭髪に、いったい、どこから秋の霜が降りたのであろう。

1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8、日本では、富士山について詠じた詩歌は昔からすこぶる多いが、この詩は代表作の一つに数えられている。この詩は、上智大学教授の山田勝美博士の評価によれば、個々の表現に難点もあるが、全体として、秀麗な富士の山容が見事に歌い上げられており、特に結句の「白扇倒懸東海天」は、後世の追随を許さない名句であると称賛されている。中国の有名作家・劉白羽氏も、「倒にかかる白扇」の比喩を惜しみなく絶賛していた。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句出自李白的著名诗篇《秋浦歌》。《秋浦歌》作者;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诗)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链凳尽也像这样长。不棚宏旅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绝旦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

20、|大唐天宝十三载,即公元754年,李白自赐金放还后离开长安已经漫游了近10年。这年秋天,54岁的李白从扬州来到安徽池州。池州有一条河叫秋浦,李白在这里写下《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是其十五。读十七首《秋浦歌》,如同跟随李白回到唐代,去池州那个叫“秋浦”的地方游历一番。秋浦的山水风物历历可睹,诗人的情感波澜细腻可触。|

四、白发三千丈的下一句是

1、这首诗的作者是石川丈山(1583~1672年),山河国(静冈县)人。他是德川初期武士出身的文人,善于作诗。他曾在广岛寄食于浅野侯门下,后又在洛北修建诗仙堂并隐居于此,以诗文自娱,度过晚年。代表著作有《诗仙堂志》《丈山壁书》等。

2、不对,这个太嫩,没有胡须,古人不喜欢。

3、愁的自己不能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是愁的自己已经再也无法实现自己当年功成身退的宿愿,眼见得自己早已远离了国家的政治中心,而朝政却是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已经全然无能为力,于国家的命运,于个人的抱负,都已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矣!原文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简析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4、据古代的地理志记载,水车岭陡峻临渊,岭下江水奔流冲激,长似桔槹之声。李白看到的水车岭奇在哪里?它好像一块巨石即将从天上堕下,由于山岭呈倾倒状,那些寄生在岭树上的寄生草,便垂在水面顺流漂拂。

5、这些在秋浦江边树枝间跳跃的白猿,看上去如同一团团飞雪。牵引条上儿,这一幕是我们在动物园的猴山上见过的。饮弄水中月,这幅画面多像猴子捞月的故事场景啊。

6、“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白头发,不禁感慨起来,他问自己这是从哪里得来这么长的白发呢?前面已经说了头白是因为愁,诗人这里言下之意就是说,那我这愁又是源自哪里呢?这一层层发问,因为大胆的夸张,使得整首诗并不压抑,反而有奇崛的效果。

7、“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8、只是太守不知道的是,这罗敷并非普通采桑女,她的采桑,或许是劝人重农桑,或许也只是为了体验生活。面对太守的邀约,只见她盈盈一笑,露出左手无名指上的品味不俗的戒指——“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接着,一辆宾利驶来——“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然后,车上下来一位器宇不凡的帅哥——“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9、其中与李白外貌有关的有名的一句话,大概是贺知章初见李白的那句吹捧:“此天上谪仙人也。”

10、“秋浦千重岭,水车岭奇。

11、“逻叉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12、书法:中国书协会员、文史馆员、博导

13、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14、这句话并没有坏我的心情。我真希望自己更自恋一点,免得活着太憋屈。

15、この詩の作者は、石川丈山(1583~1672年)。三河国(静岡県)の人。徳川初期の武士出身の文人で、詩に長じていた。広島の浅野侯に仕えたこともあるが、のち洛北に詩仙堂を築いて住み、詩文を楽しんで晩年を送ったという。主な著述に、『詩仙堂志』『丈山壁書』などがある。

16、“白发三千丈”的下一句是“缘愁似个长”。出自:《秋浦歌》其十五作者:唐代诗人李白原文:《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像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赏析: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诗人写自己因愁而头发变白。“愁”是全诗之眼。一二句与三四句倒装。正常的语序应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经过倒装,使得形象突出鲜明。修辞上还用了夸张、设问、借喻。

17、大家都知道,“白发三千丈”出自李白的五言绝句《秋浦歌》。这首诗对于日本人来说也耳熟能详,其开头的“白发三千丈”更是不知从何时起,因为夸张的表达而在日本变得格外有名。

18、好吧,身高不够,气质来凑嘛。

19、也正因为此,我们能找到的古代人物的画像,无论是初唐四杰,李白杜甫,还是黄帝曹操,或是竹林七贤,脸上都一水地留有或长或短的胡须。

20、雪は紈素の如く煙は柄の如し

五、白发三千丈的上一句

1、(7)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2、所以,“白面有须”才是古代美男子的标志。《寻秦记》的穿越故事要是真的发生,现在的古天乐再演的主角的话,一定不会像电视剧里那么受欢迎。

3、其次是江祖石。江祖石是一块横出水际的石头,高数十丈。《秋浦歌》其九曰:

4、这是《秋浦歌》组诗中的第十五首诗,诗歌显然是李白晚年时游秋浦所作的,具有李白式的夸张艺术手法。想象力在李白身上是不缺乏的,他总能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情感体验。

5、さて、文学的な表現、誇張、比喩の話が出たついでに、ある中国の故事を思い出した。

6、是的,白发三千丈的李白,身高大概只有一米六。

7、但是,读过这首诗就应该明白,这里只不过是文学中夸张的修辞手法,这里的“三千丈”和“孔门弟子三千”“食客三千”“宫女三千”一样,是一种用于表示数量之多的习惯性表达。

8、在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中,开篇的马屁结束之后,李白开始自荐,谈及出身与外貌,他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从这里看,对出身和身高,他是有几分自卑的。

9、那一年里,到底发生什么事,遇到了什么人,让他的命运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拍尽马屁尚不得志的布衣,忽然就成了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翰林学士?

10、1931年出生于大连,日本文化专家,记者、翻译家。

11、然后,魏颢写下了《李翰林集序》,所谓李白“杨贵妃研墨”等故事,也都来自于他的《李翰林集序》,至于真实性,其实也可想而知。

12、夜间的猿鸣更令人不堪。《秋浦歌》其二曰:

13、然后,太守灰溜溜地走了。

14、(2)白发:白头发。亦指老年。

15、这篇有趣的文章,出自许嘉璐先生之手,收录于《古语趣谈》。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白发三千丈上一句【95句文案】